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克朗凯特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96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12日

沃尔特•克朗凯特—电视新闻的“黄金标准”

发布时间:2010-01-12 10:40:4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61年,克朗凯特开始担任CBS《晚间新闻》栏目的主持人,从此开创了晚间电视新闻节目的新标准。当时,《晚间新闻》的播出时长只有15分钟,所有电视网的新闻节目时长也与此相仿。但克朗凯特希望电视网能对公民负责,严肃对待新闻,应当给予新闻更多的时间和资金,不论这种承诺是否盈利。

    到1963年,克朗凯特被任命为节目的编辑主任,节目播出时间也延长至30分钟,还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沃尔特·克朗凯特和CBS晚间新闻》。克朗凯特改变了演播室的环境,让它看上去像一个新闻编辑部,而不是录音棚。克朗凯特的经典名言“事实就是如此”也在此时出现在每期节目的最后,成为一种公信力的象征——宁可不相信总统,也要相信克朗凯特。

    克朗凯特的努力不仅使CBS《晚间新闻》在收视大战中获胜,也给电视新闻业树立了“黄金标准。”

    1963年11月,当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消息传来后,克朗凯特中止了下午播出的肥皂剧《世界在转变》,迅速播报了这一消息。他很罕见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摘下黑框眼镜,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纽约时报》记者道格拉斯·马丁追忆说,这一刻,克朗凯特表达了无数美国人的心情。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共播出了几十个小时,在一段这一历史性报道的录像带中,我们能看到一只手不时伸过来,把一篇通讯社的报道、一张照片或者一个记者的报道递到克朗凯特手中。

    1972年水门事件爆发后,有敏锐新闻嗅觉的克朗凯特打破了通常每条新闻不超过2分钟的限制,在10月27日的新闻节目中用了14分钟来报道这一事件。接下来的4天里,他每天对这一新闻的报道也长达8分钟,使得上百万的美国电视观众持续而清楚地了解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

    克朗凯特的晚间新闻节目陪伴着美国人民经历了整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荡与起伏,在几乎所有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新闻事件中,如总统选举、越南战争、种族冲突、暗杀事件、水门事件及阿波罗号登月等等,都有他的身影。他不仅播报消息,而且揭示真相、解释事实,将主播的角色从“读稿机”提升到“真相仲裁者”的高度。

    一个经典的事迹在美国新闻界流传甚广。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在越战中卷入更深,克朗凯特开始怀疑起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所承担义务的性质,当他为春季攻势的专题报道从越南采访回来之后,他已经相信这是一场无用的战争,一改过去坚持的不偏不倚的报道态度,在1小时30分的新闻专题中,向公众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令一直坚信克朗凯特的美国民众,开始质疑华府的越战政策,并掀起民众反战潮。据说,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因此而加快了从越南撤军的决定,并曾向助手说:“若我失去克朗凯特,我就失去美国广泛民众的支持。”

    在2006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克朗凯特说:我认为我对越南春季攻势发表的意见有助于加快那场战争的结束,那是我最引以为荣的事情。

    1981年,克朗凯特退休,由新锐主播丹·拉瑟接替他的位置。当时,美国的《新共和国》杂志一位评论员曾写道,克朗凯特离开美国的电视屏幕,这就“像把乔治·华盛顿的头像从一美元的钞票上撤下来”而不可思议。退休后的克朗凯特仍然停不下新闻的脚步,他不仅给CNN和英国电视等媒体做采访,还参与制作了60部纪录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