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求艺廉月儒
单弦名家廉月儒于2月24日病逝。春节前我到本市河北区少年宫参加曲艺界聚会时,曾与她谈及收徒传艺的事。她感慨于那些传统曲目经典并未完全抢录下来,并从学艺上的“难重易轻”坦述个人的实际感受:“我在台上演唱《白帝城》和大岔曲《太虚幻境》、《探晴雯》、《大观园》等,实在累心,一方面是感染现场的知音;一方面则是借台传道。”由此谈到为弟子群选取不同曲目和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奋进,殷切之情溢于言表,体现了她的敬业精神。
1950年春,我在北马路大观楼观摩曲艺,常见一位面容清秀,衣着朴素的少女在此观看“攒底”荣剑尘先生的单弦说唱。其代表作有一至四本的《细侯》、《瑞云》、《钱秀才》和一至八本的《风波亭》等。这位少女全神贯注于台上的精彩唱做,顾盼于举手投足和一个眼神、手势、台步的使用。
一天,荣氏上演《庄子游春》,大段“南城调”借景传情,细腻生动。当时,单弦名家石慧儒、桂月樵也与这位少女一起凝神聆视。当唱到庄子点化扇坟的寡妇时,由“太平年”转“怯快书”神足气饱,形神毕肖。这三位女士和观众群一起喝彩,充分显示出敬重之情。
后来我得知:自1948年12岁起以单弦牌子曲走红的廉月儒本名陈秀芳,业师华连仲,为她取此艺名寓意自洁和取师姐慧儒、月樵各一字。此后,曾在各集会上见其演唱新段《大小姐翻身》、《新旧婚姻》、《四支枪》和在红桥区主演曲艺剧《未婚夫妻》。至1956年在南市“新声戏院”为京韵名家马书麟担纲“倒二”时,日夜两场演出连本单弦《武十回》、《翠屏山》、《宁武关》、《杜十娘》和《宋江坐楼》、《白帝城》等,受到内外界推崇。近年来她组建民族曲艺团,忙于演出、传艺,在喜收新弟子不久,溘然长逝,知音群深为其人其艺惋惜。
文/笑 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