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患脑疾,包郑楠年轻的父亲一夜间丧失神智
包郑楠(左)谈起爸爸时,爷爷在一旁忍不住抹眼泪。 本报记者 李震宇 摄
儿子考上本科线的那天晚上
爸爸永远地离开了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18年前,爸爸突患脑疾导致智残,生活无法自理
这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自懂事起,他就帮着爷爷奶奶给爸爸洗澡喂饭
包郑楠,今年申请中天助学众多孩子中的一位。
7月24日,我们从杭州出发,去衢州看他。车子兜兜转转,行驶到了衢州开化县华埠镇大路边村,在村民们的指引下,我们最终在一间破旧的泥瓦房前停下。斑驳的露出黄泥的墙面,残旧的木门和木窗,这里就是包郑楠的家。
包郑楠的小姑姑和爷爷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门,因为家里没有电脑,包郑楠这会儿和妈妈去县城的亲戚家填高考志愿去了。
正对大门的桌子上,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张年轻男人的黑白相片。小姑姑说,这就是包郑楠的爸爸,相片还是年轻时候身份证上的那张。前一天,刚过完头七。
在等包正楠回来的时间里,我们从小姑姑和爷爷那里听到了关于这个家庭的曲折故事。
18年前,命运给这个家开了一个“玩笑”
突患脑疾,年轻的父亲一夜间丧失神智
1995年,命运给包郑楠和他的家人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那时候,包郑楠不满两岁,还有一个姐姐,爸爸妈妈一家四口,温暖而幸福。
那一年,包郑楠的爸爸种金针菇攒了万把块钱,正准备给家人盖间像样的新房。然而,房子还没开建,爸爸却突然患病,高烧不退。几经辗转求医,最后的结果却无法让人接受——包郑楠的爸爸被确诊患上病毒性脑膜炎。年轻的爸爸似乎就在一夜间丧失了神智,他认不得所有人,包括还不到两岁的儿子包郑楠。
患病后的爸爸大小便失禁,生活无法自理,牙齿也一颗接着一颗掉光了,甚至就像小孩子一样,会抓着大便往墙上、自己和别人身上涂抹。为了给爸爸治病,家里四处举债,那一年,他们欠下了近10万元的债务。包郑楠的妈妈不得不外出打工,因为文化不高也没有技能,只能在镇上的厂里帮人烧饭做菜,赚取每月并不高的工资补贴家用。爷爷奶奶不仅要干农活,还要照顾年幼的包郑楠和智力残疾的儿子。
那一年,这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再也没有欢声笑语。这个家愈发清贫,一直到现在,还欠着好几万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