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到永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98187759
本馆由[ 红红 ]创建于2010年08月28日

十月一,女儿给爸爸妈妈送寒衣!

发布时间:2012-11-13 17:56:22      发布人: 红红

   十月一,北方的风俗,要给逝去的亲人送寒衣,

天气凉了,也希望阴间的亲人有暖和的棉衣穿。

        父亲已经走了10年,母亲也已经走快3年了。每年我都买几件彩纸做的衣服。我用麻纸糊一个大纸袋,写上父母的名字,下落“大人收”。按理要拿毛笔写。

   

    资料: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人们习惯叫“过十月一”。旧时,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亲人已去世,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坟前烧掉,所以叫“寒衣节”。其来源于秦时孟盖女为被抓去修万里长城的丈夫送寒衣的民间传说。
   

 长城内外的父老乡亲将农历十月一日,孟姜女送寒衣这一天,称为“寒衣节”。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

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凡属送给逝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了。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是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
    
     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
    
     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