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顺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98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13日

深切怀念张文顺同志

发布时间:2011-02-14 15:48:5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相声演员张文顺 讣告

  -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相声演员张文顺先生病逝 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因患癌症,虽经多方全力抢救,但终因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16日5时25分与世长辞。
  郭德纲携北京德云社全体,沉痛悼念为德云社发展鞠躬尽瘁的张文顺先生!
  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因患癌症,虽经多方全力抢救,但终因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16日5时25分与世长辞,享年71岁。
  德云社的网站发出讣告称,郭德纲携北京德云社全体,沉痛悼念为德云社发展鞠躬尽瘁的张文顺先生!
  目前该网站已变为黑色纪念张文顺先生。
  记者与郭德纲取得联系,得知德云社正在设立灵堂,追悼会定在2月22日上午8点在八宝山举行。

北京德云社关于悼念张文顺先生的公告

  为了沉痛悼念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北京德云社现做出如下决定,特告知社会各界:
  一、北京德云社所有演出场所的常规演出全部停演一周,即:2009年2月17日-2009年2月22日期间,无任何演出和娱乐活动;
  二、在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北纬路甲1号的北京德云社所属“德云书馆”,设置张文顺先生的灵堂,以供喜欢爱戴张文顺先生的热心观众、挚爱亲朋和社会各界朋友祭奠吊唁;
  三、北京德云社官方网站以及官方论坛全部设为黑白色调,以示对张文顺先生的哀悼;
  四、北京德云社官方论坛“相声公社论坛”于“头七”的一周期间,停止全面开放互动,改为只读属性,只保留论坛“公社宣传栏”的“悼念张文顺先生”专帖允许观众网友跟帖回复悼念;
  去年,郭德纲为张文顺祝贺70岁寿辰
  2月16日凌晨,德云社创始人之一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张文顺,由于患食道癌不治在北京逝世,郭德纲为此在德云社设置灵堂,并宣布德云社停演一周治丧。

郭德纲爆张文顺生前留下“团结”二字

  去年9月,徐德亮突然宣布和王文林退出德云社。就在事后不到3个小时。张文顺也通过徒弟发表声明,宣布与徐德亮解除师徒关系。并声名没有正式收徐德亮为徒,希望徐德亮去掉名字中代表师徒身份的“德”字。在退社事件发生两个月后,张文顺于70大寿时再次收徒,并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而徐德亮刚一离开,张文顺就为其他没有正式拜师的弟子正名,其中也有着很深的用意。
  张文顺的这一举动在当时,被外界解读为表明立场,和徐德亮彻底划清界限。而在收徒仪式时,张文顺也特意、再次提及徐德亮的退社事件,并告诫拒不改名的徐德亮以后要好好说相声。据郭德纲透露,张文顺在病中也一直牵挂着德云社的发展,并且表达了不希望再发生退社事件的意愿。后来已经不能说话了,用手写,就写了俩字,团结!这也是张文顺留给他的最后两个字。

众人皆哀-北京德云社内、张文顺先生的灵堂

  德云班主郭德纲亲书挽联:
  东海风起悲公一去空余恨
  西山落日哀哉两字不堪闻
  氍毹英豪
  郭德纲亲书:张文顺先生千古 灵堂内的郭德纲、于谦 德云社众人悼念张文顺先生之一 德云社众人悼念张文顺先生之二 德云社众人悼念张文顺先生之三 德云社众人悼念张文顺先生之四

李金斗、孟凡贵先生悼念

  鲜花的海洋,海洋般的哀思灵堂中,鲜花簇拥着张文顺先生的遗像 鲜花的海洋,海洋般的哀思
  惊闻张文顺先生病逝的噩耗,相声名家李金斗、孟凡贵先生,一大早就赶到灵堂,前来吊唁李金斗:我的科班同学我的大哥 昨天,相声演员李金斗与孟凡贵一起到场送别张文顺老先生最后一程。他说,张文顺是他在曲艺团时的科班同学,也是自己多年以来一直敬仰的一位老大哥,老人家住院期间,自己曾多次去医院探望,“最后一次看他是年前他过生日之前,那时他已经在医院,但是他精神还不错,也很乐观。”李金斗告诉记者,希望老人在天堂一切都好。

刘文步:“文”字辈又少了一个

  天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刘文步老先生,昨日得知张文顺去世的消息后十分震惊。他说,2004年在德云社演出的时候,他曾和张文顺同台,他这一走不得不说是相声界的一个损失,“尤其是‘文’字辈的老相声演员已经很少了,现在又失去了一位。”

刘俊杰:张文顺先生一直很有人缘

  记者昨日联系到著名相声演员刘俊杰时,他很是感慨:“张文顺先生在曲艺界是人缘很好的一位,而且像他这么大能耐的老演员越来越少,得知这个消息我很悲痛。同时也希望我们其他的老艺术家们能多注意身体,这才能让我们的相声事业越办越好。”

曲艺名家马增慧老师亲赴灵堂吊唁

  年过古稀的马增慧老师,亲赴灵堂吊唁张文顺先生
  马增慧老师在留言簿上签到
  颤抖着双手,亲自燃上一柱香
  悲声嚎啕:我那兄弟呀……!
  张文顺先生的义子马小祥、弟子张德武叩拜

叹岁月之无情 哭失挚友之悲痛

  ——马增慧老师(左一)、于谦(左二)、马小祥(右二)、张德武(右一)相声名家刘洪沂先生亲赴灵堂吊唁
  悲痛 - 触景思人
  上香 - 点燃祈愿
  祭拜 - 西去珍重
  追忆 - 回首往事
  疾书 - 英杰长逝
  刘洪沂先生题写的悼文
  刘洪沂先生敬献的花篮
  京津曲艺界同仁相继前来吊唁张文顺先生(实时报道-21)
  相声演员张志强前来吊唁
  鼓曲演员王淑玲前来吊唁
  相声演员高晓攀前来吊唁

天津相声演员刘文步先生率弟子敬献的花圈

  张老师所说的相声,诙谐幽默,风趣洒脱。与郭德纲先生合作表演了众多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相声作品。张老先生的声音独具一格。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张老先生留给观众独特的声音印象,实在是不为过。张爷爷的众多作品百听不厌,每段堪称经典。对喜好张老先生作品的观众,这种感觉犹如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因此夸张说:“三月不知肉味!”一样。张老先生作为北京德云社创建人之一,为这个观众喜爱的艺术社团倾尽晚年大部分心血。北京德云社也因为老人的辛勤努力,由最初只有一两位观众去听,发展到场场爆满,需要提前订票。德云社成为观众喜爱的艺术品牌,这与张文顺老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张文顺先生不仅自身德艺双馨,表演能力出众。还培养出了张德武、徐亮(徐德亮)两位同样深受观众喜爱的学生。张老先生三心辅导(细心、耐心、精心),毫无保留的教授,将身上具有的独特幽默通过师徒关系传承下去,继续为观众带来笑声与欢乐。德云社相声演员曹云金沉痛悼念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 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因患癌症,虽经多方全力抢救,但终因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16日5时25分与世长辞。
  二零零九年二月十六日,北京,忽然间天寒地冷。噩耗传来,骤然沉浸于悲伤。
  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七日,您走的第二天,北京天降大雪,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鹅毛般的雪花从空中飘落,我站在灵堂外仰望天空,悲痛中的我却笑了,我想您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先生的离去,已惊天动地。是上苍想替观众留住您,然而,留不住了,只得用这一场飞雪送您最后一程。而我,还是那么的舍不得您走。
  接连三日,于灵堂忙碌,迎送宾客亲朋前来吊唁。相声名家、商界富贾、老街旧邻、热心观众,各界人士,络绎不绝;灵堂外的巷子,满被凭吊的白菊覆盖,足以看出先生生前之处世为人。而我,只愿在最后这几日,可以陪在您的身边,无论做些什么,竭尽所能。
  是夜,无眠,窗外白霜铺地,雪洒满天。耳边听的是文顺先生的单活《海棠花出世》,音容笑貌浮现眼前,往事种种,难以忘怀……
  记得初见先生,也是在冬天,零二年我跟随恩师郭德纲在北京学习相声,零三年恩师生日,大家在右安门外的一家餐馆聚餐,为恩师做小小庆祝。张文顺先生和查良燮先生一同而来,还有李菁、何云伟、王玥波等人。先生好穿,水獭帽子,西装笔挺,梅花金表,金丝眼镜,一派斯文和蔼,我与二位先生合影留念,如今看着手中的照片,我的身边,二位先生影在、人却都已仙逝,不住伤感。
  此后,文顺先生得空儿就来右安门看望我们,来的时候,准是左手提着白酒,右手拎着啤酒,尤其啤酒一听一听的一拎一大堆。后来我们常常提起此事儿砸挂:“先生那著名的斜肩膀就是那阵儿坠的!”文顺先生听罢总是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而如今此番笑语仍在耳畔徘徊,但我已哽咽在喉,再笑不出来了。
  跟随师父学艺以来,亦从文顺先生处得“艺”匪浅。老先生捧哏自成一格,深受观众喜爱,犹记得他老人家向我们传授捧哏绝学,让我们往新闻联播里塞纲(纲即话)。对此绝技,在零四年于潘家园华声天桥,我与先生的合作演出中,颇有深刻体会。
  时光冉冉,先生被病魔缠住,曾经那么精神的一个老头儿,在与病魔斗争的日子里,日渐削瘦不堪。但每去探望,先生风姿不改,虽饱受病痛折磨,依然坚强乐观。我们眼见了心中不免难过,先生却反过来与我们谈笑逗趣,又不忘对晚辈备至关怀,常劝导我们好好演出,不必对他多多挂怀。
  记忆如潮水一般,涌起万千的思念与感慨,压沉之感闷积于胸中,心痛不已,无法抒怀!
  此时深夜,只有电脑屏幕,随着移动的光标微微闪动,心意烦乱,竟无法再继续此篇,抬手移动光标,关机,以求心能平静下来。
  静坐须臾,再度开启电脑,继续文章,不胜唏嘘感叹,回想关机之时斑斓彩色渐渐化成一片灰白,继而操作,眼前陡然陷入黑暗,四周寂静且无声,如人生落幕,终而结。只是电脑是物还可以获得重生,而文顺先生,却永远地走了。
  先生离去,留下无数珍贵的艺术资料,可供后辈参询。张先生对传统艺术的执着和追求,激励着吾等后辈。我会把先生的教诲铭记在心,将相声艺术尽心传承。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张文顺先生千古!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