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五”的知识
1、 五行学说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2、 人体内的“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3、食物的“四性五味”
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4、中国文学史上的“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左传》、
5、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6、健身气功“五禽戏”
五禽:熊、虎、猿、鹿、鸟。
7、中国“五岳”名山
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
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8、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10、五毒俱全
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
11、 五方杂处
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
12、五音六律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13、五气
五气:喜、怒、悲、忧、恐。
14、五志
五志:怒、喜、思、悲、恐。
15、五液
五液:泪、汗、涎、涕、唾。
16、五方
五方:东、南、中、西、北。
17、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18、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五大生产基地
河北武强、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
四川绵竹
19、五蕴皆空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
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20、五彩斑斓
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