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到永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98187759
本馆由[ 红红 ]创建于2010年08月28日

寒露养生

发布时间:2012-10-08 11:31:39      发布人: 红红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今天是“十一”长假过后的第一天,同时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时节气温将持续下降,气候逐渐转冷。市民要注意保暖,当心着凉,加强锻炼,预防感冒。

    据悉,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此时大雁南飞,菊花渐黄,相比一个月之前的“白露”,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西北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普遍低于10℃。

  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另外,此时节,气候渐冷,风起叶落,会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为避免这种情绪干扰,应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乐观豁达的心境,比如外出游玩散心,多听些轻松欢快的乐曲等。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七个节气——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紧采收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还可以趁气温不算太低时把棉花收回来。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
  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关于寒露的诗歌有很多,特录一首于此: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寒露农事歌谣: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   
  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   
  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   
  贪青晚熟棉花地,药剂催熟莫怠慢。   
  大棚黄瓜搞嫁接,保温保湿是关键。   
  紫红山楂摘下来,鲜红石榴酸又甜。   
  果品卸完就管树,施肥喷药把地翻。   
  采集树种好时机,乡土种源是重点。   
  畜禽喂养讲技术,怀孕母畜细心管。   
  越冬鱼种须育肥,起捕成鱼采藕芡。
  ▲寒露农谚: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时到寒露天,捕成鱼,采藕芡。
  ▲寒露养生:
  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养生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紫甘蓝、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