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载福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99009544
本馆由[ 泉水 ]创建于2010年11月29日

老祖宗的编年史

发布时间:2014-11-27 20:16:11      发布人: 泉水
老祖宗在上:   请接受玄孙一拜!总算再一次将您的编年史捋顺出来了,但还不是最后定稿,因还有很多待补充,还要到乾州去拜访老人,听他们讲述您的事情;还有请教相关的专家,请他们指正;还要找不少的资料完善等等,任重道远。有时我真的感到孤掌难鸣,力不从心,但我想,只有坚持才会胜利!我真不明白,您哪么多子孙后人都到哪里去了?象曾国藩老前辈、左宗棠老前辈,他们的后人活跃在不同的领域,干得有声有色。您的在天之灵也托梦给他们,让我们有联系!    在您离世时,您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孙子、五个孙女,他们的后人现在哪?我是你三儿子正寅-孙子道源-重孙伯度到我玄孙五代,这还是几经周折才理顺清楚。真难!  现在我把您的编年史发给您,您自已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这是寄托我的哀思!       杨 岳 斌 编 年 史 杨岳斌生于道光(壬午)二年(1822年)十一月初九日, 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六月二十七日,春秋六十有九。 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 公11月初九日出生冲角营。小时候有水性,三岁能游泳、四岁能漂滩、五岁能划船,人说是山蛟化身。派名:杨再福。 道光九年(1829年)已丒 公随父迁居所里(今吉首),住张家义公岩窠庄屋,时年七岁带弟弟就读私塾; 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 十岁  公父杨秀贵离家外出,因生活所迫,迁回冲角营,随母割马草度日;后来拜狮子庵主持法能大师和尚为师学武功,气功、杨家将八大手、十二套路拳脚等; 道光十八年(1842年)戊戌 ;公考入乾协伍,时年二十岁; 道光二十二年(1844年)壬寅 二十二岁      公娶妻罗氏,大庄人; 道光二十三年(1845年)癸卯 二十三岁       公于三月十四生子杨正宜(正仪); 道光二十四年(1846年)甲辰 二十四岁     公投靠父亲补长沙行伍,从此走上军旅生涯; 道光二十六年(1848年)丙午 二十六岁     公由行伍补长沙协左营外委;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已酉 二十七岁     公因活捉新宁天地会首领李源发,赏戴蓝翎派往湘阴;  咸丰元年(1851年)庚戌 二十九岁    公父杨秀贵官升独石口都司,选址乾州白鹤园建立府第,从此迁居乾州;  咸丰二年(1852年) 壬子 三十岁    太平军窜湖南,公守湘阴有功,升宜章营千总(正六品武官),九月二十七日生子杨正环(懋仪); 咸丰三年(1853年) 癸丑 三十一岁    曾国藩十月十五日写信与骆秉章:又闻有杨载福者,本隶长沙协标,改隶抚标外委,新补宜章千总,尚未到任。其人材武可用,望饬塔将转谕该弁来衡差遣。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二十一册-书信0232 P290”)   十一月:公与彭玉麟经曾国华力荐,曾国藩遂令二人各募水勇领一营。治湘军水师自此始。(摘自彭玉麟年表P637)。 咸丰四年(1854年) 甲寅  三十二岁  正月:二十八日(2月25日),湘军水,陆两军练成,自衡州出兵北上。水师五千人,以褚汝航、杨载福、彭玉麟等为营官。(摘自彭玉麟年表P637)    二月:二十三奏:逆船上窜,公与褚汝航、诸殿元,彭玉麟分带水师八百名,配齐船炮,顺流跟追,防其回窜。(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057 P108”)    三月:初五奏:派水师褚汝航、诸殿元,杨载福、彭玉麟各带水军齐赴湘阴截剿。(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060 P112-113”)    二十九日公等管带水勇战舰船甫抵湘潭。    四月初一日辰刻各督水师分队进剿。一连四日,公与彭玉麟亲坐舢板小艇,往来督战,分击首尾,顺风纵火,焚毁太平军船只六七百艘。初五日,林绍璋率太平军败退出城,湘军水陆“八日之内,十获大胜”,攻克湘潭。蓝翎千总杨载福,以陆路武弁管带水师,被贼枪伤左肋右腿数处,裹创血战,奋不顾身,陆续烧毁贼船四百馀只,请以守备留于本省补用,并请赏换花翎。         (摘自“左宗棠全集第九册-骆秉章与曾国藩会衔奏稿一 103 P178-186”)    四月二十三内阁奉上谕:“……千总杨载福,着以守备留于本省补用,并赏换花翎。……”(摘自“左宗棠全集第九册-骆秉章奏稿一 104 P186-188”)  六月:十三日,湘军水师经长沙整编后扬帆北上,进击岳州。  二十九日夜,分五队进兵,公埋伏雷公湖上游。午刻开炮轰击,后又佯却,贼遂蜂拥而出,左右围攻。公在雷公湖伏兵先起抄贼之尾,彭玉麟君山伏兵继起拦贼之腰……三十、初一水师获胜,克复岳州。    七月:初三日卯刻,贼果蜂拥而来。我军分五队迎敌,……公领各船仍由右边沿湖之东斜击其腰。……公身坐三板艇,由湖东沿岸斜行,捷如飞鸟,初无炮声,及近贼船举旗一招,众炮齐响,毙贼十馀名。内有船插黄旗身披黄袍之贼,执兵护卫者十馀 人,招手相向。公愤甚,手挺长矛,催船前进,登时刺杀,馀匪全行扑水,逆船遂为所获。公微伤左臂,转战不休。事后查得黄袍之匪为汪得胜,伪官丞相。   补用守备杨载福,手刃贼目,裹创力战,所向无前,应请以都司留于本 省,遇缺即补,并请赏加勇号。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081 ) 七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 ……补用守备杨载福,手刃贼目,裹创力战,着以都司留于本省,遇缺即补,并赏给彪勇巴图鲁名号。 ……钦此。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082 P153-158) 初六日,湘军与太平国于道林矶接战。贼舟蜂拥而来,而下游贼舟蜂拥而来下游贼艘仍复鱼贯而上,计停泊者、续来者约贼舟五六百号。而我军船仅七十馀号,离南津港老营已逾六十里之遥,士卒竟日未食。若即行收队,该匪必趁势压追,有不堪涉想者。该营官等于进退两难之中,出万死一生之策,公亲驾三板艇穿入贼队,且战且下约三四里许,绕贼之背截其来船。轰毙湖北划子三号,船上之贼纷纷堕水。复亲掷火罐、火球,因风纵火,自下而上连烧十数船 。下游续来之船 始行退窜。上游贼船回顾本营屯聚之处,延烧已遍,贼阵遂乱;……右营升用守备杨载福,绕出贼后,乘风纵火,初六日之战,甚得其力。前次已保都司即选,并请赏加勇号。此次请免补都司,以游击留于本省,遇缺即补。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088 ) 七月三十日内阁奉上谕: …即补都司杨载福,纵火烧贼,极为出力,着以游击留于本省,遇缺即补。 …… 钦此。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089 P164-170)  十六日,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再战于城陵矶,南风大作,大败。总兵陈辉龙与褚汝航、夏銮等阵亡,惟公与彭玉麟无恙。从此湘军水师专任杨、彭。    (摘自彭玉麟年表P639。 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 0091也有记载)    闰七月:初三日奉上谕: ……即补游击杨载福屡次打仗出力,即可派该管带各船。 ……钦此。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093 P176-177)  闰七月初陆军岳州大捷,初三、四水师奋力追剿,穷追二百里至嘉鱼县境。公令各哨官不许抢船,止许焚烧,获大胜。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00 P187-190)    初十日,探明黄盖湖内之新店,尚存贼船数十号,有贼千馀人。右营升用游击杨载福、左营永绥守备萧捷三等,亲驾长龙三板,由倒口入湖。公首冲贼队,被贼回掷火包,舟覆落水,旋即跃上萧捷三座船,大呼突阵,将贼船四十馀只登时烧尽。复夺船四只,大炮一尊、旗帜军械百馀件。十一日,飞驾三板往剿,黄盖湖一路搜捕无遗。遂乘胜直下金口,扼据要隘,距武昌仅六十里矣。二十七日,贼从水、陆两路来犯……我军陆兵未至,水师大队未齐,竟以少胜众,大挫凶锋。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08 P200-204)    八月:初三、初八、初十日水师接济陆营,冒险深入,迭次获胜。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12 P207-211)   十二日曾国藩乘小舟由金口赴沌口相度形势,日暮归小军山,公殿后。突有逆船数十来抄,陆贼千馀沿江来扑。我战船以少半击江中之船,以强半击岸上之贼,炮多子众,顷刻之间尸横遍地,岸贼败退,逆船下遁。水师获胜。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14 P213-215)    二十一日,官军水陆大捷,踏平贼营十九座,烧船千余号,武昌、汉阳两城同时克复。……升用游击杨载福、永绥营守备萧捷三,廉明爱士,胆力坚定,从下游逆击而上甚合机宜。杨载福请以参将补用,并加副将衔;……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16 P216-221)    咸丰四年九月初五日内阁奉上谕: 此次克复两城,三日之内,焚舟千馀,踏平贼垒净尽。运筹决策,甚合机宜,允宜立沛殊恩,以酬劳贳。……游击杨载福,着以参将补用,并赏加副将衔。……钦此。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17 P223-224)    二十四日,水师入襄河口内溯流搜,追及上游,有悍贼数舟掷火包急扑我军。各船出入浓烟烈焰之中,猝不及避,军士伤亡十馀人,营官守备萧捷三头面手足俱受烧伤。公等力前抢救,矛刺一贼坠水,焚悍贼数舟,众贼乃扑水大溃。凡行二十馀里至罗家墩地方,将贼船千馀号悉数烧尽,四更始行收队。……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23 P236-239)    九月:初七日,曾国藩奏为统筹三路进兵,分别水陆,先后直捣下游,水路由江路直下,杨载福、彭玉麟率前帮先发。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29 P244-245)   据兵部文称:〈咸丰四年〉九月十六日奉旨:“杨载福补授湖南常德协副将。”钦此。为此知会。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36 附录兵部来文 杨载福补授事 P255)  十九日,公偕彭玉麟率水师与太平军陈玉成苦战于蕲州,败之,毁陈部战船三十余号。    (摘自彭玉麟年表P640 曾国藩奏稿0146更详细描述 P273-276) 二十九日辰刻,澄海营营官白人虎等驾船往下游巡视,忽近蕲州,被逆猝出船百余号围击,乘势上犯直近老营。公与彭玉麟亲往救应,……最终水军先挫后胜。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51 P280-284) 十月:湘军水师十二日进扎距长江重镇田家镇九里之见峰嘴。公与彭玉麟密登南岸(半壁山)至塔齐布、罗泽南营内共商大举破贼之策:战船分为四队,第一队专斩横江铁链,第二队攻烧敌船,第三队冲江而下;第四队留守。    十三日辰刻,战船出队。陆军六千人排列江之南岸以助水师之声威。公自率三队先夕与各哨官议曰:“先烧上游者,则在下者开窜远矣,不如穷追数十里,从下游延烧而上。”至是,各哨船梭穿于千百贼船之中,迅如飞鸟,炮声雷动。申酉之际,追至三十馀里之武穴地方,乃纵火大烧,烟焰蔽天。杨载福等,见武穴以下尚有贼船,复率十馀舟鼓棹穷追,又三十里至龙坪,时已三更,杨载福至次日(十四日)已刻归队,以竟日不食,积劳呕血。各勇夺获贼船至五百馀号之多。彭玉麟恐船只太多,争夺贻误,又恐众勇饱则思扬。遂将夺回之船一并焚之。    此次水陆将士,非常出力,应请立沛破格恩施 ,以劝将来。副将衔升用参将杨载福、即选同知彭玉麟,共定四队进兵之议,众船大战,条理不乱。杨载福彻夜追贼,劳苦无比,应请记名以副将用,仍加总兵衔;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64 P应补记)    咸丰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内阁奉上谕: 湖南常德协副将杨载福,穷追贼船,竟日不食,以致积劳呕血,勤贳最著,加恩着赏加总兵衔,。钦此。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165 P应补记) 十二月:十二日水师失利败挫;    十七日,公自攻破田镇后,即在武穴养病,因飞调来营,力疾往下游进剿。并获胜。旋以病甚回籍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一册-奏稿一 0204 P376-379)      半壁山、田家镇之役,公彻底穷追至武穴积劳咳血,诏嘉其勤贳最著,加赏总兵衔(正二品武官)恩赐假归,是年修造东门外故居; 咸丰五年(1855年) 乙卯 三十三岁 三月:二十九日骆秉章“请敕杨副将统领水师片”:再,水陆官军之得力,全在将领之得人。将领暨得其人,尤必士卒素相亲附,其部曲均齐心并力,然后可杀贼而立功。臣查现因伤病,告假回籍调理之总兵衔常德协副将杨载福,忠勇善战,自湘潭大捷以后,转战千里,每战辄单舸冲入贼队,所向无前。其人廉明朴纳,素为军心所附,与现在金口水营记名知府彭玉麟,彼此忠义相许,最称契合。。该副将杨载福,现经臣札调来省,调养伤病,就近商办水师事宜,令其赶紧招集部曲。臣一面饬局绅修造战船,铸制炮械,俟该将病体小愈,即督率师船,东下援剿。…… 朱批:“杨载福仍可饬令统率师船,速赴武昌军营。馀所奏俱不准。”钦此。 (摘自“左宗棠全集第九册-骆秉章奏稿一 146 P269-270”) 四月 :公病稍痊,奉湖南巡抚骆秉章命在藉招募水勇。(摘自彭玉麟年表P642)。 五月:二十六日公率新募水师先在岳州防剿,亲督舢板由六溪口驶入蒲圻,贼不意水师从上骤至,望见惊溃,追斩颇多,余匪翻山逃散。 六月:公十六日率水师抵金口。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06 P19-22) 七月:公十五日在外江率同右哨游击李成谋等直捣角塘贼船,共烧贼长龙、舢板十一只,粮船二百余号,并直攻小河口,以引内河水师出江。因粮米军火缺乏,幸夺下游援贼之舟,以资军用。 二十三日,同泊沙口外江。 二十四日之夜,狂风大作,我司舢板于狂风巨浪之中左右迎敌,毙贼无算。此是率水师从十五日至二十四日外江夹攻,经旬苦战之实在情形。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08 P29-30) 八月:公力主兵贵精不贵多之论束,整理裁汰水师。胡林翼赞“而杨载福之水师,罗泽南之陆师,则东南数省中不可多得之劲旅”。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10 P38-41) 十月:二十二日,胡林翼“陈报官军剿贼大胜会师蒲圻并进疏”中:惟查水师将才,以副将杨载福为最忠勇廉明,每战必先。自道员彭玉麟调往江西之后,外江水师仅恃杨载福一员,积年力战,肺病日增,而灭贼之志终始不谕。病不言劳,功不言赏,志识已高出寻常。(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14 P54-57)  十一月: 初八至十二日,公率全水师及陆师克复金口,进屯沌口。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16 P67-68)  十二月:初二日黎明,公率水师十营自沌口出队至鹦鹉洲。派万化林、段康候等分别从鲇鱼套上下口攻剿。    十一、十四、十六等日迭次出了攻剿。    十九日,公亲率各营三更出队,至二十日,鏖战六七时之久。    水师经旬力战,焚贼舟一百数十号;轰毙贼千余名,烧毙五百余名,自溺五百余名,烧毙大小贼头目二百七十余名等语。而水师官阵亡五员、营官伤二员,弁勇伤亡约六百余名,无一船损失,无一人退怯者。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20 P79-89) 咸丰六年(1856年) 丙辰 三十四岁  正月:初九日曾国藩“迭奉旨缕陈各路军情摺”中:至于行军之道,择将为先。得一将则全军振兴,失一将则士气消阻。甲寅年秋冬之间,臣军所以长驱千里,势如破竹者,以陆路有塔齐布、罗泽南,水路有杨载福、彭玉麟诸人。军中士卒皆以塔、罗、杨、彭为法。沿江村市,亦知有塔、罗、杨、彭之称。故能旌旗生色,席卷无前。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二册-奏稿二 0315 P625-627)   二月:公于二月初五日黎明,率水师十营自沌口出队至鹦鹉洲。    是日,北风甚大,贼以大拖罟四只从鲇鱼套溯流而上,开炮一即转舵下驶,佯作退避状,盖欲诱我军下击而反攻也。各营静听军令,毋敢妄动。贼又出乌船及大拖罟二十余号,顺风扬帆,鱼贯而进,以冲我东岸之船。各营仍坚持不动,俟贼船将近,公饬即迎头击之。鏖战愈时。夺大拖罟一只,擒斩焚溺各百余名,夺千斤炮十尊。贼遂败走。各营乘胜力追,毙贼无算,取其千z斤大炮八尊以归,火烈未及尽取而船已沉。公以贼船去远,又值日暮,遂收队。 初六、七、八等日,公饬令十营迭次出队,贼因大败之后,坚守不出。初九日,公以陆路各营会期进剿。寅刻,率十营出队,由西岸攻南岸嘴之贼,焚贼船只,毙贼甚多。是日南风大起,我军战船摇荡不定,开炮无准。公恐为贼所乘,令各营徐徐收队,仍扎沌口。(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22 P补登) 三月:公饬水师参将李成谋等以二营五十二船下扎沙口,以断贼之水运。 四月:初八日至十六日公饬两营下驶沙口、小口、青山、白浒山截剿贼匪获胜。(二月以来,公与胡林翼密筹火船之策,于荆州、湘潭采办千石大船五十余号,实以硝磺、芦苇,积高二丈。)  二十五日,公添派游击鲍超之营下剿。适李成谋、周清元追击贼船,溯流而上,上下游水师夹击贼匪,力战最久,我兵伤亡仅十五名。夺获贼拖罟一只,夷炮四尊,铜炮八尊,硝磺千余斤,钱千余串,米五十石;并烧毁贼小船数十余只,淹毙之贼无算。  二十七日,南风渐起。公亲率水师各营之奋者周视贼船形势,试验水势浅深,指示下手之处。   二十八日,南风大起,令参将张启基,都司孙昌凯、喻吉三、万化林四营留守上游者出队作接应之兵。公即于寅刻亲督游击王明山……三营,并派留防之四营,率其火船五十余号,顺风扬帆,蔽空而下,直抵汉阳东门、南门,上下围裹。我军勇士,斫断木牌、铁链,逼近贼船。枪炮齐发,所有汉阳一带贼船等烧毁尽净。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30 P128-130) 二十九日四更,自沙口(老营)开船,三十日辰刻至鹅公泾,探询团风以下尽皆贼船。公令水师六营分为两路:李成谋等三营,由新河下剿;而亲率鲍超等三营,由老河下剿。值贼船扬帆上驶,我军两路夹攻,开炮轰击,且焚且退。直至黄州府城,毁沉贼船百余号,毙贼无数。而黄州府对岸樊口贼船数十,泊于港内,以拖罟、快蟹横截于外。公亲督五营在港外对贼轰击,而令鲍超一营乘间冲入港内,焚烧贼船,登时火起。公仍率四营力扑港口,三次冲入,我军伤亡颇多。是夜,即驻得胜洲。 五月:初一日,出队攻樊口岸。贼已筑土城,非和陆师协剿不能破垒。公遂令鲍超、李济清二营回驻沙口,力扼樊口之水贼,无使上窜,而率李成谋、陈金敖下驶。是日未刻,与王明山、周清元会于黄州下三十里之巴河,乃知三十日樊口窜出之贼船,均经王明山、周清元即时追烧净尽矣。 公思其下游兰溪、黄石港、蕲州、田家镇、兴国之之富池口、广济之武穴、龙坪,江西德化之罗 家嘴,再下而小池口、而九江府等处,贼船运军火络绎上窜。及此风利不泊,乘其不备,可付一炬也。即日率四营由兰溪进发,至黄石港,火蛋、火箭一掷俱然,且击且烧,更无窒碍。 初二日寅刻出队,辰刻至蕲州。城下泊贼船数十,城上黄旗数面。我军突击之,贼船遂焚毁一空。已刻至富池口,烧贼船三十余只。午刻至武穴。贼船拥载辎重,纷纷下窜,仅以炮船十余只迎拒。公知贼之不敢久战也,急派李成谋一营飞浆下,以抄其尾;陈金敖一营迎头奋击。而密令王明山等二营率勇登岸,伏芦苇中。贼果弃船岸窜,王明山等突起击之,无一脱者,并将其棚卡烧尽。是夜,遂泊武穴。 初三日辰刻至龙坪。贼以舢板拒战,全力击之,焚毁立尽。已刻至德化县之罗家嘴,惟港内匿船三十余只,焚之又尽。午刻至九江,小池口筑有土垒,惟城上遍竖黄旗,开炮抵御。公令各船对准城中轰击二时之久,贼无出城者。杨载福因言:“前岁水陆各军并力东下,前湖南提臣塔齐布以顿兵九江城外,积愤愁思,未竟其功,我军今复至此。”士卒闻言,亦皆感念前事,声泪俱下。群请登岸攻城,以纾积愤。惟念孤军深入,即得城而无重兵与守,禁约再四,乃于初四日回舟。初九日仍抵沙口老营,弁勇之受伤者不过数人。 公自四月三十日由沙口出队,焚击贼船约数百余号,击毙、淹毙之贼无算,夺获贼拖罟、快蟹、长龙、舢板共八号,炮四十尊,枪刀、旗帜、黄伞各数百件。粮饷军火,则悉夺之于贼,以资军用。十日之内,一往一来,已转战千里矣。……此次水师踔行殊远,直捣九江城下。因下游并无陆兵,不能久驻,十日之中往返千里,劳绩最著。……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31 P133-138) 七月:十六日,公派正前营舢板四只,入洪山东湖至鲁家巷助剿,复派都司李济清率副中营由沙口出队,往青山防守 。 十七日,公率游击鲍超、都司周清元自沙口出队,至青山会合李济清,入港轰击。贼退走岭上。公又预派周清元上青山登岸,抄出贼后,贼即败退,将油坊岭贼巢尽行烧毁,仍泊外江。 十八日,鲁家巷援贼益多,并新添三垒。公亦亲率陈金敖、李济清、喻吉三攻贼桥垒。外贼内贼大股齐至,夹港而阵,约六七千人。港面仅容小艇,贼以树木柴草塞于港内,已阻水师进攻之路,仍出大江驻扎, 二十八日,援贼、城贼四面分出,水陆约七八路……险不可逾。公率李济清、周清元、喻吉三、丁泗滨四营水师入青山港进剿。随破贼上青山三垒。追至油坊岭渡口,拔其浮桥。陈金敖率船 攻塘角之贼,破其一垒,夺获贼炮四尊。 是日之战,前后左右各分四路,每路又分二三支,其贼之大股专注洪山与鲁家巷。得此大捷,贼气固已挫矣。(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32 P153-159) 九月:初四日,公遂率正前营王明山、副右营陈金敖、副后营周清元、新右营丁泗滨,由沙口往剿,贼船闻信,悉折而下。 初五日辰刻,追及于蕲州。陈金敖、王明山遂各率其营,飞渡南岸下驶,又急浆上溯,以袭其后。用大炮突然轰之,火箭、火蛋齐时并发,贼船不及启碇,丁泗滨、周清元遂各率其营从前压击,霎时火起,焚贼船七十余号。公复令陈金敖、王明山二营,每船分十人,共计不满三百,登岸诱贼。贼果大队追之,我军佯走,二营炮船随之。贼追将至,则我军登舟;贼势欲退,则我军登岸,如是者四。贼方愤我军之不急战,而不虞丁泗滨、周清元二营已从下游乘虚入城,立斩数贼,齐声一呼,拔帜易帜,城外之贼大乱,公率陈金敖、王明山饬其水勇,尽数登岸剿杀,丁泗滨、周清元从城内杀出,前后夹攻,毙贼约五六百名,平贼垒三座。贼遂踉跄下窜,委弃之器械辎重悉数焚之,以舢板不能运载,城中无与为守也。 申刻,四营全驶至田家镇。贼船鳞集如前,见我军至,纷纷开行。公饬各营纵击,触炮即沉,着火即燃,焚夺贼船八十三号,并夺获炮船四只,大小炮位二十尊。是晚泊该处。 (摘自曾国藩年谱卷五 P92) 初九日顺风,回驻沙口。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37 P167) 十月:二十六日,公率领下游水师七营并护军四营进攻武昌鲇鱼套、汉阳南岸嘴贼船。 十一月:二十二日辰刻,公自行督战指挥,以七营自下上击,而以周清元之大战舰为先锋。是日,大风扬沙,波涛汹涌。水师乘风破浪,左右轰击,将贼之拦江铁锁斫断,其剩存战船逐一烧毁,片帆不存。 上谕:“胡林翼奏官军克复武昌省城由八百里驰奏一折,此股逆贼,负隅日久,经胡林翼激励将士,前后数十战,无不克捷,遂将该城克得。……自应立沛恩施,以昭懋赏。……总兵杨载福着加赏提督衔。……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42 P181-186) 二十三、二十四日水陆各军追贼二百余里,克复武昌县城。 二十四日申刻,公率水师先于将黄州城下贼船尽行焚夺,并破其水垒四座。李续宾令各营于四更渡江,潜伏江边。 二十五日 ,水陆克复黄州府。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47 P187-191) 二十六日,公即率水师下驶。申刻,行抵蕲州。城小而贼力亦单,公计陆师之至须稍缓,是可计取而速得也。随派正后营易景照等攻城,贼以陆师未至,出贼三百余人,以拒我师。我师登岸击之。贼仍入城拒守。公于三更后饬令正后、新右两营,分赴上下游,登岸排列。而以十余营水师从中路对城轰击。未及黎明,贼已遁走,斩杀颇多,首家复蕲州。蕲水县城同时收复。 二十八日,水师由武穴下驶至广济县属之龙坪,遇贼战船六十号扬帆上犯,横列江面,以拒我师。公令丁泗滨、万化林等营左右抄击,令王明山、李济清、张启基等营中流轰之。贼不能支,回舵下窜。我军尾追,且击且烧,至二塘口,已沉毁贼船 三十余呈。初更始行收队。 二十九日午刻公率水师至九江,见城下泊贼船五十余号,对岸小池口亦泊二十余号,其辎重船则两岸约三四十号,又于江岸护以炮垒。公令丁泗滨、万化林两营,从中流冲下,复转舵而上,以抄攻两岸贼船之尾,王明山、易景照两营分击其腰,李济清、张启基两营迎击其首,余营则上下截击。我军既已三面环绕,击毙、淹毙之贼无算。贼遂弃船入垒,以火箭喷筒相拒。我军并力以攻其垒,贼又弃垒入城。贼之战船、辎重船遂悉为我有。除焚烧不计数外,正后营又独获长龙两只,舢板两只;副前营又独获长龙一只,舢板六只;正中营又独获舢板三只;……九江以上之贼船,又已片帆不返矣。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50 P205-209) 十二月:二十三日 曾国藩 “具陈近日军情并请饬催各省协饷片” 连日接据署湖北提督杨载福、布政司衔李续宾函禀,武、汉、蕲、黄、大冶、兴国三府七州县,于十一月底次第克复。杨载福水师于十一月二十九日直抵九江,焚夺贼船殆尽。李续宾督陆师进剿南岸贼匪,于十二月初九日进攻九江府城。……该二军驰驱数省,转战三年,所向有功。……臣国藩于十八日由吴越驰赴九江,迎劳诸军。见其军威严肃,士气朴诚。自十二至十八日,环攻六昼夜并未收队。杨载福、李续宾与都兴阿联络契合,爱敬交至。虽积劳之后,屡胜之馀,犹复日夕兢兢,衣不解带。不特东三省马队忠勇可风,即湘营与水师亦实为不可多得之劲旅。……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二册-奏稿一 0429 P834-835) 咸丰七年(1857年) 丁已 三十五岁 正月:北岸小池口与九江对峙,贼造新城已二年。城外筑垒濠,密排炮位。公与江宁将军都兴阿会商,于初五日,水陆马步全力攻之。获胜。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54 P230-233)  二月:十六日曾国藩“报丁父忧摺”:惟臣因事离营,内外水军或分岐而不定,相应奏明,请旨特派署提督臣杨载福总统外江内湖水师事务,惠嘉道彭玉麟协理外江内湖水师事务,庶几号令归一,名实相符。杨载福战功最伟,才识远胜于臣。彭玉麟历备险艰,有烈士之风。伏乞圣恩时加训励,该二员必能了肃清江面之局。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二册-奏稿一 0438 P854-856)  三月:三月初一日,内阁奉上谕: 曾国藩奏丁忧回籍,请派员督办军务一摺。曾国藩丁父忧,前据骆秉章奏到,业经降旨赏假三个月,回籍治丧。……所有曾国藩前带水师兵勇,着派提督衔湖北郧阳镇总兵杨载福,就近统带;广东惠潮嘉道彭玉麟,协同调度。钦此。        (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二册-奏稿一 0439 P857)        二十七日,胡林翼“官军进剿江皖并击退小池口城贼连获大胜疏”:九江两岸之兵,以都兴阿马队、杨载福水师、李续宾步兵为最强。即异日肃清江面,亦必赖此三军之力。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62 P247-251)  六月:,胡林翼“奏陈皖贼倾巢上窜扰及蕲水疏”:江水盛涨,公率水师,日夜环攻九江.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75 P297-299) 二十四日,公派都司胡友亮,管带舢板二十只,绕入内湖; 二十五日,马队和陆勇在黄梅北山获胜; 二十六日,得知陆路得胜,胡友亮即分拨舢板,搜剿轰烧贼船、夺获船只轰击贼垒浮桥……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77 P303-307) 二十九日,公派正中营都司宋美富,带领炮船,扼守蕲江江面; 七月:初九日,宋美富督勇搜剿,斩杀百余,生擒长发七名,夺获洋铁炮四位,旗帜、刀矛无算。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78 P307-308) 八月:初八日,胡林翼令公拨炮船,由陆家嘴移营,进逼小池口。昼夜环攻,连毁贼坚垒数处。 十三、十四等日,公和李续宾等,审察贼气已馁,遂饬陆师各负沙囊稻草而进。水师亦以划船载草帮置岸上,公率十四营环攻之。   十五日,风雨大至。而我军奋励愈甚,兵勇各以稻草堆地障身而进……我军克复小池口。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83 P327-329) 九月:初七日,公与李续宾等,议派陆勇由下游袭攻湖口之背,密约内湖水师彭玉麟同日大举。四更拔营,公亦由水路直下,副都统衔总管巴依尔呼兰等马队,亦由陆路驰骋余里江岸一带。   初八日,水陆各军齐攻湖口县附近之七里冲、三街市、月台山等处。    初九日,公与李续宾等督各勇架梯缘城,并将火箭射入城中。克复江西湖口县城,并拔其梅家洲伪城。(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85 P330-331) 十三日,公带外江水师,彭玉麟带内湖水师,又夺彭泽县贼船数十号,攻破小姑山贼卡,江面一律肃清。 上谕:“……提督衔郧阳镇总兵杨载福,着遇有提督缺出,由军机处提奏。……”钦此 十月十五日接奉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91 P342-348) 九月十三日,杨公载福督水师,破小姑山贼卡.二十一日,克彭泽县,拔其伪城,乘胜而下,连克望江、东流,直抵安庆城外。进克铜陵县,又拔其伪城二座,逐北千里,遂与定海镇之红单船相接。红单船见楚师旗帜,大惊以为神。杨公分银米火药以饷下游船兵,皆大感服,仍率水师回泊湖口。 十七日,公率师船从 湖口直下,十八日抵彭泽县,因风狂浪涌未克进兵; 二十一日,风浪稍定,公自率大队战船向旧城排炮一周,即往下游进发。贼至吉水沟,适遇公战船横截轰击,歼毙贼千数百名,余贼向望江窜逃。公率师直逼望江县城,登岸搜剿败贼。斩擒殆尽,即驶下安庆。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93 P359-361) 二十二日,公克复彭泽县城,随逼望江县境。先是探知安庆贼首成天豫,派伪丞相曾逆带船数百号来援小姑山等处,泊马当浃、华阳镇一带。公亲率外江各营暨内江水师右营、前营直抵马当浃。乘其不备,周围截击,枪炮齐施。贼纷纷下窜。我军追剿二十余里,贼船焚夺殆尽。又焚毁华阳镇贼船百余号。率亲兵左营、副中营,行至吉水沟地方,遇贼伪指挥蓝承先在北岸抵拒,我军 舍舟登岸,分两队夹击。蓝逆受伤,贼卡立破。   二十三日,先派副将李成谋由陆路进攻望江县,公自率亲兵由小港飞浆疾驰,抵望江城下。水陆齐击,斩擒无数,望江县城登时克复。   二十四日五鼓,出华阳镇,已刻抵东流县。县城克复,遂疾趋安庆。再攻安庆对岸贼垒,以大炮轰之,抛掷火弹、火箭,三垒悉平。   二十五日,寅刻,全军冲过安庆。未刻,破枞阳贼垒五座,夺大小炮位三十余尊,烧贼船八十余号。   二十六日午刻,破大通镇贼垒三座,夺炮位二十余尊,烧贼船数十号。   二十八日,公自率亲兵攻铜陵县城。我军虽有伤亡,不少退却。立复县城,尽力痛剿。复回兵攻土桥,夺炮五十余尊,焚贼船百余号。下驶至旧县峡口,见大船密布,询之土人,知为定海镇总兵李德麟所统之红单船。   二十九日,公只身往见,(红单船)语次无不惊愕,不知上游水师何以飞渡至此也。贼于该处之泥汊,连筑坚城二座。红单船攻七月之久,悬赏万六千金,终不能破,公亲率各营,先破贼卡,直逼伪城之下。贼枪炮齐开,声闻数里。。获大炮百余尊,夺大拖罟船一,舢板船四,余悉焚毁。得白米六屋,并船炮军火,悉付红单船收领。 此次公率水师转战一千余里,克复县城三处,破垒数十座,焚船杀贼,夺获军械、米粮、旗帜、炮位不可胜计。军威大振。自湖口以下七百余里江面,旬日肃清,不但沿江贼胆已寒,且与红单船声势联络。 查红单船向称勇悍难驯,统带之员,每难调遣。此次目击公奋勇冠军,士卒用命,虽桀骜性成,亦为心折。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098 P370-373) 十月:公于初一日,率师。流而上,初九日回湖口. 十三日,闻江西有贼至彭泽,公即于驻彭泽县防守。(摘自彭玉麟年表P645)   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福建陆路提督着杨载福补授,杨载福现在军营所有提督印务仍着张广信署理。”钦此。(摘自“杨岳斌集卷-P27 ,公的第一篇奏稿)   十一月:二十三日奉上谕:“……而上游九江,尚未克复。杨载福一军,势难闻遽行东下。该提督前已驶过安庆,攻毁贼营数处,其用兵谋略,实有过人之处。着官文等即行传旨,令杨载福速攻九江,毋再迟缓。一经得手,即乘胜将沿江贼垒扫除,直抵安庆。都兴阿督带陆兵进剿宿、太,杨载福已离楚境,以后军务情形,即着该提督自行奏报。将此由六百里谕知官文、都兴阿、胡林翼,并传谕杨载福知之。”等因。钦此。  ……杨载福用兵谋略,久在圣明洞鉴之中。其审机观变,分合进止,全在该提督之临机决断。兹蒙皇上圣知如神,破格畀任,准杨载福自行奏报,俾得尽其所长,无所牵制,必能殚竭血诚,肃清江面。……并俟杨载福咨商确情,另行具报外,所有现在筹办兵饷军火(一面咨商福建提臣杨载福,能否先期料理东下)各缘由,谨合词恭折具奏。(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107 P396-397) 二十七日,公第一篇奏折《补授福建陆路提督谢恩折》                   (摘自“杨岳斌集卷-P27 ) 咸丰八年(1858) 戊午 三十六岁  正月:初一日,在江西湖口行营准湖广总督官文送由驿赍恩赏福字等各珍件。    二十二日,公拜呈“谢赏福字各珍件折”和“请暂由湖北代奏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   P27-29 )  二月二十六日,公与李续宾、彭玉麟等部开始不分昼夜,水陆环攻九江府城。  四月:初六日,公与李续宾、彭玉麟会商,定于次日水陆会攻九江。   初七日,陆师攻东南西三面,水师攻北面临江一带,寅刻发兵,卯刻克复九江府城。      (摘自“胡林翼集第一册-奏稿一 126 P443-451)    十七日,公赴黄梅城外都兴阿行营面商进剿机宜。   二十六日,公率领炮船进驻华阳镇(距安庆百三十里)以为老营,不时督带数营飘忽出击,,使安庆之贼刻刻戒严,不遑他顾。              (摘自“杨岳斌集卷-  P29-30 )  五月:四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福建提督杨载福着赏穿黄马褂,并交部议叙。”钦此。初二日,公拜呈“谢赏穿黄马褂并交部议叙折”。  初十日,公率带十四营炮船寅刻出队,辰刻抵东流县并即日收复。  十一日卯刻公督带各营战船下攻安庆,辰刻至西门外里放之杨柳洲扎定。带同各营官从洲上泛浸处溯入内湖察看情形。看明后即出杨柳洲分派各员进攻安庆焚夺贼船。  十三日卯刻公再领各营往攻新河口,仍先入内湖登山察看,分派各营分 五路攻桥北、桥南,山上贼垒、新河口等。两次攻打安庆夺获大小炮船二十五号、大炮七十余尊等。 (摘自“杨岳斌集卷-  P31-33 ) 六月:十一日,公于丑刻督带七营战船驶过安庆,辰刻行至李阳河探访贼情。枞阳内河有贼匪炮船数十号,大通之贼筑有大石垒一座。公即派王明山等三营往攻纵阳,枪炮并施,将所有贼船焚毁疱尽;自带四营进攻大通。中途北风大作,舟不能行,暂就池州夹停泊。  十二日寅刻,公仍率四营进次大通,贼不能支,各营追杀五六里方行收队,计夺获大炮六尊等,毙贼数十名。  十三日进次铜陵县,贼匪防守加强。鏖战二时之久未能攻下。公恐伤锐气,因令收队,率众下驶,行至鲁港驻扎。  十五日,公会同管带艇船淅江温州镇总兵吴全美率队进次芜湖,察看形势,再四规度非有陆军夹击,水师骤难进攻,故且收队。  二十七日回至黄石矶老营驻扎。 (摘自“杨岳斌集卷-  P33-34 )    公与彭公玉麟商定于湖口石钟山修建楚军水师昭忠祠。                  (摘自彭玉麟年表P646)  七月:十三日公在安徽黄石矶行营接:六月初九日内阁奉上谕“福建水师提督着杨载福调补。”钦此。二十九日,公拜呈“调补福建水师提督谢恩折”                 (摘自“杨岳斌集卷-  P36 ) 十九日曾公国藩泊湖口,杨与彭公玉麟来见。(摘自曾国藩年谱卷六- P108 )  八月:初九日,贼众数千来犯,我军奋勇迎击,彼众我寡,互有杀伤。   十三日,公抽调防守彭泽等左营陆勇四百人来东流驻扎。贼见我军无懈可击,于十五夜半潜遁。   (摘自“杨岳斌集卷-  P36-37 )  九月:初五日以后,都兴阿率马步队逐渐进逼安庆,公分派炮船于东西南三面昼夜轮攻,城贼渐困。旋其探知池洲援贼由江南渡至枞阳来援安庆、前队已渡江驻枞阳贼垒。    十二日,公知会都兴阿派陈金敖等率营越过安庆,往攻枞阳。    十四日,水陆奋勇夹攻,水军六营,兵勇不满三千,击万馀悍贼获大胜。                (摘自“杨岳斌集卷-  P38-39 )   是年奏准迁居善化;   十月:二十八日,贼窜踞老鸦滩犯吉水镇,任星元、蔡国祥各率本部兵勇并力堵御并将贼匪击退。   十一月:初三、初四、二十四等日,贼匪将在石牌所抡米粮欲经山口镇内湖出盐河解往安庆,被王明山、丁泗滨等率师要击,将所载米粮概行焚毁。     三十日,贼攻东流县城,经宋美富会同该署知县分率水勇团丁堵御,乡民持器来助,贼即惊溃。 十二月:初六、初十等日,贼分股来扰我黄石矶老营,均被陈金鳌、万化林等带勇前往击退。        (摘自“杨岳斌集卷-  P41-42 ) 咸丰九年(1859) 已未 三十七岁 正月:初七日,在安徽黄石矶行营准湖广总督官文送由驿赍恩赏福字等各珍件。二十一日,公拜呈“谢赏福字各珍件折”。 (摘自“杨岳斌集卷一 P40)  初八日起,公不时派队薄城以牵贼势。  十三日,大雾弥漫,贼正将炮船荡出渡江,我军出贼不意,突前轰击,贼势不支同,回柁急窜,凭墙力护湖口。我军迭次进攻,贼终负隅不出。                   (摘自“杨岳斌集卷-  P42 )  十一日,曾公国藩上奏清廷,通筹全局,拟以三路进兵夹江东下。中流水师万余人,由公与彭玉麟任之。  (摘自“彭玉麟年表 P646 ) 六月:二十一日,公呈奏“东流县防守出力人员摺”,详细奏报所有二月至六月以来东流防守屡次剿贼情形。   (摘自“杨岳斌集卷-  P43-45 ) 七月:十九日,曾国藩率李鸿章、李瀚章等至湖口,会晤公和彭公玉麟。                  (摘自“彭玉麟年表 P647 )   八月:公驻军皖口,不时攻打安庆,虽未能克复该城,而时有小胜,使贼不敢任意分窜。初八日探知逆新造炮船停泊城外,意图截扰江面。公当派队出击获胜;十二日,公亲督数营炮船驶赴城下,城贼蜂拥出扑,公军分队登岸迎击,力战两时这久,获胜。    (摘自“杨岳斌集卷-  P46 ) 九月:二十七日,韦志俊至公处具禀投诚。公因其为著名逆首部下强悍众多,初时究难深信。随即知会官文、曾国藩、胡林翼、彭玉麟等,并亲督黄翼升、喻俊明,王杏等率各营来黄石矶驻扎商办。   十月:初四日,公与彭公玉麟遣总兵李成谋、副将李朝斌、千总李楚材率战船、步兵等赴池州接受韦志俊投降并会同攻守。 十二月:十二日,公呈报“韦志俊投诚后力战情形摺”,详细奏报“志俊悔罪来归,与数万悍贼力战月馀,屡获胜仗,斩馘不可数计,徒以众心未一,始致城池不守,其败后犹复相从者,当必更无贰志。(摘自“杨岳斌集卷- P47-50 ) 咸丰十年(1860) 已未 三十八岁 正月:初一清廷分别恩赠、恩封、恩授曾祖父杨昌文、祖父杨胜儒、父亲杨秀贵及杨岳斌为振威将军;曾祖母龙氏、祖母向氏、母亲向氏、夫人罗氏为一品夫人。 (为何无谢恩摺)(摘自宏农堂 杨氏族谱 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年八月一日三版) 十八日,在安徽黄石矶准湖广总督官文送由驿赍恩赏福字等各珍件。 二十二日,公拜呈“谢赏福字各珍件折”。 (摘自“杨岳斌集卷一 P50) 二月:初一,官文咨開准軍機大臣字寄十九日奉上諭:“其楊載福水師並著官文等飭令與江南水師互相策應。”公舊病轉劇,寝食俱廢,未能親履戰陣,當派丁泗濱、劉德亮等率船前往蕪湖沿江一帶梭巡,截南北兩岸渡江之賊。稍後公親率二三營往來上下江面,督同堵剿。 (P摘自“杨岳斌集卷一 P52-53) 三月:十六日,公親帶何瑞祥等率親兵左右炮船駛過安慶 ,申刻抵李陽河。 十七日,公至池州府之鳳凰夾,本欲進攻池州,因水淺船不能入,,移駐李陽河扼堵 ,以防逆眾偷渡。 十八日,公帶船親進夾內探看地勢,甫至柳波磯,水僅沒踝,炮船斷難前進,亦即退出下駛。 二十日,至土橋,公帶隊登岸,見逆於港內均有防范,水師獨攻一面猝難得手 ,正飭收隊而逆出扑,因揮眾接戰,我附岸戰船亦開炮轟擊,賊即退去。 二十三日,至魯港,与紅單船總兵吳全美等面商事宜。 二十五日,公帶親兵左右二營西上。 閏三月:初一日,公回李陽河 二十三日,派李成謀等率隊往樅陽截住賊欲運往安慶物質,獲勝。 二十八日,派劉德亮等出隊攻破安慶下四十里鮑家村逆設卡,頗有斬獲。公並飭各營嚴密堵鄛,不時帶船梭巡,使安慶逆賊不能飛渡。 (摘自“杨岳斌集卷一 P53-54) 四月:十七日,公督帶水師正中及親兵左右營駛過安慶,次李陽河。李成謀、丁泗濱、韋志俊等冒石登壘,奮力殺敵。此次水陸計共斃賊千數百名,生擒偽王賊目等一百三十七名奪獲及槍炮馬偽印偽照等,當將賊壘鏟平,攻破殷家匯賊巢。 二十一日,公進次池州察看該府城,布署陣營,接曾国荃信札并“奉上拙书粗箑(扇子)一柄,祈莞存鉴纳是幸。” (摘自“曾国荃集三书札 P28”) 五月:公於十二日呈“攻破殷家匯掃平樅陽偽城摺”,詳細奏報從十七日至五月初二水陸會剿殷家匯,,收復樅陽全過程,為出力將弁請恩加恤。 (摘自“杨岳斌集卷一 P62-66) 六月:公於(日期不詳)“附請病假片”述到:四月十七日親赴下游督帶水陸各軍,攻剿池州、樅陽,日受炎蒸,夜沾風露,枞阳既克,体氣即覺難支,時寒时熱;五月十二拜摺後,即帶各營舢板下赴芜湖察看,行次銅陵,病勢加重,不能坐立,因率各營上駛,於十五日回黃石磯駐紮,延醫診視。今此病勢加劇,萬難親自督戰,,伏乞鴻恩逾格賞假兩月,在營醫治。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68-69) 七月:初七日,承准軍機大臣字寄,咸豐十年六月二十五日奉上谕:“现在江防吃紧,著杨载福严催吴全美、李德麟(红单船总兵)克期带领所部师船迅速前赴下游,听候李若珠调遣。”钦此。 八月:初四日,再准軍機大臣字寄,七月二十二日奉上谕:“著杨载福查明该总兵等是否江路梗阻,抑系沿途逗留。迅饬不分昼夜驶赴下游,听候调遣。”钦此。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69-70) 九月:二十六日,公上奏摺“红单船赴下游楚师接防获胜摺”。 十月:初四日,公亲督水陆各营赴援南陵,攻破贼围,救出总兵陈大富全军并难民十余万人。 (曾国藩于十二月十三日奏摺中,详细记述解救过程,“经提臣杨载福纺带水陆,节节布置,悬军深入,立扫凶氛。拔出全军,保护百姓十馀万人处之善地。一时欢庆之声流溢江表,实足以固人心而作士气。杨载福气韵沈雄,出奇制胜。”(摘自曾国藩全集第二册 奏稿0699 P1292 ) 二十六日,公回黄石矶。 十一月:初三日,公与彭公玉麟、总兵陈大富,督带水陆兵勇驰往东流,鏖战一日夜,至初四日,将贼众击走,克复东流。 初六日,公督同万化林由内湖往剿,因风浪过大,舟行维艰。 十二日方抵彭泽,公督同万化林等三营炮船疾驶西门并力攻击,当将彭泽县城克复。 十三日,公带领各营由芙蓉墩入湖兜剿。 十七日回黄石矶。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74-76) 二十五日,因逆贼全力攻上枞阳街卡,恐韦志俊兵力太单,公带参将陈代友、参将彭楚汉率亲兵两营赶赴助防。 二十六日,公与韦军相辅,贼逆退踞官埠桥。 二十八日,公督率师船,遍览湖汊,择要布防。 十二月:初九、初十两日,多隆阿、李续宜、曾国荃先后来营与公熟察形势。曾国荃调员于枞阳街后山赶筑一卡。 十二日,卡始筑成,公复调正左营舢板,拖入卡左塘内,与仁字营相八月扼堵。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79-80) 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 39岁 正月: 二十一日,公呈“防守枞阳击退援贼摺” 二十七,恩赏"福"字和各珍品; 贰月:初四日承准两江总督曾国藩咨开,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曾国藩奏《提督带兵踏平贼垒拔出南陵全军》一摺。杨载福出奇制胜,调度有方,深堪嘉尚。著发去大荷 包一对……,交该提督衹领。其馀出力弁将,并著该提督择优保奏,候朕施恩,”等因。钦此。初八日,公呈“谢赏白玉翎管搬指各件摺”。(本年度两次赏赐)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83) 初五日,公呈“招抚防堵各情并大股窜摺”。(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80-82) 肆月:二十二日,公呈“攻剿安庆贼援迭次打仗情形摺”和“安庆南北两岸叠获胜仗片”。奏为二月至四月,攻剿安庆贼援,迭获胜仗详细情形。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84-87) 六月:十六日,公呈“攻剿安庆连平贼垒摺”和“攻打池州府无为州等处情形片”。五月至六月初五,奏为水师攻剿安庆,边平贼垒,并攻打池州府、无为州等处详细情形。公于六月初五日,仍带护卫营炮船 回黄石矶驻扎。公所统水师,除派防下游各要外,仍留九营于枞阳以上内湖外江,与陆师并攻安庆。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87-90) 七月:十七日大行皇帝龙驭(咸丰帝病卒于热河)上宾。 二十二日,公呈“击毁殷家汇获胜摺”和“扫平安庆东北贼垒并员弁请恤片”、“茅深桥打仗情形片”。奏为六月至七月十五,殷家汇、安庆东门外棋盘山及茅深桥等处击贼获胜详细情形。(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90-92) 二十八日,公在黄石矶行营,接到圣旨:“福建水师提督杨载福著赏假四个月,回籍省亲。”公奉旨之日,正督水师亟攻安庆,得手之际未便骤离营次。 八月:初四日,攻克安庆。公拜折“谢赏假回籍省亲摺”后即在营起程 十一日,公接准部咨,惊悉大行皇帝于七月十七日龙驭上宾。 十三日,公已行抵武昌,拜摺“恭慰圣孝摺”。 九月:公于初一日始行抵家。 十月:二十六日,公在湖南乾州厅原籍接准湖广总督官文咨开:九月十一日准兵部为……八月二十日内阁奉上谕:福建水师提督杨载福,著加恩赏给云骑尉世职。 十一月:初八日公拜摺“谢赏给云骑尉世职恩摺”。 十二月:二十四日公拜摺“贺表”。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93-95) 同治元年(1862年)壬 40岁。 正月:十二日,公上摺“恳请准续假摺”。因正月初一假满,应即迅速赴营。因母病未愈,又因去冬粤逆窜逼乾州,公在城昼夜巡防,致使旧疾复生,请展假。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95-96) 二十五日奉上谕:“……现在水师分防池州等处江面,亟须会合陆军进剿巢县、和含各城贼匪,以期直捣金陵……水营虽有得力将领,必得该提督躬亲调度,方能动合机宜。该提督忠勇性成,朝廷正资倚畀,值此事势多艰,自当移孝作忠,力图挽救。杨载福接奉此旨,即着迅速超导起程,前赴池州军营……”钦此。 贰月:初八日,公在乾州厅接正月二十五日圣旨。 十三日,公再度拜摺“再请续假摺”。伏祈恩施格外,俯怜若状,赏假三个月,在籍就医。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96-97) 叁月:公定于二十六日由乾州厅扶疾就道 ,赶往安徽军营。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97) 五月:公于二十三日到皖回营,是日至安庆晤曾公国藩,移营东下暂驻乌江。 六月:四日,公生子正寅(三子潜仪); (摘自 杨氏族谱) 公于十三日至金陵,与侍郎彭公玉麟察看南京地形。 二十六日,公会同侍郎彭公玉麟,将筹剿金陵缘由,拜摺“筹剿金陵情形摺”。并附“刊木质关防片-统领水师福建水师提督行营关防。”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98-99) 七月:公致函给曾公国藩,因原名上一字与御名上一字相同,敬谨回避,拟更名杨岳斌,恳请代奏。曾公国藩于初十日奏“提督杨载福更名片”。 (摘自“曾国藩集第五册-奏稿五 P2540-348) 二十八日,公赴扬州、镇江察看下游形势。曾公国藩致函给公,敬求公不惮劳苦,再至通州、海门等,因“他人看十遍,尚不如阁下看一遍之了然也。” (摘自“曾国藩集第二十四册-书信四 P2969-2971) 八月:公自扬州回营后,身染重病 闰八月:公抱病未痊,皖南军情十分紧急。(摘自“曾国藩集第五册-奏稿五 P2628) 九月:五日,公与彭公玉麟督湘军水陆力拒陈坤书太平军,死守金柱关,并于十八日大破陈坤书于太平府之龙山桥、上泗渡。二十一日再败其于金柱关等处,获划船七十只。 二十五日,公与彭公玉麟督湘军水陆各营攻太平府洞阳象山,陈坤书伏兵突击,毙湘军游击洪得胜。 二十九日,公与彭公玉麟督湘军水陆各部肃清芜湖、金柱关间之太平军营垒,并夺其船只,陈坤书败走。 (以上三条摘自“彭玉麟年表 P654) 十一月:伪侍王李世贤由东坝再犯金柱关,公苦战急击之,斩贼酋陈绪兵,破获驾墩、石垝等 处贼垒,於是金柱关、芜湖一带肃清,江宁大宁后路始固。 (摘自“清史列传 卷五十四 大臣画一传档后编十 )   公抵大胜关,亲率船出队至浦口堵贼。(摘自曾国藩荃集三 P257-258) 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 41岁 正月:初六日, 在江南行营接奉兵部右待郎彭玉麟交到由驿赍恩赏福字等各珍件。十八日,公拜呈“谢赏福字各珍件折”。(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99) 十三日,公“乞前序于相国曾公足以示之” (摘自“杨岳斌“杨氏族谱后序) 十九日,曾公国藩复函“嘱序家谱,谊不当辞……” (摘自“曾国藩集第二十四册-书信四 P3539) 二月:初四日,曾公国藩视芜湖城守,行泊金柱关,公前往拜见。 初五日,公隨从曾公国藩泊大胜关; 初六日,公隨从曾公国藩入雨花台,与曾国荃商定合围江宁之策。 (摘自湘军史料丛刊 曾国藩年谱 八卷 P168 )三月:公率水师攻克黄池,悉收内河、三里梗、伏龙桥、花津、护驾墩各隘, 以通宁国、鞠湖之气。 (摘自“清史列传 卷五十四 大臣画一传档后编十 ) 五月:初十日,公与彭公玉麟各率水师进入南京内河,袭击江浦,克复江浦、浦口。是日夜,与曾公国荃、彭公玉麟会戡南京九伏洲形势,议定攻守之计。 十二,公与彭公玉麟、李朝斌率水师各营发起攻击,次日连克草鞋峡、下关、燕子矶三隘。 十五日,力克九伏洲伪城一座。,并获大炮数百尊,牛马旗械无数。南京江面从此一律肃清。 (摘自“彭玉麟年表 P655-656) 六月:初四日,生子正寅 七月:(日期不详)公接曾公国荃来函“筠仙以孤立之势,而欲除数年之积习,又自度力有不逮,殷殷乞援于麾下,其用心深可敬矣。倘蒙麾下亲至泰州,访视筠老一次,就地察看形势,并与筠仙面商一切。” (摘自“曾国荃集三书札 P316”) 九月:初八日,曾公国藩复函于公“尊府谱序,昨已写毕,已交敝处刻字矣。” (摘自“曾国藩集第二十六册,书信六  P4019-4020) 十七日,公接家书,父秀贵七十有三,病尚可治,母亲年逾七十,病势极重,归省情急,致书给曾公国藩,呈请代奏。另致谢曾公为杨府谱序 (摘自“曾国藩集第六册,奏稿六  P3649-3650) 二十六日,公与彭公玉麟率水师,并约同吴坤修部陆营,分兵三路,攻克宁国府东北之水阳。 (摘自“彭玉麟年表 P656) 十月:初七日,公会同彭公玉麟、鲍超部攻克高淳东坝,太平军守将随杨柳谷等降。 十二日,公与彭公玉麟率部进入溧水,接受太平军守将杨英清投降。 (摘自“彭玉麟年表 P656) 二十八日,曾公国藩复公书中“谱序于德门纯懿,未克阐扬万一,敢劳齿谢。 (摘自“曾国藩集第二十六册,书信六  P4114-4115) 十一月:十二日,曾公国藩呈“代杨岳斌请假回籍省亲养疴所遗水师及防务归并彭玉麟统领摺。 (摘自“曾国藩集第六册,奏稿六  P3649-3650) 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杨岳斌省亲一事,着克复金陵以后,再行请旨,此时毋庸开缺回籍。惟念杨岳斌军旅羁身,伊父母年迈多病,未能归省,着加恩赏给人参四两,藉资调摄,以示锡类推恩至意。” (摘自“曾国藩集第六册,奏稿六  P3651) 十二月:十四日,公具摺“谢赏人参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二 P101) 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 42岁 正月:十六日,公具摺“谢赏福字各珍件摺”; 二月:十九日奉上谕:“…着曾国藩即派杨岳斌酌带战船数百号,驶去鄱湖,择要驻扎。江忠义所部…此军即可交杨岳斌兼行统带。该提督期勇素著,谅能认真督办,力顾江防。…… (摘自“曾国藩集第七册,奏稿七  P3929-3931) 二十七日,曾公国藩奏:…是杨岳斌师船驶至上游,无禆于江西防务,似不若仍扎金陵江面,尚可断接济面防窜越。…杨岳斌无庸饬调缘由。 (摘自“曾国藩集第七册,奏稿七  P3973-3979) 四月:十三日,左公宗棠奏:逆贼分窜江西请敕杨岳斌督办江皖军务片“…惟福建水师提督杨岳斌,胆智超群,秉性忠直,为众情所翕服,与曾国藩、胡林翼共事最久,口不言功,仅令专带水师,实未足展其素蕴。…如蒙皇上天恩,委以重寄,令其督办江西、皖南军务,而以刘典为其帮办,则江西之势重,而皖南可以图存,即淅江得所庇赖。江西各军及皖、淅诸军之入江者,亦有所统摄,于大局不为无补。” 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福建水师提督杨岳斌,着督办江西、皖南军务。所有该处带兵员弁及赴援江西各军,均归节制。淅江按察使刘典,着帮办杨岳斌军务。”钦此。 (摘自“左宗棠全集 第一册,奏稿一  P416-417) 是月,曾公国藩奏荐彭公玉麟驻扎九江,以上控湖北;以公驻南陵,控扼长江南北两岸。 (摘自“彭玉麟年表 P657) 五月:初六日日内阁奉上谕:“陕甘总督着杨岳斌补授。该督现在督办江西、皖南军务,未到任以前,着都兴阿署理。”(武职改授文职,两百多年来,是第四例) (摘自“曾国藩集第七册,奏稿七  ) 十四日,公在安庆具摺“谢两承恩命摺”。(摘自“杨岳斌集卷三 P102) 十七日,公抵金陵老营,次日派彭楚汉等四营水师前往江西省河泽要扼扎,以固根本。 二十日,公与淅江巡抚曾国荃筹商金陵之事,并将留下所部水师从新布置交黄翼升接办。定于二十七日率杨占鳌水师一营星夜进发,途经安庆再与曾公国藩熟筹进剿机宜。“惟臣舍舟登陆,诸事未谙,受朝廷破格之恩,伤病岂容顾惜,荷艰巨难胜之任,庸材实切悚惶”。并奏请刊刻木质关防一颗“陕甘总督留办江西皖南军务行营关防”。(摘自“杨岳斌集卷三 P103-104) 六月:初五日,公达安庆即与两江总督曾公国藩面商一切。 初八日,公以小舟前进昼夜兼程,十三日抵江西省城。即与抚臣沈公葆桢熟商一切。 十七日,公具奏“恭报抵江日期并布置情形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三 P105-106) 二十六日,(?)破金陵 二十九日,奉上谕:“……杨岳斌抵江省后,所筹进剿机宜,动中窃要,着与沈葆桢会商妥筹,迅将崇仁等处踞贼竭力扫荡。……” (摘自“左宗棠全集第一册 P472-474) 七月:初二,公自省起程,由丰城驰赴崇仁督剿。 初十日,准兵部火票递到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内阁奉上谕:陕甘总督杨岳斌,统带曾国藩所立水师,自九江克复东流、建德,协克安庆府城,并攻拔池州、无为,铜陵等处,扼守江处,断贼接济,实属勋绩懋著,着加恩赏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赏加太子少保衔。(摘自“曾国藩集第七册,奏稿七 P4219-4242) 怪:(上述奖赏,公的奏折中无记载,也无谢恩摺。同天受赏彭玉麟在8月17日奏谢恩摺。) 十六日,公自丰城拔营,十八日至公陂墟,二十日至乐安县城,不日前赴赣、宁等处就近调度。 二十六日,公具奏“收复宜黄情形克复南丰摺”,并附“槎路口交湖堵剿获胜片”、“陈炳文等投诚片”。(公分遣诸将,拔崇仁东乡金溪宜黄南丰,解宁都州围。) (摘自“杨岳斌集卷三 P115-120) 二十七日,公自安乐起程,奔走宁都一带。 八月:初三日,公路经宁都,当与刘典晤商,以江西贼势渐衰,亟宜分兵筹防皖南。 十二日,公抵赣州府城。病体遂不可支,伤处复加痛楚,精神疲惫 十九日,公具奏“肃清泸溪克复新城雩都等县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三 P120-125) 二十一日,公具奏“请开缺调治摺”。“臣自揣才力本不足以资镇抚,曷敢以疾昏瞀之躯漫为尝试。臣犬马馀生固不足惜,恐于疆场要务办理未协,则臣罪滋大。合无吁恳天恩,准开陕甘总督之缺,” 二十四日,公为安南援师叠次剿贼获胜,收复水城,郡城解严“南安援师叠次获胜收复水城摺”和皖南各军分路堵剿,遣散降众,截击获胜,并江省东路布置守御“皖南分路剿抚江省东路布置摺”及“皖防各营续报截杀窜贼情形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三 P127-137) 九月:初二日,公为现筹江西分路追剿堵截,并分兵兼顾皖南“筹剿江西兼顾皖南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三 P125-127) 初六日内阁奉上谕:“杨岳斌统兵十馀年,冲冒矢石,力疾若战,伤病交作,且其父母年皆七十有馀,原应俯如所请,俾资调理,并遂其孝养之忱。此时西北军事孔棘,朝廷正资倚畀,自未便遽回籍。杨岳斌着赏假一个月,在营赶紧医治,俟假满后即行驰赴陕甘总督新任,毋庸开缺。” 十九日,公为恭谢天恩,并沥陈回籍募勇,就近省亲就医,筹备饷项情形呈“沥陈募勇并省亲就医筹饷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38-140) 二十一日,奉上谕:“杨岳斌现驻何处?病势谅已轻减。著即赶紧具奏,以慰廑系。”公于同日由江西省城南归。 十月:初三日,公返抵长沙。时公母卧病在床,父尚在乾州原籍。公也因途次感冒,病复增剧。公边请医诊治,边拟开招之事。 初八日奉上谕:“杨岳斌前已奏明回籍募勇赴甘。著即赶紧选募成军,刻日起程,毋稍迟误。”钦此。 初十日,公就抵湘日期及现在办理情形,同时恳请饬下各省迅解协饷,以 便赶紧成军起程等呈“恭报抵湘日期并办理情形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40-141) 是年主持修编杨氏族谱,曾公相国所写前序及公自写后序。 (摘自“宏农堂 杨氏族谱) 十二月:十一日,公为恭报湘勇起程日期,并请饬发协饷以资接济,及派员募勇等呈“恭报湘勇起程并请饬发协饷摺”。(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41) 二十三日奉上谕:“杨岳斌惟当赶紧募勇成军,认真训练,并咨催各省欠拨之饷,以期资粮稍足,即日成行,迅赴甘省,俾得腾出兵力出关剿贼,以靖边陲。”。 公檄饬总兵彭楚汉、杨明海等前往湘乡、衡山等处招募壮勇。 同治四年(1865年) 乙丑 43岁 正月: 十五日,公为遵旨赶紧募勇成军,即赴西陲,并筹拨各省协饷情形“遵旨赶募成军并筹拨协饷摺”,同时附奏“筹拨开花炸炮片”、“代皖南镇唐义训假期片”和“请调钟启峋窦垿赴营办事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43-145) 十七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初四日奉上谕:“杨岳斌募勇一事,如已办有头绪,即应整队赴甘,以便都兴阿、穆图善之兵早日腾出,鼓行而西,以收底定西陲之效。著杨岳斌懔遵叠次谕旨,迅即料理起程,不得再事稽延。” 公即呈“招募成军督率赴甘摺”、“招募经费并营弁勇丁名数片”和“请改东征局为西征局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45-147) 二月:初十,公折弁回湘,谨奉到恩赏“福”字一方。 二十五日,公“谢恩赏福字摺”。另具摺“请派大员总理后路粮台摺”。 二十八日,公由湖南起程。 (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47-149) 三月:初七日,公抵湖北省城并留数日,拜访湖广总督官文,因公初任封圻,未谙政治尚赖督臣指教;另筹措银四万两,并拨火药、铅弹、藤牌等项。 初九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二月二十一日奉上谕:“都兴阿,穆图善奏《统筹剿办情形》一折,前经迭谕杨岳斌带赴甘省,并谕令该督迅带新募勇丁克期先行赴甘,其未经募 足之勇,即责成彭楚汉,杨明海等赶紧招练成军 ,陆续西发。” 十一日,又承准军机大臣字寄,三月初一日奉上谕:“杨岳斌当已部署起程。著懔遵迭次寄谕,迅带新募勇丁赴甘剿贼。” 十三日,公分饬各营率领勇丁于十二、十三日分起赶紧前进。武昌拜摺。 十四日,公督同后队由汉口遄行,并谕将领严加约束,毋许滋扰、稽延。 二十八日,公抵襄阳,拟料理二三日,由荆紫关至西安,与陕西抚臣刘蓉熟商一切,即行赴甘。 四月:初一日,公拜摺“遵旨先行赴甘檄营继进摺。” 初三日,公自襄阳率领亲兵先行就道。 二十日,公抵陕西省垣西安。 三十日,公拜摺“抵陕催督全军进发摺。” 五月:初四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四月三十日奉上谕:“…杨岳斌已行抵西安一带即著暂行驻扎,听候谕旨遵行。蒲州茅津渡及陕州沿河一带均关紧要,杨岳斌如在陕省驻扎,即著派兵分扎各处。倘遇贼匪西窜,无论秦、晋,即行迎头截击,以固两省边防。” 初八日,公接旨后,即行亲统全军,前赴晋豫交界之处择要扼扎,并行请旨饬遵,呈“暂驻西安候旨遵行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52-153) 十二日,刘蓉奏“密陈甘肃军营积弊疏”中,呈述“只冀督臣杨岳斌迅速赴甘,力图挽救。”“督臣杨岳斌每与臣熟商,深虑积弊之太重,事权之太分,不知所以为补救整顿之计。此奉两次谕旨,饬令率师赴东直一带。各营弁勇闻之意固欣然。该督臣遵旨东行,亦可借释重负。独臣旦夕忧虑,窃恐事机之坏,日积日深。” ,同日,刘蓉奏“讯明陶营弁勇溃散缘由疏”中,奏言“当时局艰难之际,无论文臣武臣、吏事军事,皆当以操守廉洁为先,文臣不廉则无以表率僚属,而官常以坏;武官不廉则不能抚循士卒,而怨 以兴。…伏祈皇上敕下陕甘督臣杨岳斌,于赴甘后彻底查明,核实办理,庶期稍挽颓风,严审军律。苟前辙不致再蹈,斯后效尚可徐图。” 同时,在附“请另拨直东防军疏”中再次呼吁“兰州情形,实觉吃紧,非得督臣杨岳斌督师前往,恐无以救省城之急。甘省士民,盼望綦切。” (摘自刘蓉集 奏议卷九 P257 P261 P262) 十八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五月十二日奉上谕:“捻逆蔓延于濮、范、郓、巨之交,时图北窜。黄河北岸防守,虽经刘长佑等分路布置,而兵力尚单,恐不足以制冲突。著杨岳斌酌量情形,如陕省各军足制溃勇死命,即著亲统全军,取道河南径赴直隶,会同刘长佑合兵进剿,保卫畿疆。蒋凝学一军,可即檄令迅速赴直,毋稍稽迟。” 二十日,公为遵旨移师东向、请饬就近各省拨饷接济以足军食、并恳恩准开缺另简大员以专责成拜摺“移师东向请拨饷并开缺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53-155) 二十三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五月十八日奉上谕:“甘省军情紧急…省城有坐困之势。杨岳斌著接奉此旨后,克日整队赴甘肃省城,接印任事。…杨岳斌驻扎甘省,务将军营恶习、地方积弊,认真挽回补救,并将交查事件秉公办理,以副委任。” 二十六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五月二十一日奉上谕:“甘省河西逆回,纠合河、狄之众围逼安定,倘牵制各军,分扑省垣,剿办更形棘手。杨岳斌著即懔遵前旨,星速前往,将各路回匪相机剿办,并分兵会剿安定之匪,迅由南路进省,以资镇摄。 二十九日,公为遵旨克日赴甘,并请饬令蒋凝学一军仍赴公营调遣具摺呈报,并附“请嫌用量移要地人才片”、“请拨马队片”和“覆陈督饷转运事宜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55-158) 闰五月:初一二等日,公分队由西安出发。 初七日,公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五月二十八日奉上谕:“著杨岳斌、刘蓉选派兵勇扼要驻扎,或于杨岳斌带赴甘肃之勇队内酌留数营,并派得力将领统带,扼扎潼关。” 初十日,公接准抚臣刘蓉恭录二十九日奉上谕:“此时萧庆高等军已克阶州,自可调回陕省,于潼关等处择要扼扎,以便替杨岳斌之兵,全赴甘省。” 十三日,公呈具 “行抵泾州未分兵驻守潼关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58-159) 六月:十二日,公为遵旨酌量近日情形,呈具“请令都兴阿等军先清关内摺”、“升调补署人员仍照旧章办理片”、请催蔺凝学金国琛赴甘片”、“请简放甘肃藩司员缺片”和“肃州安西奇台等处贼情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五 P165-1169) 十七日,公行抵甘肃省城,并正式接管陕甘总督关防王命旗牌及一切书籍文案,同时将上年六月刋用陕甘总督留办江西皖南军务行营关防业经销毁。 二十三日,公将由陕入甘,细探全省贼势、军务、粮饷、民生等所见所闻从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不免五中焦灼,寝馈难安,而处之者略为不非,真有积重难返之势。并提出“於贼势则先剿狄、河再图西北。於军务则先惩扰害,再汰疲赢。於粮饷则先购采买,再议转输。於吏治则先儆贪墨,再振因循。於民生则先去烦苛,再谋招垦。”呈具“抵甘接管督篆日期摺”、“入甘细探贼势军饷吏治民生摺”和“曹雷两军情形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四 P159-164) 八月:初八日,公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同治四年七月初九日奉上谕:“本日据刘蓉奏请饬催各省协甘饷粮,及杨岳斌援甘军饷等语民。已谕令各该督抚筹解矣。” 十三日,公感皇上廑念西陲,体恤弁勇之至意。莫名感佩,亦复何事渎陈?惟甘省困苦情形,实有出于寻常意料之外,请更为皇上剀切言中。分具呈“粮饷支绌请饬各省接解摺”,并附“曹军金积堡挫败后迭获胜仗片”。 同日,公又将从六月至七月期间,靖远县三角城有香客头目丁建善、陈孝忠二人借烧香为名于朝阳寺倡立邪教聚众闹事,执戈扬旗,逼近省垣,图谋不轨,若不及早扑灭,将必致燎原。公于七月二十日密调南字、明字各营相机剿办。二十四日,公亲统贤字、发字亲兵营前往督剿。至八月初七公率各营回省城等情形具摺“剿办聚众邪教香客摺”,另“防守各兵未能兼顾东路片”和“成鹤两军西行通筹接济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五 P173-176) 二十日,公将曹克忠攻克白季村逆堡,大获全胜,特别曹克忠所统各营于挫衄(战败)之馀,加以饥毙,该将士竟能齐心协力,叠获胜仗的细情形呈“曹克忠攻克白季村大胜摺”并为将士请奖。另附“肃州一带获胜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五 P177-179) 二十七、二十八日,公骤闻雷(正馆)营之变,即派游击秦国胜密持札谕前往招抚。 九月:同治四年九月初二日奉上谕:“现在甘省情形,杨岳斌知之,必悉雷正绾现在何处,和溃勇能否设法羁縻,俾令剿贼自效,平凉、庆阳有无警报,能否拨兵救援,并著该督妥筹办法,迅速奏闻,以慰驰系。” (摘自“杨岳斌集卷六 P198) 初四日,公因闻雷营兵变溃回固原,一面派员确探妥筹布置,另请饬陕西抚臣刘蓉添兵助剿、四川督臣骆秉章调军来甘助剿疏通粮运等具摺“雷营兵变并请援剿摺”和“拟请简放甘肃提镇人员片”。(摘自“杨岳斌集卷五 P179-180) 十一日,公将接雷正绾来咨,缕述该营兵溃情形,并请旨将该营营官严参惩办具摺“接雷正绾咨称兵溃情形摺”同时另附“请催山西协饷片。 十九日,公因巩昌、宁远两城被围,飞调曹克忠率师援剿(因九月初十接奉八月十五上谕“饬总兵曹克忠赶紧整并数营,扼扎金关,以杜败匪西窜”)特呈“巩宁两城被围调兵援剿摺”,并“具陈陕西抚藩被议片”。(摘自“杨岳斌集卷五 P181-184) 二十四日,公为省城粮价日增,拟请量为变通,酌定面后银数,扣除勇丁月饷,以示体恤缘由,呈具“拟请变通省城粮价摺”,同时附“陕省拨解曹营月饷片”和“请饬两湖拨运军械火药片”。同日,公又因回匪拦入马厂,抢掠孳马,殘害牧缘由,呈“回匪抢掠孳马残害牧民摺”和“需员训练马队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六 P190-194) 十月:三日,公奉到同治四年九月初二日密谕:(……) 公自抵甘以来,无日不以剿贼为心,即无日不以筹饷为虑,已将粮饷两绌情形叠次缕陈在案。十五日因甘省粮饷两缺,各军饥寒交迫,战守俱难再次具摺“请饬秦蜀两省损办粮石摺”、同时附“具陈巴里坤请催援兵片”、“哈密办事大臣战亡并安西防守事宜片”和“催成联等 军出关并内外防剿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五 P185-189) 公因巩昌被围,饬调曹克忠一军由靖远前往赴援。逆围巩昌四十馀日,闻有援兵到,胆敢拥众邀截,实属异常狡悍。初四一仗,大挫凶锋获胜城围立解。后因北山吃紧,公亲往前敌各营照料,妥为布置方回。直到二十二日才具摺“曹军巩昌大胜城围立解折”并附“殉难绅民请恤片”和“拟请设局劝捐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六 P194-197) 二十三日,公为探悉雷营详细情形,并溃勇陆续安抚,仍请饬下陕西抚臣关庆阳粮台筹拨粮饷、军械、锅帐,就近运往泾州,以定军心而防再溃恭摺“探悉雷营溃勇熟筹布置摺”、“宣布密谕片”。(摘自“杨岳斌集卷六 P197-200) 二十四日,公奉到九月初十日上谕:“联捷所称连日在好水川一带招抚四十四村回户,现已运曹克忠军粮,匪首马化漋不远六百馀里来营乞降等语。联捷何不将招抚各节咨商杨岳斌,会同办理。恐连捷一意主抚,反为该逆所绐(欺哄)。杨岳斌著即细加访察,斟酌妥办。” 十一月:初二日,公查,雷正绾部下精兵健卒,均经泾州收集,若使军械足用,即可责其立功,但与雷正绾互有猜疑,暂难合并。且公相距太远,文报稽延,且省北山一带贼踪出没无常,一时未能东向,合无仰恳天恩,饬下刘蓉亲统一军,驻扎长武等处,扼守泾州,借通东路,庶不至前功尽弃,恭摺“恳派大员节制泾州各营摺”,并附“议变卖叛产充饷片”、“请俟西路通鬯(同畅)再行补解军械片”、“请饬杀虎口监督拨解饷银片”。(摘自“杨岳斌集卷六 P200-203) 初五日,公遵查联捷主抚之事。公认为“抚”之一字,施诸甘省之良回则可,施诸甘省之叛回则不可,施诸甘省与陕省互相勾结之叛回则尤不可。此先剿后抚,一抚可以不再叛者。逆首马化漋,始则欺都兴阿,继欺曹克忠,近且附三寿而欲以欺公,亦何惮于远涉而不售其欺也者?联捷此举亦明知无裨实用,不过何事敷衍,冀缓西行耳。云云。恭摺“熟筹先剿后抚摺”。同时并“遵旨添设粮台片”、“西路告急熟筹变通情形片”。(摘自“杨岳斌集卷六 P204-207) 初七日,公具摺“黎营勇溃并筹剿甘凉贼势摺”,署甘凉道黎献因援贼麇至,药尽粮绝,以致溃退,但该道既不能预防于前,复不克坚持于后,实难辞咎。请将署甘凉道黎献先行摘云翎顶,以示薄惩等语。并“请饬川省筹拨甘数目片”。 二十二日,公为曹克忠在巩昌城西接仗,平毁贼巢,大获全胜恭摺具呈“曹军平毁巩昌贼巢摺”。曹克忠自调赴巩昌,立解城围,兹又力疾督队,往返一百馀里,杀贼二千名,平毁贼巢二处,夺获牲畜、军械其甚多,实属异常出力,深堪嘉尚。同时还附“采办御寒羊皮衣备赏片”、“会宁韩家埠各路击贼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六 P210-214) 同日(22日),公为林之望所部员弁、兵勇克复阶州以及刘蓉、骆秉章请奖、保奏兵勇等一并酌保请旨“请保克复阶州员弁兵勇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七 P215-216) 十二月:初二日,公抵任后,本拟先攻狄、河,再图西北,曾将布置大概奏明在案。但由于局势一变再变。贼焰益张,兵力渐弱,计可移攻狄、河者,惟曹克忠和公部两军。公审时度势,为熟筹甘省城贼众兵单,请先合攻宁、灵,俟得手后,再图河、狄,并请饬下陕抚将防兵进扎甘境,以便抽出甘兵进剿。恭具“筹剿贼众先攻宁灵再图河狄摺”,并附“委员分赴川晋豫等省办捐片”、“督率倡捐赈恤穷黎片”。 同日,公因在八月十四接上谕:“杨能格本系弃瑕录用之员,究竟能否胜任,著杨岳斌详细访查,据实具奏。此外甘肃道府各员内何人台胜两司之任,何人可以办理粮台防务,并著详加考核,酌保数员,候旨录用。”当时抵任未久,未能深悉,不敢滥登荐剡 。现公为遵旨酌保堪任粮台及甘肃道府各员,以备录用恭具“遵旨查复酌保人员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七 P216-220) 初七日,公将雷营兵变始末、泾州各军现难骤归,由该提督统带并请将周显承一面听候查办,一面仍责成暂办军粮,以防饥溃等缘由具摺“缕陈雷营兵变暂办军粮各情摺”恭报,并附“裁节糜费片”不能“以有用之款,养无用之兵,殊为可惜”。 (摘自“杨岳斌集卷七 P221-224) 初八日,公将西路平番、水埠河、永昌县城、肃州等军情以及阵亡官弁恳恩赐恤详细具摺“备陈西路军情摺”。 同天,公特将曹克忠所部出力员弁勇丁并案酌保“遵保曹军出力员弁勇丁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七 P224-228) 十七日,公于十一日接准甘肃提督曹克忠咨称:连日剿贼大获胜仗缘由。公谨缮摺“曹营剿賊大胜摺”,同时针对甘省情况,附“东路连日接仗情形片”、“奏调朱南桂刘连捷赴甘援剿片”、“拟拨宁夏军营饷项片”、“请饬前藏堪布等人回藏片”、“造呈兵饷廉俸经费各册报片”及“附陈原保人员请免驳斥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七 P228-237) 二十六日,公呈报“联捷因病出缺摺”。联捷因病出缺,所部各军暂行分别管带及责成庆明等迅速将其粮台收支数目清理核实报销等(摘自“杨岳斌集卷七P239 同治五年(1866年)丙寅 44岁 正月:初九日,①由驿赍奉恩赏"福"字和各珍品; ② 因甘肃回股林立,通省沸腾,生灵荼毒之祸愈惨愈深,兵勇供馈之需愈繁愈窘。贼一日不戢其焰,民一日不遂其生,即兵事将迄无了局,,此实臣之责,而不可以顷刻自逸者也。公布置省防,出省亲督诸军剿办,具摺“布置省防出省亲督诸军剿办摺”; ③同日,又为曹克忠、彭楚汉南北两路叠获胜仗,请将阵亡员弁恩赐恤等具奏“南北两路叠获胜仗摺”和剿杀支山峡北窜尾贼片。 ④公又因甘肃地方瘠苦,更值凶荒,军民乏食,叠次奏明,前蒙恩准,饬川、陕两省于近甘郡县捐办甘粮,实属万不得已这谋,而非所以计久远。议为甘肃岁征额粮,现拟概复旧章,以革弊端而备军食具摺“甘肃岁征额粮拟复旧章摺”和“岔口营及东乐城被陷情形片”和“甘肃武职养廉请照文员全支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七 P242-246) 二十二日,公亲带各营由巩昌驰往洮州剿办回逆。 二月:初七日,公奉上谕:“前有旨令赵长龄前赴庆、泾一带查办事件,该督现亦出省赴泾。所有前此谕令会同查办各件,正可与赵长龄妥商办理。” 初八日,公行抵泾州;山西抚臣赵长龄初九日到泾,与公会查各要件。 十一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奉上谕:“著杨岳斌酌带亲兵数营,督饬曹克忠巩昌之军进捣固原,与刘蓉所派刘玉兴、谭玉龙进剿平凉之师前后夹击,先清东面。”等因。钦此 十四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五年二月初七日奉上谕:“著杨岳斌严催成禄、鹤龄懔遵叠次谕旨,各率所部赶紧出关。 十五日,公为恭谢天恩,具摺“谢赏福字各珍件摺”。同日,公“恭报抵泾日期摺”、“先清南路然后东指片”、“宁郡情形未能确查片”及“复陈开道提督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八 P247-249) 十七日,公为庆阳僻处偏隅,请移设粮台,通后路以筹全局,遵旨“会奏西安为甘肃后路粮台摺”,又据实情“密陈陕西藩司片”、“遵旨复催成鹤两军出关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八 P249-252) 二十八日,公因叠次奉旨查办饬雷营倡乱之员,业经讯明正法,具“遵旨查办雷营摺”恭折仰祈呈报。 (摘自“杨岳斌集卷八 P253-254) 三月:初三日五更,省城五营标兵哗变,至初六日,城门紧闭,肆行枪杀、抡劫并且勾结北山回逆来省。 初六日,公由泾州抵庆阳,已将庆防各营妥交张提督接统。 十五日晚间,公接省城粮乏兵变之信。 十七日,公具摺“查复省城兵变摺”,除奏为省城兵变大概情形,并”惟省城地属本根,虽臣出省时曾经派布政使林之望、署中军副将罗宏裕会筹防守,此次变生仓卒,究难因臣督师远出,委过他人。相应请旨,将臣先行交部议处。” 十八日,公作速启行,取道 泾、平、静宁,兼程赴省。 二十二日,公驰抵泾州。 (摘自“杨岳斌集卷八 P254-255) 四月:初二日,公为提臣曹克忠进剿南路逆回连获胜仗,平毁贼垒并收复洮州厅城,恭摺“曹军南路获胜收复洮州摺”及“官军分剿东路各贼片”。 初二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本日据杨岳斌驰奏《省城兵变大概情形》一摺,览奏,曷胜焦急。此时贼氛猖厥,占据兰州主,势必全省震动。杨岳斌急应督兵星夜兼程驰回省垣,速将兰城克复,以期力顾大局,镇定人心。此外各路兵勇何处可以檄调,即著酌量情形,先行拨往助剿,以厚兵力。杨岳斌于省垣重地,并不小心防范,以致标兵谋变,毫无见闻,咎无可辞。著先交部议处,倘再漫无布置,不将省城速行克复,自问当得何罪。林之望及省城文武各官下落,著杨岳斌迅即查明具奏,平凉、固原军务情形,现在若何,该督作何布置,并著随时具奏。泾防各营军心已定,杨岳斌自当分拨诸军前往该二城,相机剿抚,毋令东路回匪闻风响应,与省垣叛兵勾结肆扰,致成燎原之势。仍一面设法疏通陕西粮运,分济甘省各营军食,毋稍大意,是为至要。庆阳查办粮台事务,即著该督专交赵长龄办理。所有庆阳留防事宜,仍著杨岳斌分派将士严饬防守。 本日复据林之望奏称:《副将罗宏裕办理不善激变营兵》一摺,……罗宏裕 分拨各营粮米,有无勇多兵少偏袒激变情事,即著杨岳斌确实查明,秉公严参 惩办,不可稍涉偏徇,以平军心。林之望此摺……与杨岳斌所奏情节迥不相符,其所称饬令各营照旧分守城门,严防外贼窥城等语,是否省城各门已为叛兵占踞,该藩司有无为叛兵所胁饰词具奏,难免不伪用印文,分向各路军营并各郡县,逞其诡计。该督务当檄饬各该文武,严密防察,并著于回抵省城时,设法将被胁滋事营兵,先行招抚解散,以孤贼势,务当随机应变,谋勇兼施,不可稍执成见。林之望原摺著抄给阅看。等因。钦此。 初七日,公将省城三月初三标兵兵变之详情、林之望之奏报与公所陈情节迥不相符的原因并上年在省次第整顿各营务及现在熟筹办理缘由具摺“复陈兵变情形并各营务摺”、同时附“现筹兵力奏调鲍超全军赴甘片”、“高岭子等处剿贼获胜片”、“彭楚汉杨明海两军接仗获胜片”。(摘自“杨岳斌集卷八 P260-269) 十三日,公在泾州行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五年四月初六日奉上谕:“杨岳斌前由庆阳折回,现行抵何处?著即督饬诸军将平、固两城迅图克复,毋任久踞。省垣近日情形如何,该督作何办理之处,并著随时驰奏,以慰廑注。”等因。钦此。 十四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五年四月初七日奉上谕:“此事本由杨岳斌厚勇薄兵,所部将士又从而陵侮之,以致兵心不服,积愤日深,一发莫遏。此次林之望所奏各折片,朝廷详加披览,似属实在情形,未必皆系被胁揑饰之词。林之望原折二件、片二件,呈一件均著抄给杨岳斌阅看。”等因。钦此。 十五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五年四月初八日奉上谕:“兰州标兵因饥生变,少外各回耽耽窥视,情形十分危殆。而杨岳斌本日奏报,绝未提及,实谌诧异。该督务当懔遵垒次寄谕,赶紧进兵,先剿省外各回,再行进省,设法抚定,持平办理,不得稍存成见,以副委任。”等因。钦此。 十五日公因标兵兵变,遵旨赶紧进兵,先剿省外各回,再行进省,设法抚定,持平办理。省城未靖,东事多艰,公专心一志戮力报效之时无暇辩论是非,督率诸军剿清东路,并赶筹粮石分运省会接济曹军,以期曹克忠早日入省城,公亦即赶赴省垣妥为办理,仰纾皇上西顾之忧。至藩司林之望揑奏各词及标兵禀呈一件,到省之时再当分条详细复陈。恭摺“复陈抵泾先后筹办情形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八 P269-272) 十五日,公为陶茂林一军上年在甘迭次剿贼获胜,攻克要隘,援解城围中出力员弁汇缮清单,仰恳恩施鼓励,以照激劝而策将来,具摺“汇保陶营迭次出力员弁摺”。 (摘自“杨岳斌集卷九 P277) 十六七日,逆党数千翻山越涧窜及陇州,不数日遂及凤、岐,公当拨刘效忠率马队三营前往截击。该逆忽于二十六日窜回甘境扰及南路。 二十八日,公由泾州启行,二十九日抵华亭,分兵会截崔逆股匪,并布置东面诸军剿匪。 五月:初二日公于华亭营次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即著杨岳斌派拨兵勇,以次克复隆德、靖远,翦除强寇,引兵向西、向平、固、静宁,以规皋兰。林之望呼援甚切,曾谕令杨岳斌调派曹克忠督兵赴援。军情变幻无常,该督老于行阵,惟当通筹大局,稳慎进取,方为不负委任。刘蓉现拟赴泾州一行,该督抚将进止机宜妥为商酌,务出万全。陕西汧、陇等处迫近回氛,并著该督抚饬在事将弁实力防剿,无稍疏忽。”等因。钦此。 初五日,公为崔逆分窜陕疆,现分军会剿,并陈明现在局势,暂难仅规一路,致有顾东失西之虞各缘由,缮摺“会剿崔逆并陈明现在情形摺”,由驿驰陈及“西峰镇等处剿贼获胜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八 P272-276) 十三日,公为总兵王仁和一军前因护粮赴省途次接仗缘由,并谭玉龙四月十九日解围庄浪,李助发在静宁州连日攻剿情形缮摺“王谭李等军叠次接仗摺”由驿五百里驰呈。 十四日,公因甘中军事糜烂已极,将骄卒猾,习惯溃逃,不以杀贼为心,惟以扰民为事。公东奔西跑,筹饷筹粮,冀搘危局。乃事机甫转,而溃变旋生,以致军需尚无起色,朝夕焦急,竟发旧病,值此时艰,公亦何敢自爱,惟有竭力支持,以矢鞠躬尽瘁之忧,冀报圣恩于成一耳。公随加访查,将统领、营官分别严办,以肃军令而儆效尤,缮摺“请分别严办统领营官摺”由驿六百里驰陈。 (摘自“杨岳斌集卷九 P281-283) 二十七日,公思此次变生心腹,患在萧墙,省地垂危,千钧一发,若再有疏虞,复何能当此重咎。因此本日由安定启行,二十九日遂行进省。 六月:初五日,公回省城后,伏查三月初三之乱(……);细查死者诸人数 十人之多,多系公前在水师及江西各处延访所得。此次弹夺叛兵横罹惨毒,仰邀恩准汇案请恤;省城事变以后,经司道等会商川兵及春奎各营,出奇击贼,、忍饿登陴,支持两月之久,恳恩准择优酌保,以昭激励。公缮摺“回省日期并现在办理情形摺”由驿五百里驰陈。并附“沥陈曹克忠病假恳赏赐人参片”和“代请假期并接管人员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九 P283-286) 二十三日,公因连日来逆回由陕转窜入甘,贼骑纵横,渐逼秦州。而秦州一隅尚为全甘完善之地,而所调兵力尚单;曹克忠又卧病统辖无人,尤恐事权不一,揆诸事势,公断不能不出省督师。然省垣变兵粗弭(平息),诸务未定,加以河狄逆回忽东忽西,时出窥伺。城防无人主持,殊非深根固本之道。于是公飞调蒋凝学,令其带领安字数营即时省,以便公亲出督办;另请宁夏将军穆图善规图西路,酌留营垒于宁、灵之间以资镇抚,公。即行亲督全军由中卫鼓行而西,直赴平番,节节兜剿。所有南路军务吃紧,现力图剿办,谨缮摺“剿办南路并请援师西向折”及“补递藩司摺片”、“据实复陈片”、“参劾玩误军粮人员片”、“参劾玩视军务人员片”由驿六百里驰陈。 (摘自“杨岳斌集卷九 P286-292) 二十四日,公为南字、明字、仁字各营,自去年春兼程来甘援剿业已一载有馀,征调频还迄无少息,往往忍饥杀贼,屡挫凶锋,约计大小数十战,迭捷胜,并数擒首逆,连踹贼营;庆防一军,亦攻剿历年,愈战愈奋 ,所向克捷。为有功人员请功,为临阵捐躯请恤谨缮“南字各营叠胜并凉郡解严摺”由驿五百里驰陈。 同日(二十四),公勘明甘省各属夏、秋禾间被偏灾情形,请俟秋成勘办缘由,理合恭摺“甘省田禾偏灾请俟秋成勘办摺”。 二十五日,公遵旨酌保曹克忠所部出力员弁勇丁缘由,谨缮摺“遵保曹军出力员弁勇丁摺”,同时对巩昌文武详请奖励不无冒滥,业令核实删减容保案合并声明。附“剿贼通渭获胜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九 P292-301) 六月,以在径州拆阅林之望折报自请议处降五级调用,上加恩改革职留任,改为三品顶戴。 (摘自国史本传P56) 七月:初二日,公在省城,接各方禀报,贼氛嚣张,万分吃紧,均请飞速救援。甘省遍体糜烂,逆贼数路趋逼,公若株守,恐贼焰愈张,愈难扑灭。公与司道再四筹商,布置防范措施,定于初四日出省,由安定前进。无论何路紧要,即从何路督剿。总期激励将士力扫群氛以求稍图寸效耳。公将布置省防,出省督师督剿缘由,谨缮“布置省防出省督剿摺”由驿五百里驰陈。 同日,公将三月初三省城兵变一案详细查明及将谋乱之王占鳌、带队抡杀之席光斗、带领野马队之汪棨等分另处斩;在逃之马魁、马文等行文通辑,其馀弁兵即拟勉从宽宥,以安反侧机时定人心。公将所陈明标兵变乱始末,现在办理情形,并请旨分别革黜各将官缘由,谨缮“标兵变乱始末详细办理情形摺”附“甘督衙门旧存各项兵变遗失片”由驿五百里驰陈。 (摘自“杨岳斌集卷九 P301-306) 初三日,公以抵甘经岁,迄少成功,上不能释朝廷西顾之忧,下不能解斯民倒悬之厄。并将甘肃军粮、军饷、营务、贼情谨向皇上缕细陈之:甘省地多沙卤,产粮素不饶;甘中兵饷,久已竭蹶;甘中食用奇贵,每勇油盐所费日过百钱;甘省逆回,股数繁多,加以随教难民附和其间,蚁聚蜂屯,动称数万,且其搜括数年,民间一马一骡,尽为所有。以上各情,以事势而论则如彼,以臣才病而论又如此,公旦夕忧虑,无刻不在悚惶危厉之中,谨缮“沥陈才力病势并营饷贼情摺”并附“出关川兵请遣散归片”由驿五百里驰陈。 (摘自“杨岳斌集卷九 P309-311) 二十一日,公自通渭驰行,督同提督彭楚汉等由莲花城节节前进。 二十八日,公遂督率各营进驻秦安县属之陇城镇。陇城距秦安、秦州各百馀里,距贼巢三十馀里,后路运道较便,前途军情贼势亦较易明晣。但回逆绵亘盘踞二百馀里,巢穴林立,势甚重大。公一面督饬彭楚汉等合力剿办,并飞调蒋凝学等由固关进击,务期前后夹攻,以清南路而通东道,庶使少城等处皆免坐困之患。惟粮、饷两项万分艰绌等。公惟有竭力规图,以期稍效涓埃于万一耳。 八月:初一日,公亲至王得胜、傅先宗军中,饬滚营前扎,以备两面夹击。 初二日,公将行抵陇城,调军剿办缘由,谨缮“抵陇调军剿办回逆摺”由驿五百里驰陈。 (摘自“杨岳斌集卷九 P311) 初三日,钦奉同治五年六月十四日上谕:成禄需用马匹、炮位最关紧要,著杨岳斌挑选精装壮马三百匹、大小炮位二十尊解赴肃州军营以资应用。钦此。 初十日,公将进剿张家川大股回逆,击退逆回,跟追获胜缘由 谨缮“官军进剿张家川逆回获胜摺”及“遵筹成禄军营马匹炮位片”由驿五百里驰陈。 同日,蒋凝学率领所部安字四营,甫经新募入甘即能以少胜多,先后毙贼一千馀名,夺获战马多匹,勇敢可嘉。公为安字等营在华亭地方连次接仗缘由谨缮“安字等营华亭接仗情形摺”、“张在山元城获胜片”及“积欠巴里坤饷项片”由驿五百里驰陈。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 P311-318) 十七日,甘省军务重大,遍体糜烂,公以一身督师剿贼而又兼理地方之事,若不得人以为臂力,势必有所贻误。甘肃提臣曹克忠在甘带兵日久,情形熟习,为贼所惮。公自入甘以来,于该提督言无不从,不无不举。虽粮饷万分艰窘,亦必极力为之照拂,原欲深相倚赖,以谋甘事之转关。然该提臣在省患病,公万不得已据情代奏,嗣蒙谕旨赏假两月。公此次扶病出省,东奔西走,疐(音智)后跋前(比喻进退两难)原意独支二三月,俾曹假满得以相助有人,另恐曹所部丁勇不下四五十营,一旦闻其远离,人心涣散以至哗溃,其后果更难设想,公谨缮“请旨严催曹克忠回省摺”由驿五百里驰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九 P318-319) 二十一、二日,公在华亭督军前后截击回贼,忽据探报巩昌府城被狄、河回贼攻下,闻警之馀,不胜焦灼。随即飞饬傅先宗就近由通渭拔营赴救,及其未定,速图攻夺,一面调派总兵陈德隆率部驰由宁远前进以为接应。 二十八日,公奉到同治五年五月十六日上谕:关外情形日益糜烂,成禄奉命西征,为日已久,乃因肃州未复,节节逗留。杨岳斌身任兼圻,剿办回匪是其专责,并不选派劲旅协同成禄规复肃州,以致关外各城援绝被陷。杨岳斌、成禄均著旨严行申饬。等因。又奉五月十七日上谕:新疆全局糜烂,非南北两路合力进剿,不足大挫凶锋。著杨岳斌懔遵昨日谕旨,迅派得力兵勇前赴肃州一带剿匪,以便成禄迅速出关,将各路回匪以次扫除。倘成禄仍事稽延,必当重治其罪。鹤龄一军本为出关之用,曹克忠抵省后即可腾出此军西行助剿。著杨岳斌相机调派。等因。钦此。(P327) 九月:初一日,公遵旨酌保克复阶州盐官出力员弁勇丁并案请将摺。 初四日,公为狄、河逆回潜袭巩郡,旋经官军扑灭,立夺危城全过程。总兵傅先宗率师痛加剿洗,迅夺坚城,实属勇略过人、异常出力,战功懋著以及其馀出力人员汇案请保;对慷慨捐躯、殉节士绅请旨饬部从优议恤,以彰义愤而慰忠魂;对失职人员请旨革职、留用等处分。同时公对自已“至臣先事布置不周,并请旨交部议处”谨缮“官军扑灭袭巩逆回立夺危城摺”由驿六百里驰陈 同日,公因甘省协饷不到,抄本无资,价值日减,请旨饬部立案,以便报销,谨缮“甘肃抄本无资价值日减摺”附驿具奏。(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 P322-326) 初五日,公于水洛城营次,准兵部火票递到同治五年八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杨岳斌奏《病势日深恳请开缺》一摺。杨岳斌著准其开缺调理。陕甘总督著左宗棠调补,即赴新任,毋庸来京请训。杨岳斌俟左宗棠到任后再行交卸。”钦此。 初九日,因陕西回匪分窜庆、固一带,公正在督饬各军兜剿间,接在省司道迭次禀函,驻省各营粮食异常缺乏,有万难支持之势。公闻之不胜焦急,伏思本根重地,极关紧要,且边奉圣谕“毋蹈从前复辙”,惟有先其最急,力顾省垣。公分别咨行雷正绾等严加防剿,以遏该匪窜陕之路;派彭楚汉等进扎隆德属境;以傅先宗等往宁静一带堵剿北路逆匪旁窜兼顾南路门户;陈德全留守巩昌。公拟于初九日自带亲兵取道通渭进省,同时请恳天恩饬陕抚催曹克忠克日回甘,会同剿贼。以上各情谨缮“回省筹办军食兼通西路粮运摺”和“请饬催出关人员片”由驿五百里驰陈。 初九日,公为甘肃后路支发各营面斤,请照前定价值折扣勇饷,以昭画一而示体恤,庶各营广为鸿施,益知奋勉效力,为此缮“后路粮台支发面斤月饷摺”由驿具陈。 又,甘省逆回犯顺已及四年,豕突狼奔,几于无处不扰。其州县、营汛年辖城堡屡次转危为安,固兵勇堵剿之功,亦多由地方官绅协力防守之所致。如巩昌、宁远、秦州、靖远等。据各该管文武先后禀报,并查复开单前来,公逐加审阅,或在事最久、或功绩尤著,均能安民固圉,力遏贼氛,似应先行鼓励。兹谨分晰,缮具清单,叙明劳绩,仰乞恩施俯准,以昭激劝。为此缮具“汇保甘省防守城堡官弁绅民摺”附驿具陈。(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 P326-330) 十六日,公于安定营次奉到同治五年八月十四日上谕:“杨岳斌回省布置,计已大定。著即速饬鹤龄督兵西进,会同黄祖淦接办肃州攻剿事宜,毋再任意违抗,自干罪戾。成禄于鹤龄等抵肃州后,即赶紧急起程,鼓行而西,驰赴奇、古一带,会同李云麟相机剿办,不准借词延宕。”等因。钦此。 二十日,公抵省城。 二十八日,公为奉旨赏准开缺调理,恭谢天恩。公思已以微贱武夫被膺殊遇,涓埃未报,疾病相浸。现虽犬马病增,实难支拄。刻惟勉策孱躯,仍将军事、吏事认真经办,一俟新任督臣左宗棠来甘接任,再行交卸调理。谨缮“谢赏准开缺调理摺”具奏。 二十九日,公由南路回省,现正赶办军粮,克期渡河督剿平番、古浪一带回逆。了俟西路稍通,即当派营前赴肃州,合力规剿。仍催成禄先行出关,勿因围剿肃城致延时日。,谨缮“拟先通西路派兵合攻肃州摺”由驿五百里驰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 P326-332) 十月:初二日,公奉到八月十三日上谕:“成禄奏带兵出关,拟于凉、甘、安、肃各属赶办无面长皮袄一万件,所需价值,准其作正开销等语。著杨岳斌即照成禄所请,饬属妥速” 初四日,①公原拟回省后即行亲自督兵往通西路,惟省城粮食缺乏已久,驻防各营日需军粮尚筹画,且狄、河群回朝夕窥伺是根本重地,脱令防范稍疏,尤恐变生不测。筹思再四,势不能不暂行亲驻省城,以资镇抚。公分别将傅先宗、蒋凝学、罗进贤、王仁和等诸将领率各营分守各要隘守贼、防贼、攻贼,务使粮道通畅等谨缮“抵省布置派兵西剿摺”和“筹力皮棉衣裤片”由驿五百里驰陈。 ②甘省兵多粮缺窘急情形,久在圣明洞鉴之中。而陕省之粮固难于为继,川省之道亦所费不赀。公悉心酌核,在汉中设立采办总局,其银价即由川、陕两省划拨,以期迅速而免糜费等。公为派委大员在汉中府设局采办米粮,接济甘省军食,请旨饬下四川督臣,按月划拨协甘饷银,以裕买价具“派员采买米粮请拨川饷银两摺”由驿五百里驰陈。 ③西宁府属地方,汉回杂处,寻仇构衅,互起猜疑。公上年入甘以来,因该处回民连次禀请派员查办,汉民恐被滋扰,亦纷纷禀求息事,时东南两路军务繁兴,势不能分兵于西宁,公遂权为羁縻(笼络)之计,当委新补庆阳知府钟瑛酌带随员前往西宁相机办理,七月二十九日赴湟查办回案,中途惨遭贼匪殘害。虽非打仗阵亡,究属殁于军事,请旨饬 部照阵亡例议恤,以慰忠魂。谨缮“查办回案大员初具害请恤摺”附驿具陈。(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 P332-336) 十七日,①公遵旨查明标兵变乱殘害文武官弁请恤缘由,缮“遵查标兵变乱被害官弁请恤摺”、“积劳病故遇贼被害各员请恤片”和“遵催曹克忠到省遽难西行片”具陈。 ②公因甘省茶务废驰已极,拟暂行变通办理,以裕国课而恤商艰,为此缮“茶务废驰拟暂行变通办理摺”附驿具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一 P339-342) 二十六日,公向带水师,于旱地军务本属不谙,虽不敢稍辞劳瘁,往还奔驰,究竟调度未合机宜,故军务迄无起色。自曹克忠回陕以后,外间总统无人,往往顾此失彼,且省内助理无人,更深本根之惧。而甘省事势日难,公病势日增,恐滋贻误,忧危惶惧,而不敢不为皇上剀切陈之,相应请旨,饬左宗棠及曹克忠迅即来革以救甘事而维大局。谨缮“请饬催左宗棠曹克忠到省摺”由驿五百里驰陈。 二十九日,公驻省垣,居中调度,附省左虽时有贼匪窥视,皆随击随退,城内人心尚安,惟粮食异常短绌,实切稳忧。近日各路军情等谨缮“近日各路军情及省垣调度摺”和“保奏司道府县人员片”由驿五百里驰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一 P343-346) 十一月:初十日,①公遵旨择保本年三月以后内靖标兵,外御悍贼,捐粮筹饷,力保危城,尤为出力文武官员弁绅民缘由理合缮“遵保力顾省城出力员弁绅民摺”由驿具陈。 ②平凉府自上年攻克之后,城垣残破,居民寥落 ,房屋存者十无一二。公派雷正绾就近派营兼顾。后横河川一带逆回结党西窜,突至平凉二千馀众,平凉游击刘玉昌势不能支,该逆遂于黎明时由北门越入.,官军闻信,周显承、雷正绾等合力围剿,当将府城收回。公思此次平郡被贼阑入,虽幸随即收复,尚巩纠集大股复行窜扰,饬周张各军乘势跟剿并对表现突出的官弁请旨施恩缮“官军收复平凉府城摺”由驿五百里驰陈。(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一 P346-350) 十八日,甘肃内地旗绿各营兵丁月饷粮折并各项杂支,每岁需银一百九十万两,本省财赋有限,向赖各省协济。……现计司库收获解款,不及部拨十分之一二,实有万难支持之势。公缮“需饷急切请饬催各省协款摺”由驿五百里驰陈,并附“请另立转运局片”。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一 P350-352) 二十七日,①公为平番、古浪一带驿路畅通,遵旨派营会攻肃州,腾出成军出关并饬员筹办肃军,粮饱饷情形,谨缮“平番古浪驿路畅通现攻肃州摺”由驿五百里驰陈。 ②公为陕甘现出副参游击各缺,请以军营立功人员升补,为激励军营人材,会同陕西提臣雷正绾、甘肃提臣两忠汉、乌鲁木齐提臣成禄合词恭摺“会奏升补副参游缺人员摺”具成。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一 P352-354) 十二月:初八日:①公于九月间由水洛城旋省,查东路贼匪以横河川源为最重。该处为庆、泾、平、固适中之道,袤延一百馀里,十馀万众结为老巢。而平凉、华亭、宁州等属又时有马、步逆贼分股扰害,图窜泾州为趋陕之计。公即分别咨行提臣雷正绾、提督张在山、周显承并泾防各营,务须严加防范,毋任该匪潜窜陕疆。所有官军分剿东路逆回获胜,并平毁横河川源老巢缘由,谨缮“东路官军分剿会捣各情形摺”及“恳饬穆图善暂缓东行片”、“招募精勇请饬各省发给沿途费用片”由驿具陈。 ②公自率师入甘以来,在湖北、陕西分设甘肃后路粮台,派委各该省藩司总司其事,业经先后奏明在案。伏查甘省瘠苦之区,加以陆续添驻重兵,所需饷项军火,全持处省接济,而转输迅速得以克期应用无误要需者,亦由任事委员能知缓急,不避艰险之力居多。均属著有微劳,应量予奖励。所有汇保各省委员缘由,谨缮“汇保转运解饷劳绩委员摺”,并附“守城劝捐出力官绅请奖片”附驿具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一 P354-360) 十三日,甘省瘠苦异常,一应饷需、军火,向赖邻省接济,就令皆如期如数而来,尚苦不敷分拨,短解则更难为谋,断绝则愈不堪设想。公吁恳皇上天恩饬 将各省协济甘军款项照旧迅速转运汉中分解甘,并请饬左宗棠进紧来甘任事,俾臣伤病之躯得以稍资调理,不致贻误,臣幸甚、地方幸甚。为此恭摺“饥军窘迫亟盼大批协饷摺”附“军饷变通办理片”由驿六百里具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二 P361-363) 二十二日,因狄、河逆回屡于附省东、西两面窥伺省城,近自大军渡河疏通西路,该逆侦知西路粮运与东路饷银之将至,游弋往来益无虚日。公饬令蒋凝学、雷正绾、罗进贤、周显承等率兵勇前往剿办,而罗进贤、周显承等英勇剿贼阵亡。公将所有军营大员奋力捐躯,恳恩优恤缘由,谨缮“军营大员奋力捐躯恳恤摺”并将总兵陈德隆一军剿匪获胜,立解郡县城围,恳酌保弁勇缘由,附片“三解郡县城围并恳酌保弁勇片”由驿五百里具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二 P363-366) 二十四日,公思陕甘两省大局糜烂,捻、回合股之信,相隐勾结遥作声援。二寇若合,陕必不支,甘亦不可补救。现今局势,陕省若不添一劲军,则捻踪恐益漫延,甘省庆、泾各军无人总驭,事权不一,亦恐难制贼势。请旨饬鲍超入陕,刘蓉赴泾。谨缮“密陈陕甘军务回捻勾结摺”驰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二 P367-368) 二十七日,公因病势增剧,委难支持,恳恩赏假一月,稍资调理,并请饬催左宗棠、曹克忠迅速来甘,亟图补救缘由,谨缮“请病假摺”由驿五百里驰陈。并附“陈德隆一军防剿巩昌暂免抽拨赴陇片”。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二 P368-370) (绾兵变降二级留用;八月,狄河踞贼潜袭巩昌,防军失利,坐降二级留任。) 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 正月:十六日,公遵旨择保各路军营、并凉州满汉营剿贼尤为出力官弁缘由,缮“遵保各路军营迭次剿贼官弁摺”由驿六百里具陈,并附“造呈俸饷等项估册片”、“曹营进复洮城各弁勇择优酌保片”。 二十七日,公因病甚笃,恐误戎机,恳恩请简贤员署督篆,以全大局缘由,谨缮“请简员暂署督篆摺”并附“沥陈病势候旨饬 遵片”由驿五百里驰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二 P370-374) 二月:十一日,公钦奉同治五年四月初八日上谕:“曹克忠一军自移扎马营以来,屡次获胜……等处在事出力文武员弁兵勇,均准杨岳斌汇案择优保奏,毋许冒滥。等因”。钦此。当即公遵分别咨行去后。兹据各该营开具请奖衔名清册前来。公将送到保册逐细查核,内有稍涉冒滥之员概行删减,谨择实在尤为出力者另缮清单。现遵旨将曹克忠收抚洮州厅城,并迭次剿贼获胜尤为出力官弁勇丁缘由,谨缮“遵保曹军收抚洮州出力弁勇摺”由驿具陈。 同日,公为兰州、秦州盐户应完同治五年盐税银两,请暂行缓征,以纾商困缘由,恭摺“兰州秦州盐税请暂行缓征摺”具陈。并附“参劾私折额粮人员片”。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二 P374-378) 二十四日,因狄、河回逆负隅逞毒,久为甘省心腹之忧。公拟分路进兵,先攻狄道,次及河州。于正月十二日,分檄提督王得彭楚汉等各领部勇滚营前进;另派总兵陈德隆移驻通渭、副将周潮旺暂扎巩昌为保全南路之计,兼杜盐、固、静宁贼匪声援;又派邓全忠等专剿西宁逆匪。并与各军申鸣律令,如有畏缩不前、或被贼匪挫败者,先将该统领营官分别严参治罪。现据提督彭楚汉、总兵李助发分别来禀,官军会攻狄河一胜一败。公接禀报,对出力弁勇给予嘉奖、对阵亡捐躯恳饬部从优议恤,而对首犯军令、轻敌丧师,屡次贻误戎机、虚糜粮饷的总兵李助发从严参处,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公为分派官军会攻狄、河回逆,我军中途遇贼接仗一胜一败,请旨将首先失利之统领革职示惩缘由,恭具“官军会攻狄河一胜一败摺”由驿五百里驰陈。同时附“蔳荷川等处获胜援剿泰昌片”、“请饬催左宗棠穆图善曹克忠片”、“荐保蒋凝学崇保陶斯咏片”和“官军甘峻堡挫败片”。 同日,公为洮州土司所属番土弁兵连年堵剿回匪,积有微劳,并先后伤亡弁兵多名,谨汇案恳恩分别奖恤以资感奋缘由,恭具“请保洮州土司所属番土弁兵摺”具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二 P379-386) 二十七日,寄谕:杨岳斌奏病势甚笃,请派员暂署督篆,并恳请回籍调理各摺片(注:正月二十七日奏)情词恳切,览奏具悉,若再勉强挽留,朝廷亦有所不忍。惟穆图善剿办东南回匪,并安抚已降之众,在在均关紧要,一时能否遽赴省垣,尚须斟酌情形,悉心筹办,不致顾此失彼,方为妥善。杨岳斌俟穆图善到省接署督篆后,将一切情形详细告知,再议起程,毋得遽行回籍,致误公事。等因。钦此。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三 P398-399) 二十九日,公为甘省剿抚两局各案正当吃紧,饬下穆图善暂缓东行,俟兵力可腾,抚案定局兵力委难遽分,再行请旨遵办。谨缮具“请饬穆图善暂缓东行摺”由驿六百时里驰陈。并附“劝办军饷并守城转运出力官绅请奖片”、“诛戮会匪请饬 各省严拿片”。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三 P387-391) 三月:初五日,公在五年九月初四奏《狄河逆回潜袭巩郡经官军扑灭》十五奉上谕:“……其馀出力员弁兵勇,准该督查明,择优保奏,毋许冒滥。”当即钦遵转行去后。兹据总兵傅先宗造具出力官勇衔名清册,公谨核实,另缮清单等,伏乞天恩俯准如请给奖,以昭激劝,俾益奋勉。所有遵旨择保出力官弁缘由,谨缮“遵保扑灭袭恐逆回出力官弁摺”由驿具陈。同时附“筹调攻剿各情形片”、“酌保镇番凉州等处出力官民片”。(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三 P391-394) 十九日,甘省各军,需食浩繁,虽捐、买并行,尚苦难资接济是。上年曾经陕西抚臣刘蓉奏请由晋、蜀两省按月拨银二万两解陕采办米粮,转运甘省,以资军食。现陕西军需吃紧,势难代甘采买军粮,请旨将原拨四川、山西协陕代甘买米银两,饬令径解甘省自行采办,以名延误缘由,谨缮“具陈陕西势难代甘采买摺”由驿五百驰陈。并附“贼犯陕省请饬转运绕道片”、“东路近日军情片”。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三 P395-398) 二十九日,公实因病势难以理事,已派员催请穆图善迅速来省,以一事权而重军务,慎重大局。谨先缮“遵催穆图善接篆摺”由驿五百里驰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三 P398-399) 四月:初五日,公会同乌鲁木齐提臣成禄、甘肃提臣曹克忠为续请将甘省所出游击都守各缺,以军营立功人员并本省营弁酌量借补,以资鼓励,恭摺“会奏续请升补游击都守各员摺”附驿具陈。 十二日,公嗣据提督彭楚汉、安肃道署兰州道蒋学凝将所部尤为出力官弁勇丁请奖造册,详加考核,均系劳绩尤为昭著,并恳恩施;另彭楚汉调度有方,勇略超群,皆能出奇制胜以少敌多,请赏三代一品封典等 缘由,谨缮“遵保剿贼出力弁勇摺”由驿五百里具陈。并附“请简用并优奖各员片”。 十二日,公又为甘省供支楚军事宜,恳恩饬部立案,以便报销,具“供支楚军事宜请饬部立案”并将总理甘肃楚军粮台藩司林之望等开具供支楚军简明条款,另缮清单恭呈御览附驿具陈。附“择保帮办粮台及分局转运各员片”。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三 P400-408) 十五日,宁夏将军穆图善,奉谕署理陕甘总督。该将军四月十三日到省,十五日接印。公即派署兰州府知府陶斯咏、署督标中军副将德恩,将陕甘总督银关防一颗,并一应卷示,敬谨赍送穆图善接收。其王命、旗牌等项,因上年标兵变乱,遗失无存,已奏准饬户部补领,尚未领到,无从移交缘由,谨缮“交印日期并移交一切事件摺”恭摺具陈。(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三 P408-410) (公从同治四年四月入甘,到六年四月十五交印,整三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怄了多少气,只有公自知,到头来应了曾国藩当时说彭玉麟“水改陆” 八月:十七日,曾公国藩应公之请为长沙县青山镇天华村杨氏宗祠题匾。匾长4.35米,宽1.7米。右竖书:“同治六年丁卯岁仲秋下浣”12个3寸见方的小字;中自右至左书“笃亲锡祜”4个近2尺见方的大字;左款分四列书“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钦差大臣、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两江总督、特赏黄马袿上、双眼花翎、一等毅候曾国藩敬题”52个小字,款下钤印两枚,一为“曾国藩印”,一为“毅勇候章”。边框相间对称位刻蛟龙、蔓枝等花纹,匾为黑地,字及花纹上金色。(此匾现存放在双峰“曾国藩故居”)。 同治七年(1868年) 戊辰 同治八年(1869年):已已 三月初七“去年腊月曾与枢廷五公言之,今年三月醇邸疏请召见宿将,厚庵与阁下(彭玉麟)均在其中。” (摘自曾国藩二十九册 书信九 7471) 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 一月:曾国藩与李鸿章、彭玉麟回信均提及公(厚庵)去岁曾乘扁舟入夔门远访春霆。少荃曾议拟荐之出统海上轮船,仍令春霆作函探问。后厚庵复信,以身病亲老为辞。此访春霆,闻系穷乏乞贷。(摘自曾国藩三十册 书信十 摘100-101) 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 八月、十月曾国藩复信与公。 (摘自曾国藩三十册 书信十 摘101-103) 同治十一年(1872年):辛未 三月十二日曾公国藩病逝。 同治十二年(1872年):癸酉 同治十三年(1874年): (同治穆宗毅皇帝病毙于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即1875年1月12日) 穆宗毅皇帝特召公赴京,公缘父母病重,据实函请抚臣代奏,复邀俞允。(P411) 长子正仪由吏部带领引见,奉旨以道员分发云南补用。(P420) 在这七年中不问国事,躬耕垅么、修饰祖莹,尊父志在家乡做了很多慈善事业。 光绪元年(1875年)乙亥 二月:初五日,公在乾州原籍惊闻哀诏,即随同地方官哭临三日。前奉大行皇帝谕旨,著令来京,时以母病正剧,未能遵旨就道。咨请湖南抚臣据情代奏。闻大行皇帝龙驭上宾,公远处偏隅,呼攀莫及,而受恩深重,哀慕尤殷。惟有吁请叩谒梓宫,以冀稍展微忱于万一。谨拜“叩谒梓宫摺”借用湖南巡抚关防封发。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11) 三月:初六日,公到京,当蒙召见,准其叩谒梓宫,瞻仰几筵。 十六日,公在京为吁请天恩,仍准回籍养亲,恭摺“恳准回籍养亲摺”。 十七日内阁奉上谕:“杨岳斌奏《恳准仍准回籍养亲》一摺。杨岳斌著前赴长江一带,每年与彭玉麟往来巡阅,将各营水师认真整顿,并准其会衔奏事。应需办公经费,著两江、湖广各总督筹款,奏明拨交应用。该前督于巡阅之馀,随时回籍省亲,仍可借修子职。”等因。钦此。 十九日,公钦奉谕旨派往长江巡阅,仍准随时省亲,荷委任之优加,复矜全之谕格,仰承温谕,感激涕零。为恭谢天恩,谨缮“谢派巡阅长江水师摺”,仰祈圣鉴事。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11-412) 四月:初八日,公奉命前往长江巡阅水师营伍,拟于陛辞后计划行程,取道运河等,谨先行具“缕陈取道运河次第巡阅长江摺”陈明,仰祈驿鉴事。 十八日,公行抵天津。连日与直隶督臣李鸿章筹商江海各防事宜,当会同至机器各局 、大沽炮台(副将罗荣光)等。督臣苦心实力,筹画周详。公阅看后,即由天津运河乘舟南行,历德州、临请州等处,详阅情形。 六月:十四日,公抵江宁省城,晤署两江督臣刘坤一,即将江海防务反复筹度,力求切实。公虽驽(比喻人没有能力)菲材,而受恩深重,亦必勉力从公,以期无负皇上委任之至意。 二十日,公将遵旨巡阅长江水师,便道天津,并经阅南北运河情形及到江宁日期,谨缮“经阅运河各情形及到宁摺”具陈。说明借用两江总督关防,合并陈明。同时,因公往来巡阅长江五省水师,时日甚长,遇有紧要奏报及文移檄饬事件,自应随时借用关防,以资凭信。但长江所辖五千馀里,实多未便之处。兹谨于江宁营次刊成 “钦差巡阅长江水师前陕甘总督” 木质关防一颗,以便即行印用。特附“刊木质关防片”一并具奏。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13-414) 七月:十三日,公由江宁起程上驶。 十九日,公至江西湖口镇,与彭玉麟、提臣李成谋等三面会商,总求实济。将领以训练弁兵,慎重操防为要,兵丁则以熟习水性,勤操浆舵为先……总兵、镇将则讲求阵法,精益求精。公等受恩愈深,报称愈难,惟有力戒因循,亟图振作,期无负皇上慎重江防之至意。会商后,彭公玉麟往九江上游,巡阅湖北荆州、湖南沅江等处;公即东下狼山海口,查看吴淞、崇明等处,再行返棹巡阅上游。 二十九日,公奏“会商江防情形摺”恭摺仰祈驿鉴事。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15) 九月:二十六日,公七月在湖口与彭公玉麟会商具奏后,,即扁舟驶赴上海。适江南提臣李朝斌,崇明镇总兵腾嗣武、福山镇总兵、狼山镇总兵等先后巡洋踵至,公与他们由吴淞口渡崇明,周历内洋及海口之木锚套、唐芦港、范公堤、洪口等处考究地域形势。遂同溯流而上,凡遇港汊洲渚暨扼塞险要之区,一一挨查,随查随记。公数月以来,除巡阅下江水师各营外,并将海口及下江千有馀里地域详细查明。现民抵安徽之芜湖。公拜“巡阅下江并查明吴淞口地域摺”缮摺具陈。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16) 十月:公于九月二十六拜折后,即日起程泝(溯)流而上。,详将长江水师提标五营及江西之长江水师湖口镇顶尖四营逐一查规。巡阅之馀,公先后会商江苏、安徽、江西等抚臣,旋于二十七日抵湖北省城,晤署湖广督臣翁同爵,均复将江面筹防守急务参谋周备,必期将效实力,兵收实功,饷归实用,以上副朝廷于万一。 十一月:初一日,公扁舟上驶,按临长江水师汉阳镇标四营,与湖南之长江水师岳州镇标四营,挨次认真察看,公思兵以卫民,唯选精强,而将在驭兵,先求诚朴。 十二月:二日,公巡查至湖南长沙,往商抚臣王文韶一切应办事宜后,取道常德、辰州,驰归乾州省亲。公巡阅长江水师事竣,并恩准回籍省亲缘由具摺“巡阅长江事竣摺”。恭摺仰祈圣鉴事。(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16-417)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 三月:公永戴皇仁,恪守宸训。遵于初一日,由乾州原籍启程取道长沙、岳州一带,会晤彭公玉麟,详商长江一切应办紧要事件,随即分道巡查,按营训练。仍赶将所查记长江五千馀里地域形势,反复考订,一俟编集明备后,谨当绘图进呈。公将巡阅启程日期缘由,理合缮“巡阅长江启程日期摺”陈明。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18) 七月:十一日,公接准两江督臣沈葆桢咨承准军机处咨开:奉旨颁发《剿平粤匪方略》一部,《剿平捻匪方略》一部,由差弁敬谨赍送前来。公当即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谨缮“恭谢赐书摺”叩谢天恩。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18-419) 十月:公自奉命巡阅长江以来,惟有随事谨慎,虚心察访,固补公才力之所不及,即以详悉各提镇性情之诚伪,与材具之优劣。北谨公所知已者,如提督吴家榜、万化林、高光效、赵荣亮等四员,胪列事迹,开具清单,恭呈御览,谨缮“遵保堪胜提镇人员摺”。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21-422) 十一月:公三月出巡营伍,行抵长沙,与湖南抚臣王文韶商办操防事宜;彭公玉麟到省,与公反复会议妥协后分道前往。公先行驰晤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江楚等省督抚,将应办应备事件筹画周详,唯期酌量时势,涤除敝端,以仰副朝廷修明武备至意。夏间,公自江苏泝流而上,次第再阅瓜州、湖口、汉阳、岳州四镇及提标五营。公自认庸而无才,愚尤寡识,又加以孱弱病躯,谬膺艰巨,唯有恪遵训谕,勉策驽骀。一切与共事文武大臣和衷共济,竭力讲求,上答高厚生成于万一。初一日,公行至辰州府之沅陵县地方,恭报公遵旨巡阅长江水师事竣及回籍省亲,缮“巡阅事竣摺”具陈。附“长子正仪仍令赴滇听候差委片”。 ( 摘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19-420) 光绪三年(1877年)丁丒 55岁 三月:初一日,公于上年十一月抵家后,父母偃床褥已非一日,始知平时家报平安,无非河山数千里外庭闱不得已苦心,借以慰勉公驰驱王事。公痛苦交加即上紧延医调理,诚求早痊。乃入春以来,未见轻减,合无仰恳天恩赏假三月,在籍侍养亲病,俾朝夕药饵之馀,得以一心照料。如病势稍有起色,谨当销假前往巡阅长江,以期上副教孝教忠之至意。谨缮“请赏假期摺”具陈。另公在元年四月请训陛辞时,恭奉面谕,详绘五省长江全图。长江南北两岸,江程约七八千里,其中港汊纷岐,洲渚错落。公于巡视水师,认真训练整顿之馀,勉将所查江面形势,修成初稿;二年三月,公出巡时,复将图稿随处携带,尽心较正,竭力讲求。十一有回乾州,始行编汇成册。现在赶紧缮绘正本。夏秋之交即当敬呈御览。特附“遵绘长江全图片”。 四月:初九日奉到批旨:杨岳斌赏假三个月。钦此。后长江提督李成谋自沅江起程出巡,取道过乾,与公商办本年军政大典及整饬江防诸事。 七月:二十二日,公假期届满之时,而双亲病增剧,益自寝馈难安,徬偟失措,出于万不得已苦衷,唯有再为吁恳天恩逾格,宽赏假期四月,俾公尽心侍养恭摺具陈“恳宽展假摺”。 九月:初三日奉到上谕:“杨岳斌再著赏假四个月。”钦此。 十一月:初十日,公因元年四月陛辞时,面奉谕旨,饬将长江全图绘呈,必使数千里天堑之雄,凡古今山川形势,战守事迹,以及新水师军政营防,一一胪于批览之前。公承命自天,于训练将士,整顿操防之馀,即按巡沿江府厅州县地方情形,次第亲历周查,兼考史乘,延访父老,而又于各镇营哨,随公征战江楚等省旧部从容讨论,追述周详,参证明切。……本年自春徂(往)夏,公两次仰邀天恩赏假侍养父母衰病,奉送汤药之馀,随时纂集营制,因地条列说明,赶紧将正本缮誊。而奉命违延,唯有将现绘长江及内海全图敬呈御览,仰候朱批。谨缮“绘呈长江江防全图摺”具陈。同时附“长江图说请免粘黄签片”。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25-427) 光绪四年(1879年) 戉寅 正月: 二十八日 ,公因假期届满,父母病重难痊,吁恳天恩,赏准撤销差使,俾资终养,恭摺“请开巡阅差使摺”具陈。 八月:二十一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八月初一日奉上谕:“前据李瀚章奏湖北武昌等县刁衿拦河筑坝,有碍水利,调派兵员前往平毁。兹有人奏樊口堤闸关系农田民命,委员戡报不实,为商民利害所系,亟应确切查明,以昭慎重。著派彭玉麟、杨岳斌前往详细查戡,悉心酌度,据实具奏。原摺及李瀚章前奏折片,均著抄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钦此。 二十五日,公因父病甚重,势难远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有陈情,俱蒙矜恤。况公愚鲁,事君日长,事父日短。实因父病垂危,不得不沥情上陈。理合缮“遵查樊口地方恳赏假摺”具奏。(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27-429) 二十八日,公在湖南乾州厅原籍地方,准山西巡抚臣曾国荃咨送,由驿赍奉恩赏公父母御书“教忠裕后”扁额一方。(现仍存乾州故居) 九月:初五日,公念自谬领师干,涓埃未报,仰承巽命,惶悚弥深。忆当年乞养情,夙荷推恩之泽。值此日假归侍病,频邀锡类之仁。在圣主与人为善,纤介不遗。而臣子洁已奉公,职分宜分。臣惟有谨遵家训,上报国恩,以期无负高厚鸿慈于万一耳。所有感激下忱,理合缮“谢赏扁额摺”具陈。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29-430) 初九日公已刻,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八月初九日奉上谕:前有人奏樊堤闸关系农田民命,请饬复加查勘,当降旨派彭玉麟、杨岳斌前往确查。兹据李瀚章等奏武昌县匪徒违禁复欲筑坝,调派营勇前往查拿解散,获犯惩办等语。樊口地方究竟应否筑坝,该督等所奏匪徒凶横不法,分别正法究办各情,办理是否允当,著彭玉麟、杨岳斌迅速前往确切查明,据实具奏,毋稍徇隐。原折著抄给阅看。等因。钦此。 十三日,公父病势垂危,语言粘滞,神气昏迷。公侍坐待旦,体察情形,实有风烛草霜之虑。若勉强叩辞膝下,倘有不测即于中途折回,不但王事未尽劬劳,抑且终天抱恨。不得不沥胆披肝,谨陈于君父之前,再呈天恩赏宽假期。 十八日,公奉到谕旨后,正在缮就恭报起程之摺,未及拜发,忽因父病垂危,再具摺吁恳天恩赏假,辗转稽延,是以复奏稍迟。“再恳宽假摺”恭摺。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30-431) 光绪五年(1880年)已卯 三月:十二日,公为父病难愈,母病复发,吁恳天恩俯准开去巡阅长江水师差使,俾得终养亲病,恭“请开巡阅差使摺”驰陈。 闰三月:十七日准兵部火票递回原摺,内开军机大臣奉旨:杨岳斌奏《请开差使养亲折》一摺,杨岳斌著准其开去巡阅长江水师差使,在籍养亲。钦此。 四月:初十日,公为恭谢天恩,《谢开差使使摺》,理合具陈。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31-432) 五月:公弟载寿故。 八月:初六日子时,公父秀贵(号宝臣)卒。 (摘自宝臣老大人墓碑) 八月父丁忧,同年赠烈属杨正伦纹银300两。显示出仁义道德。(58岁) 光绪六年(1881年)庚辰 四月:初十日,公在乾州本籍,准湖南巡抚臣李明墀咨开,光绪六年三月十九日准兵部火票递到吏部咨开,文选司案内阁抄出光绪六年正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前因时事多艰,需才孔亟,迭经谕令各直省督抚保荐人才,以备任使。惟恐奇才异能之士伏处尚多,该督抚等见闻难周,尚未尽登荐剡,必须周咨博访,以广搜罗。著大学士、六部九卿、各直省将军、督抚及曾任统兵大臣彭玉麟、杨岳斌加意访求。其有器识闳远,通达治体……庶几人才辈出,缓急可资,以副朝廷延揽人才至意。将此通谕知之。钦此。钦遵知照并希转行曾任统兵大臣彭玉麟、杨岳斌遵照可也。等因。 七月:二十四日,公遵旨秉公保荐文武人才,有同官一省者,有同剿发回者,相处日久,相知最深,谨出具切实考语,开单举荐,谨缮“遵旨保荐人才摺”,恭折驰陈。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四 P433-439) 呈请湖南巡抚奏建楚军水师昭忠祠列入祀典。(摘录于国史本)。 光绪七年(1881年)辛已 光绪八年(1881年)壬午 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 十二月:十五日,承准军机大臣安寄,十二月初四奉上谕:现在海防紧要,前陕甘总督杨岳斌,夙娴兵事,前因养亲回籍,际兹时事多艰,自当以国事为重,力图报称。著潘鼎新传知杨岳斌,即行驰赴福建,会同何璟将海防事宜认真筹办,并将起程日期迅速奏闻,以慰廑系。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钦此。湘抚潘鼎新遵即恭录飞咨,并加函敦促。 三十日,公在乾州原籍专丁函开:接奉咨 送上谕一道 光绪十年(1884年)甲申 正月:十二日,湘抚潘鼎新接公函后因事关紧要,立即恭摺“沥陈未能赴闽会办海防摺”据情代奏。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五 P440-441) 二月:十三日,准署湖南巡抚潘鼎新咨送前请终养原折,后开军机大臣字寄,奏上谕:知道了。著该署抚传知杨岳斌,俟伊母病体稍愈,即遵旨赴闽省会办海防事宜。钦此。 五月:十三日,公因母病难痊,仍请终养,衰庸善忘,难胜重任。吁恳天恩,另简才能大员前往办理,恭“请假终养摺”驰陈。 七月:二十日酉刻,准署湖广督臣卞宝弟转寄七月初八日奉旨:“战局已开,军情万紧,杨岳斌深谙兵机,当移孝作忠,力图报称。著卞宝弟等传知克日募勇成军,出膺重任。该督由电复奏,再降谕旨。”钦此。湘抚庞际云专弁星夜传知。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五 P441-443) 二十八日,公奉初八谕旨。跪读之下,应即钦遵。 八月:初三日,公将遵旨募勇情形,函请署湖南巡抚庞际云由驿代奏。 初七日辰刻,署湖南巡抚庞际云接公复函; 初八日法军攻陷基隆,台北告急。 初十日,署湖南巡抚庞际云为公遵旨出师,在籍招募劲旅,听候谕旨代奏“遵旨出师摺”由驿六百里驰报。 九月:初二日,准署抚臣庞际云咨开:八月十五日,天津电寄总署十四日来电,本日奉旨:杨岳斌拟即遵旨募勇教练,忠勇可嘉。湖南现已募就六营,即著交前督统率,认真训练,迅往江南,帮办军务,与曾国荃随时会商,妥筹战守。此旨。著卞宝第转咨杨岳斌遵照。钦此。 初五日,复准署湖广总督卞宝第咨开:八月二十三日,准两江总督曾国荃电,奉旨:法兵现占基隆,台北府城万紧。著派杨岳斌帮办左宗棠军务,即带湖南现有八营,迅赴福建,驻扎漳泉一带,联络该处绅士土勇设计渡台,暗接台民,速图逐法之策。此旨著分寄左宗棠、穆图善、杨昌濬等知悉。钦此。 初八日,左公宗棠因台湾军务吃紧,谨会同两江总督曾国荃恭具“台湾军情吃紧请敕重臣由海道赴援摺”中,“杨岳斌公忠在抱,威望素隆,咸同间宣力长江,命将行师,成绩可考,方今而言横海、伏波之选,罕有出其右者。如带兵轮渡台,必能靖海氛而纾宸廑”。 (摘 自“左宗棠全集”奏稿八 P515-517) 初十日,公为叩谢天恩,俟续陈酌拟详细布置各情形,遵前旨募勇,谨缮“恭谢天恩摺”,借用乾州厅印信封发。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五 P444-446) 十五日,公为恭报遵旨募勇, 在乾、凤、永三厅招募正勇十一营及卫队亲兵三百名齐集辰州听候点验,由乾起程日期,并沥恳酌添营数及先行拨饷大概数目各情形,恭折“遵募成军起程并恳添营数摺”驰陈。并附“请饬湖北江西筹拨解饷片”。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五 P446-448) 钦奉九月十八日电旨:“杨岳斌现已行抵何处,并著曾国荃电知该前督,速由汉口乘轮赴沪,带营援闽,毋稍迟延。”钦此。 二十日,公奏报“报抵辰州克日赴省添募摺”。另公募勇赴闽帮办军务,谨刊就木质关防一颗,文曰“钦差帮办福建军务前陕甘总督行营之关防”于九月二十日开用“刊木质关防片”和“长子正仪调随差遣片”。 十月:初三日,自九月十九日以来,连朝阴雨,进驶为难。公万分焦急,单骑冒雨先行克抵长沙。所招募各营将领亦于初七、八陆续到齐。 十二日,准军机大臣字寄,奉旨:“……杨岳斌著即于湖南现有八营及募就十一营内挑选精锐,并成十营,刻日统带起行,不得再请添募。该前督老于军事,岂沿不知兵贵精不贵多之义耶。所有湖南京应给饷需,著庞际云迅筹拨给,毋稍贻误。另片奏由湘达闽,道远天寒,勇夫行粮,著卞宝弟、彭祖贤、刘瑞芬筹给应用。将此由六百里谕知杨岳斌、卞宝弟、彭祖贤,并传谕庞际云、刘瑞芬知之。”钦此。 十二日,公到长后积极筹画军需。谨专折“恭报行抵长沙筹画军需摺”驰陈。同日奏报“挑选归并十营迅率赴沪摺”。并附“请旨饬定协饷省分片”。 十六日,公为遵旨统率辰州点验之正勇十二营及亲兵卫队三百名星驰就道,湖南八营仍交回署抚臣庞际云训练。谨具“统带辰州各营交回湖南八营摺”驰陈。 二十一日,公为恭报从长沙起程日期,定于22日驰赴汉口,并敬摅管见,从五个方面阐述,理合缕晰具陈“恭报长沙起程日期并摅管见摺”。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五 P453-457) 二十二日,准湖南驻京提塘递到邸抄,本年十月初一日内阁钦奉慈禧太后懿旨:本年五旬万寿庆典迭沛恩纶,因念封疆大臣实能为国宣力者,允宜优加奖叙。前任陕甘总督杨岳斌奉诏治军,不遑将母,著加恩赏给伊母御书(‘教忠衍庆’)扁额一方,大缎二匹。钦此。初八日,内阁奉上谕:本年十月初十日,恭遇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五旬万寿,……兹据查明京外大员老亲年逾八十者,承欢禄养,爱日舒长,洵属升平人瑞,允宜特加赏赍。前陕甘总督杨岳斌之母向氏,前已赏给扁额、大缎,著再加恩赏紫檀三镶玉如意一柄,大卷红绸袍料二匹,用示锡类推恩至意。钦此。 二十四日,公欢忭感激下忱谨缮“谢赏扁额及两次各珍件摺”恭谢天恩。 二十八日,公二十二日由长沙拔队起程,本日先行抵湖北省城。 二十九日,公将先行驰抵湖北,筹商行饷、军火,俟各营到齐,拟请由江西入闽候旨遵行缘由,谨缮“抵鄂筹饷拟由江西入闽摺”由驿六百里驰陈。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五 P457-460) 十一月:初一日谕令:曾国荃将南洋五船饬吴安康等统带赴闽,归杨岳斌调度。该前督已据奏报起程,现在行抵何处。著即赶紧赴闽,妥筹调度,设法渡台援应。钦此。 初三日,公自鄂起行,先经奏请驶赴金陵。 初七日,公在芜湖面授吴安康,饬令吴安康钦遵谕旨,刻日在沪整备各件,添安炮位,探明前路的实在情形,开始出洋,以便乘隙稳慎前进,方不致挫败取辱。   (摘自“曾国荃集.奏疏 P270”) 初八日,行次芜湖。芜湖电局接江宁局电称:奉旨令杨岳斌毋庸来宁。公即刻折回湖口。 十七日,驰抵江西省城 十八日,公将新募一军月需饷项,均照楚军章程稍为变通散放,详细数目,实在情形,仰恳天恩饬 部立案,以便日后由福建汇案报销各缘由,谨缮“军饷照楚军章程稍为变通摺”缕陈。并附“行次芜湖折回湖口片”。 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因雨雪连绵,道路险阻各营将士陆续到达。 二十四日,公率卫队亲兵由江西起旱,倍道 星驰。 十二月:十四日,公抵福州。连日与大学士左宗棠、癣军穆图善、总督杨昌濬、抚臣张兆栋等商明公部应需军饷及防剿诸密要后,至马尾会晤船政大臣张佩纶。 十八日,公将行抵福州省城,筹定饷项、防剿诸事,即日驰赴泉防,并沿途收领饷项军械数目,谨缮“行抵福州筹定各情形摺”由驿陈。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五 P460-466) Zz 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 正月:初四,公在福建泉州营次,准钦差大臣大学士左宗棠咨送,由驿斋奉恩赏福字一方,大荷包一对等各珍品。 十八日,公由泉州坐长胜小轮船对渡鹿港口,放液压行二百馀里,陡遇风雾,折回金门。后换平安轮船驶过澎湖,探往台湾后山。 二十一日,公在台最东南埤南登岸。 二十四日,公自埤南带随员许孝虞、夏敬仪、公长子杨正仪及卫队百馀名启程,历高山生番,始过恒春境 二十七日,公至凤山县。沿途接见文武官绅,访察地利民情。 二十七日电寄谕旨:“杨岳斌著即迅赴台北,会同各军克复基隆,迅催所部分起速渡。法窥基隆、苏澳、安平、旗后,著刘铭传、孙开华会同杨岳斌,派兵分段联剿,勿稍疏虞。”钦此。(公于二月十九日收到) 二十九日电寄谕旨:“杨岳斌已抵埤南登岸,深慰廑系。著所部速赴台北,或分路防守地,或合力进兵,会商妥办。”钦此。(公二月十九日同时收到) 二月:初三日,公同台湾道刘璈同抵台湾府城。 十二日,公恭缮“恭报抵台筹办情形摺”由驿驰陈。 二十八日,公因台湾形势严竣,飞催所部设法渡台,以资调遣,遵旨迅赴台北及起程日期等详情,缮“遵赴台北会剿摺” 三月:初一日,朝廷赏赐“功牌”。(现存州博物馆)(摘自团结报2012.10.舒宗庆文) 初二日,公自台湾府率卫队兼程前进,行至中途,接准大学士李鸿章电寄二月二十一日恭奉谕旨:“钦悉法人请款别无要求,云、粤援越军定期撤回边界,台湾尽三月初一日停战。似此情形,台防未能解严。 初三日,公到嘉义县。率卫队绕赴海岸察看嘉义县属之布袋嘴……等,彰化县属之番挖鹿港……等,新竹县属之大安呑等借知地利形势,以免临事茫无筹布。因沿海风湿烟瘴,渐深腠理,兼之水土不服,牵发积病旧伤。 二十日,公始抵台北府城。 二十二日,公先往沪尾海口,孙开华等布置有方,分统营哨官勇用命,故一年屡挫法寇凶锋。现虽中法议和,仍遵旨严密戒备,不敢稍懈。 二十五日,公回府城。 二十七日,公前往六堵。因公驰驱远至,无补时艰,徒深隐疚。台北山川险阻以及民事军情,未能熟悉。 二十八日,公将行抵台北日期以及具体察看之情形缘由,谨缮“驰抵台北筹办情形摺”恭报。附“领过应删银两恳免照缴片” 二十九日,因光绪十年十二月初五和十一年三月初一,分别两次谕杨岳斌审理李彤恩、朱守漠案。公具摺“奉旨交查案件摺”,并拟请另派大员查办。并附“行抵基隆六堵前敌大营情形片”。 四月:二十七日,中法正式达成和议() 五月:初六日,公因台防解严,请先撤公所部乾军十二营、卫队三百名以节饷需,并沥陈母病垂危苦情,吁恳天恩赏假终养,恭“台防解严请撤乾军并乞终养摺”具陈。 二十一日,接总理衙门十七日电寄:本日奉旨,杨岳斌著将派查事件,赶紧查复。钦此。 六月:初二日,李鸿章来电:上月二十七日,中法和约画押。 初五日,公遵旨,对李彤恩、朱守漠两案认真据实复查缘由,恭“遵旨确查据实复陈摺”具陈。 同日,公再次陈述全台安谧,请裁撤公所部乾军十二营、卫队三百名以节省闽省借款糜费,并沥陈老母病危,呈恳天恩,准开帮办差使,赏假回籍终养各缘由,谨缮“全台安谧请撤乾军并乞终养摺”具陈。 初六日,法提督李士卑专差送信,约请基隆面交补掳华人。 初八日,公等令苏得胜、刘天云赴基隆受降。 初九日,公等至基隆,安抚百姓,察看法营布置,先调数营扼扎基隆前后,徐图修筑炮台,一切善后事宜会商次第举办。 十 ?日,所有台北解严,请将尤为出力将士官绅请奖缘由,公会同台湾巡抚刘铭传缮折:“台北解严请将战守出力官绅摺”由驿驰陈。 二十六日,公在福建台北府营次,接奉总署二十三日电寄:本日奉旨:杨岳斌奏请撤营归养等语。杨岳斌准其回籍养亲,即将所部各营妥为遣散,俟撤竣后再行起程。钦此。公当即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讫。 七月:初二日,公内渡。 初三日,公抵泉州府,料理遣散事宜。 初八日,公在福建泉州府营次,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一年六月十六日奉上谕:左宗棠等奏《查明澎湖失事员弁请旨分别惩处》一折,览奏均悉。此次澎湖失事,该处文武员弁未能竭力固守,致被法兵攻陷,实属咎无可辞。据奏该处向无城廓,与失守城池者有间,虽系实情,惟所拟分别惩处,尚觉过轻。……杨昌濬著交部严加议处。刘铭传著交部议处。左宗棠、穆图善办理该省军务,未能援应,均著交部察议。杨岳斌于澎湖失事之时,先经催令渡台,自难兼顾,所请议处,著加恩宽免。等因。钦此。 初九日,公因亲老病危,未遑归侍,恭遇朝廷宽大,德普生成,俾得士卒早旋,业安耕种,用敢陈情而乞养,荷蒙锡类以推仁。闻命自天,感恩无地。所有感激下忱,并遵旨妥为遣撤缘由,缮“恭谢天恩摺”具陈。另附“渡台文武员弁兵勇请奖片”。 初十日,公因恭膺简命,帮办福建军务,愧衰朽之顽躯,襄军旅之重寄,所有慎固封守,皆属职分当为,乃以海禁綦严,防军未渡,虽筹思之已及,究备御有未周。致令孤岛澎湖,顿遭蹂躏,自请议处,咎无可辞。荷蒙加恩予以宽免。缮“恭谢宽免摺”恭谢天恩。 二十三日,公为遵旨遣撤乾军,找发饷项,解缴军装,办理报销各缘由,恭具“遵撤乾军办理报销摺”缕陈,并附“调用文武随员渡台留泉情形片”陈明。 二十七日,大学士左宗棠在福州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公赋挽联:相从海上视师,我为前躯,翻成一哭。 同是关中持节,公无遗憾,独有千秋。 八月:二十五日,公荷蒙天恩,赏准回籍养亲,感激涕零,自当举平日所深信才识优长,心术正大者据实详陈,文武十七员,或随征多年、或共事一方、或久慕令望、或远闻美政,以备圣明采择任用。所有密保人才缘由,恭具“密保人才摺”缕陈。 二十六日,公遣散事竣,结楚饷项,缴清军械,回籍养清起程日期等各缘由,恭具“遣散事竣由闽回籍起程日期摺”驰陈。附“具陈福建藩司沈保靖筹饷情形片”、“长子正仪咨送回闽听候差委片”。 ( 摘 自“杨岳斌集卷十六 P467-494) 九月:穆图善奏遵保人才一摺。除四川补用道刘麒祥业经左宗棠奏谕令送部见外。福建遇缺题奏道杨正仪。著该督抚给咨送部引见。 (摘自 光绪朝 东华录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光绪三十四年九月 清 朱寿朋 编)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 四月:二十日,公为遵照新章造册报销,谨将大概情形恭摺驰陈 钦命紫光阁图像,录其战功。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丁亥 丁母忧,修建杨家祠堂、修文庙书院等,筹建乾凤永保乡试考棚,建节孝祠等等。同时在冲角营修了一所义馆学校,开化一方。 光绪十四年(1888年) 戊子 光绪十五年(1889年)已丒 春正月: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各省封疆大吏。均为国家倚任之臣。其久历戎旃(同毡)熟谙韬略者。懋建殊勋。贤劳尤著。现任提镇诸臣。类皆起自行间。渐膺专阃。各该文武大臣为国宣勤。历久不懈。现在归政伊迩。允宜分别施恩。……前陕甘总督杨岳斌、前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前江南提督李朝斌均著交部议叙。……。 (摘自 光绪朝 东华录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光绪三十四年九月 总二五七三 清 朱寿朋 编) 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 六月:二十七,年近七十的岳斌,在狮子庵歇伏,偶中蜈蚣毒气,不出三日,死于平山坡父墓旁服用孝堂内。 光绪十七年(1891年) 三月迁葬望城县白若铺西五里墩莲花塘之月形山(现望城区白若铺镇龙莲村)。清廷谕赐祭文、御制碑文、追赠太子太保,照总督例赐恤,谥勇悫公,并在安徽采石矶建祠祭祀。生平事迹宣付史馆立传。长子正仪花翎二品顶戴福建候补道衔;次子杨正环又名懋仪,江苏候补道;三子正寅又名潜仪,恩赏举人;孙镇荣以知县用。 八月:予故陕甘总督杨岳斌於安徽当涂县采石矶地方建祠。 (摘自 光绪朝 东华录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光绪三十四年九月 总二九五九 清 朱寿朋 杨岳斌功牌。(现藏于湘西州博物馆) [杨和民(2007年6月19日) 杨翔2007年9月5日星期三录入] 杨翔2007年10月10日星期二结合杨和民提供资料和本人整理资料综合录入 杨翔2012年10月22日星期一参照湖湘文库甲编136---杨岳斌集整理,重新补充录入。 杨翔2012年12月17日星期一参照“杨氏族谱”加以补充。 杨翔2014年10月31日星期六参照“杨氏族谱”“曾国藩全集”、“左宗棠全集”、“胡林翼全集”等加以补充。第五次修正。 杨翔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参照“杨氏族谱”“曾国藩全集”、“左宗棠全集”、“胡林翼全集” “彭玉麟集”“曾国荃集”“光绪朝 东华録”等加以补充。第六次修正。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