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01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14日

追忆黄大城

发布时间:2010-11-22 15:06:2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黄大城终於还是走了
跟四年前的梁弘志一
都是因为胰脏癌
巧的是 在我个人的认识里
他们两位也都是冷面笑匠型的人物
没有多深刻的悲伤 却有一股淡淡的惆怅挥之不去
脑海中浮现许多跟他有关的记忆

知道他 始自於1979年发行的"金韵奖3"
王梦麟、黄大城、李建复都从这张合辑出道 算是同梯的
王梦麟唱"雨中即景" 红遍大街小巷
由於相当逗趣生动 让当时还在念国小的我非常喜爱
李建复唱"归" 反应平平
隔年发行个人专辑"龙的传人"之後 声势才扶摇直上
黄大城唱"弥度山歌" 原是一首云南民谣
为他之後的歌坛形象与演唱风格垫定了基础

时隔将近二十年後的1997年 我在摄影棚里第一次见到他
当时他跟赵树海、王梦麟组成"MIB三重唱"发行专辑 上节目来打歌
打从小时候开始 他们几位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是非职业性的亲切民歌手
直到那一次经验才让我意识到:他们已经是艺人了

那一次录影过程并未留下什么记忆
但我始终记得他们仨在现场即席清唱了一首"Jamaica Farewell"
很难得 也很动听
另外 因为得去找一些主角们的亲朋好友讲一些花絮、趣闻
所以当时还去陶姊家访问她 意外见到这位校园民歌运动中的传奇人物
也才知道原来她家离我家那么近 不过几百公尺

再一次接触 又是七年後
因为要编演唱会节目册 打电话跟他要照片
後来他给了一张好像是在国外拍的纪念照
因为角度的关系 背景里有棵大树干乍看之下像是从他头上冒出来
我个人觉得不太好 於是想跟他要别张
但他说没有了 手上的照片中就只有那张比较合适
既然他自己都不以为意 我也就不好意思继续龟毛

那一场是"好民歌"演唱会
重点之一便是睽违歌坛二十年的包美圣与陈明韶终於愿意再度登台献唱
而黄大城除了负责演唱"今山古道"与"唐山子民"开场
终场时也要顶替不便与会的李建复演唱"归去来兮"与"龙的传人"
临上台前 他突然有点不安
赶忙拿了支笔 把歌词抄在手上备忘
他说:虽然每次小复不能到我就得帮忙唱他的歌 但唱过这么多次了我还是怕会忘词

老友久违多年 让两天三场的活动变得像是一群校园民歌手的同学会
大家彷佛回到年少时光 当初的调皮心性也随之浮现出来
最後一场 他们决定豁出去
前两场不敢玩 要把握住最後机会玩个尽兴
或是不请自来扮起合音天使 或是故意一脸凶相扛椅子上台吓人
记得陈明韶因为二十年来都不曾再公开表演 颇是紧张
於是在她演唱"下雨天的周末"时
黄大城与杨芳仪一组 从舞台左侧
徐哲纬与小南方一组 从舞台右侧
扮成情侣、共撑雨伞走出去 想要害不知情的陈明韶笑场
旁观这一群大哥哥、大姊姊们童心未泯地玩耍 我也跟著好是开心

听说他们这群歌手当年到处演唱时便总是这般玩闹
隔年七月、两天三场的"永远的未央歌"演唱会依旧如此
也是最後一场 大家决定要豁出去玩
好像是木吉他的江学世出的点子吧?
说要在施孝荣唱"中华之爱"时像当年一样出去挥国旗
他请滚石的哈哈帮忙 哈哈又把这事交给我办
场地在国父纪念馆 本以为借个国旗轻而易举
哪知道跑遍里里外外竟然都借没有
正想放弃时 突然得到馆方某位职员的指点
终於跟国父纪念馆的清洁队借到
而且非常适用─大国旗还附旗杆 挥起来虎虎生风
後来 当"中华之爱"唱到快结束时
黄大城与江学世由舞台两侧各举著一面国旗走出去挥舞 那现场情绪之沸腾的
接下来几天 看到有观众在网路记述这段经过
又把它解释成什么蓝啊绿的
唉...其实他们只是在回味年少时光啦
真要有颜色 应该也是褐黄吧

去年 从报上得知黄大城罹癌的消息
意外又担心
但之後看他还是不时四处参加一些民歌演唱会
心想情况大概不是太糟 病情已在掌控之中
未料上礼拜再看到消息 已经是"未来十天是关键期"
而最後 还是留下一个遗憾的结果...

想他的歌 其实没有哪一首是曾经深深打动自己的
但那只是个人口味的关系 无关好坏
倒是"渔唱" 当年有一段时间还蛮喜欢
曾经刻意学唱过
而"今山古道"拿来帮演唱会开场 那气势与效果也令我记忆深刻
更难忘记由黄大城作曲、钟丽莉作词的"让我们看云去" 轻快易学
不只是当年让陈明韶更上层楼的畅销歌曲
"永远的未央歌"演唱会安可时 在韩贤光的提议之下
所有歌手大声齐唱这首歌 依照编组从国父纪念馆大会堂各个入口重新步上舞台
边走边唱 边跟观众亲近、互动
现场情绪顿时HIGH到最高点
相信那情景也早已牢牢依附在歌声之中而成为许多人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愿大城哥好走
谢谢他的歌!

梁弘志、赖西安、马兆骏、洪光达、黄大城...一个接一个
儿时眼中的大哥哥、大姊姊们慢慢地衰老、逝去
也提醒著自己一些事情...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