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寒衣
这些天晚上看见好几拨儿烧纸的。
偏僻的十字路口,一拢火,火光映红一家老小的脸,面色凝重。
民间有“十月一,送寒衣”的讲究。旧历十月一日古称寒衣节,也叫冥阴节,百姓们会提前备好五色蜡花纸,一般粉红色的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的印上青莲色的图案,黄色的印上红色图案。也有素色的,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也有剪成衣裤状的,直接装在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焚烧,取意是冬天来了,给逝去的亲人添几件棉衣。
《燕京岁时记》说:“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北京岁华记》说:“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帝京景物略》说:“十月朔,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识其姓字行辈,如寄家书然,家家修具,夜奠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襁封于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
“十月一”和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百姓在这几个日子里,会按一定规矩祭奠亡灵。不过,传统的几个鬼节中,清明扫墓的习俗至今未变,这大家都知道;另外两个渐渐被人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