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到永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98187759
本馆由[ 红红 ]创建于2010年08月28日

老宋:青岛感谢您!

发布时间:2012-12-28 18:05:31      发布人: 红红
在市北区聚仙路8号有一家小型的中介公司,25日中午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老家五莲的老宋和今年37岁的流浪女何严正在吃午饭,老宋的塑料碗里用热水泡油条 ,何严则捧着冒着热气的八宝粥。“这些都是好心人送来的,牛奶、面包、火腿肠 ,还有那么多衣服,都在桌子底下放着……”老宋告诉记者。   房间里坐着不少人,他们都是这家中介公司的职员,“老宋以前在我这里干过活,这次他们从老家来到青岛找亲人,我看他们没地方住,就让他们先借住在这里,尽管条件有限,但毕竟能遮风挡雨。”中介公司的赵经理称,12月中旬老宋带着何严回到青岛,两个人已经在这里借住了十几天。今年37岁的何严是个地地道道的青岛人,言谈举止中记者发现她智力上有些问题,“她以前受过刺激,有点智障,但平常交流没有问题。”屋里一位职员称。   “六年前的冬天,我在海慈医院做护工,有一天在医院门口看到一个女的冻得发抖,我过去一看,她身上到处都是冻疮,一直流脓,简直就没法看了……”老宋告诉记者,当时他看着眼前非常可怜的女子便起了恻隐之心,想帮她治病,但由于当时他也没钱,无奈便带着她回了老家五莲。“回家后那个冬天和第二年春天,她病得特别厉害,身上的冻疮都破了,一直往外流脓……后来慢慢地才好了。”老宋称。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2008年,何严身上的冻伤好得差不多了,精神状态也一天比一天好,但何严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老说想回家,想见闺女,我就带她回来了一趟,但是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老宋回忆,2008年底,他带着何严第一次返回青岛,寻找何严的丈夫和家人,“那年来青岛后,到处打听遇人就问,但找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后来还有媒体也帮过我们。”老宋称,无奈他就又回到了老家。   以前是“厂花”,很多小伙追   老宋告诉记者,待在五莲老家期间,何严经常想起自己的女儿,一次次要求回青岛找女儿和亲人。“俺闺女今年得13岁了。”何严说。今年12月中旬,老宋再次带着何严回到青岛寻找她的亲人。鉴于上次的教训,老宋主动向媒体求助,经媒体报道后,之前曾熟悉何严的人纷纷找到了她。   “她以前是黄海橡胶厂的质检员,跟厂子里的一名会计结了婚,那时候就住在邹县路。”市民王女士得知何严流浪的经历后告诉记者,她以前是何严在工厂里的师傅。“以前何严根本不是这个样,那时候她很苗条也很漂亮,走起路来也很高傲,是俺厂子里的‘厂花’,追求她的小伙子非常多 。看现在她这个样子,真让人心里难受。”王女士伤心地说。“她以前不是这样的,说话过日子什么的都挺好。”采访中,何严的一位老邻居称,何严之所以变成现在这种样子很有可能是此前何严的丈夫有过一个情人给刺激的。这位邻居称,当初她曾看到何严大年初一被锁到门外进不了家门,也曾见过何严的丈夫带着一位陌生女子回家,“那个女的个子不高,也没有何严漂亮。我觉得何严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受到严重刺激才最终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那天何严的几个初中同学来了,看到她这个样子都很伤心,带着何严去洗了澡,买了新衣服,还给她留下了很多好吃的。”中介公司的赵经理称。紧接着,邹县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帮着何严找到了她的弟弟何明鉴,随后他也来到中介公司找到了何严,阔别多年,姐弟俩非常想念对方,但这六年里,何明鉴的日子过得也很清苦,白天打零工,晚上租住在一个六平方米的平房里。得知何严姐弟俩团聚了,何严的姨夫李先生也从李沧赶到何严临时住处。李先生称,妻子身体不好不方便出门,特别叮嘱他一定过来照顾一下何严,他还掏出1000元钱让何严拿着用。   以前的房子和丈夫去了哪   何明鉴称,最初几年他得到的关于姐姐的消息一直都是“失踪”,他也曾多次找到姐夫打听情况,可都没有结果。后来何严的丈夫不声不响地更改了电话号码和居住地址,就再也联系不上了。何严当初和丈夫居住的那套房子是他们去世的父母留下的,但他一直没能住进去。   采访中,何严的亲戚朋友都证实,何严原本在邹县路15号有套房产,可经历了拆迁之后,房子不翼而飞了。查阅了相关的拆迁资料后发现,何严的丈夫在2007年3月底,将自己的户口迁入邹县路15号这套何严父母留下的公房里,随后有人把这套公房买了下来。同年4月份,签订了这套房子的拆迁货币补偿协议,315570元的拆迁补偿款发放。除了邹县路的老房子,何严的姨夫李先生还说何严和丈夫在北仲一路有套住房,他称那是何严生孩子以后夫妻两人购买的,应该算夫妻两人的共同财产。然而这套房子,何严也没能住进去。   据知情人士透露,何严的丈夫目前已经重新组建家庭。   妇联已介入,住进救助站   “住在这里太冷了,我们已经帮他们找到了一个新住处,暂时先住下来,接下来的事情一步步解决。”25日下午2时许,市妇联权益部部长丁玫一行也来到了聚仙路的这家中介,新内衣、新外套、新鞋都给何严带了过来,面对好多年没有穿过的新衣服,何严显得十分兴奋,“真好看,这衣服挺贵的吧。”穿上大红的外套后,何严在屋里不住地转着,欣赏着自己身上的这身新行头。   过了不久,有网友也给何严带来了慰问品。   丁部长表示,对于何严的事情,妇联的工作人员也感到非常痛心,“我们想先为她找到一个暂时居住的场所,目前我们已经跟青岛市救助站沟通过了,让她在那里先住下来。”据介绍,目前妇联的志愿律师团体已经在搜集相关证据材料,接下来将逐步展开行动为何严维权。   下午2时20分许,青岛市救助站的车辆来到了聚仙路。然而当大家准备帮老宋和何严收拾行李时,老宋却一转身走了出去,“我不去救助站……”中介公司的赵经理把老宋拉到一边,两个人交流了一会,老宋脸上严肃的表情稍稍放松,露出了一丝微笑。赵经理帮老宋拿起他的大衣,一边帮他披上一边笑着说,“你先去救助站住着,不愿意在那里住了随时都欢迎你回来。”就这样,老宋最终同意了去救助站。   然而,在去救助站的车上,跟一脸严肃的老宋不同的是,何严有些兴奋,她笑着说:“我看我那个地方不好,这么多人老出来进去的,我想找个安静的地方……”  路边大哭,老宋道出心结   下午4时许,何严与老宋来到了淮阳路救助站,刚走进大门,门卫就迎了上来,紧紧握住老宋的手。青岛市救助站的门卫刘先生感慨地说,“人跟人就是不一样,何严在法律上的丈夫丝毫没有尽到作为丈夫的责任,宋大哥原本是个陌生人却做得这么好,真不简单。”刘先生称。   两人在救助站里办完登记手续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简单向老宋讲了讲之后的安排,听到他和何严要分开住在男女救助区后,老宋突然不愿往前走了,转身就要离开救助站,无论大家怎么劝说,他都不愿意回头,径直走出了救助站大门。而何严被送入了女救助区的一号宿舍,与她同住的还有另外一名受救助人员。记者注意到屋内共有四张床,床上的被褥虽然略显单薄,但中央空调的开启却并没有让人感觉到寒冷,说起在这里的环境,何严说:“好是好,我还是想回家。”   何严在救助站安顿下来后,记者准备返回时,在救助站附近路口的一根电线杆旁见到了老宋,他正嚎啕大哭。见到老宋这般模样,大家赶紧上前询问。经过一阵安慰后,老宋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结,由于跟何严一起生活了六年,两个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当初她生病的时候,都是我一口口嚼了喂她……”老宋说,他之所以如此伤心是因为在救助站里他不能跟何严待在一起,这让他心里不踏实,也无法接受。   “你是个好人,但你是个男人,何严是个女人,你们俩不能住在一起,这样别人会怎么看,你怎么不替何严考虑考虑!”尽管妇联的工作人员一再劝说,老宋仍说“我不听,我不听”。无奈之下,记者只好打车将其送回了聚仙路的中介处。   前夫   愿意还给她拆迁补偿款   23日,何严的丈夫汪先生终于有了回应。他称,当时并没有把何严赶走,因为何严以前经常不回家,他也是在2006年年初才发现找不到何严了,当时他也曾多处去找 ,但并没有找到何严。对于汪先生这一说法,有市民提出了质疑,市民刘女士称2006年时,她曾在北仲、台东一带多次见到过何严。   而对于邹县路老房子的拆迁补偿款,汪先生承认这31万余元当初是他领取的。他称,当初何明鉴曾向他要过这笔钱,但考虑到何严回来时无法向她交代,他便没有将钱给何明鉴,现在何严回来了,他愿意将这笔钱如数还给她。   通话中,汪先生称他在2008年6月份与何严离婚,当时因为何严已经走失两年,法院最终缺席判决离婚生效。而如今,他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对何严已经没有责任了。对于何严朋友所称何严在生育后两人在北仲还有一套住房,汪先生予以否认。   何严回青岛最想见到的就是女儿,汪先生称不希望何严与孩子相见,他表示孩子现在生活得很好,等孩子 18岁成人后会让她自主决定见或不见何严,而他本人也不想见到何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