马恩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02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14日

马恩华-感人故事

发布时间:2010-01-14 14:50:2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马恩华两次动手术都参加护理的公司供应处职工王建国,在马恩华的病房门口,向记者回忆了马恩华第一次动手术的情况。马恩华本来是个身体很壮的山东汉子。但他从1984年10月当厂长后,由于常年累月地操劳,把身体拖垮了。他得了严重的胃病,仍然没日没夜地工作。1993年3月,他被发现得了癌症,在北京动了第一次手术。他三番五次要求出院。还把副厂长叫到北京,当面商量工作。

    公司保卫处职工王景敏向记者讲了一件马恩华不受金钱诱惑的故事:马恩华在北京住院期间,一位英国客商赶来要他到英国的公司任职,每月给他2000元工资,给一套住房,配高级轿车,还可以把夫人接来。马恩华说:“我不能撇下万名职工不管,你死了这条心吧!”

    马恩华的爱人、保定市化纤厂退休工人胡花蕊,至今还记得11的那一幕:就在马恩华出任保定一棉厂长的头天晚上,他把全家叫到一起,开了个家庭会。他说:“我为自己约法三章,一不利用职权谋私,二不贪图享受,三不给亲朋好友开方便之门。我觉得这是当好厂长的首要条件,请全家理解支持我。”

    胡花蕊还讲述了一个马恩华拒收礼品的故事:作为保定市最大的棉纺厂厂长马恩华,家里门庭若市。但是,人们很难见到他的影子。有个亲戚不死心,找到马恩华的一位老熟人,让他帮忙把礼品送进去。而马恩华却将礼品都摔在了会客室里。

    马恩华身患癌症,胃被切除五分之四,每天只能靠煮烂的方便面过日,竟比常人还拼命工作。1993年,马恩华刚刚手术完从北京回到家。他却在家里办起公来。负责销售工作的公司副总经理吴光珊说:“保棉能有今天的辉煌,全是马厂长用生命换来的!去年,原棉价格猛涨,而国内银根紧缩,纺织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他忍着病痛,南下深圳,找销路、抓资金。我们劝他找地方休息,可他说先工作!他每天边吃药打针边走访客户,靠吃烂方便面度日,竟比常人还拼命工作,终于使公司的纱和布都找到了销路。这年,纺织行业许多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而保棉却一举夺得了全国同行业利润第一的桂冠。”

    1995年4月6日,马恩华被送往北京,去做第二次手术。临行前,他对公司领导说:“一定把资金安排好,千万不要影响职工的年终分红。”马恩华第二次手术后,种种癌症晚期的症状时刻折磨着他。但他还是把一个个电话打到厂里,及时了解生产和经营情况。马恩华在北京接受治疗两个多月,便再也呆不下去了,坚持要回本单位职工医院。

    马恩华对子女一向要求特别严。女儿马志萍提出要到他身边工作时,他说:“必须服从分配,绝对不能进这个厂!”儿子马志军对记者说:"我们原来都觉得爸爸要求太严,不近人情,别人还以为我们父子之间有什么不和,其实我对爸爸挺敬佩的。

    11月10日下午1时43分,马恩华那颗跳动了58年的心脏,终于疲惫地停息了。马恩华遗体火化的那天,古城保定举行了一系列介绍马恩华事迹的活动,悼念这位人民的好公仆。中组部、中宣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纺织总会、河北省领导机关等发来了唁电。

    993年,连续6年位居全国棉纺50家利税大户前十名,1994年进入行业前五名。他非常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企业的重大决策都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10年中企业共采纳职工建议27800多条,创经济效益4300多万元。他十分关心职工利益,从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到食堂的饭菜质量,都挂在心上。为了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了36栋宿舍楼。但是,企业3次分房他都带头不要,一直住在老伴单位分配的一套3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直到1990年他才搬进自己厂里盖的宿舍。

    1995年,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后,由于长年超负荷工作,他积劳成疾,不幸去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