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包皮过长或包茎导致妻子患上宫颈癌
如今,各种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谈癌色变。据台州市疾控中心资料显示,2015年,台州共报告恶性肿瘤10674例,报告发病率为178.7/10万,死亡报告为10674例。也就是说,2015年平均每天有29个台州人因癌症去世。
各种癌症中,宫颈癌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也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3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呈年轻化趋势。为了让市民对宫颈癌多一些了解,上周六,科普大讲堂邀请了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朱丹阳,为大家详细讲解宫颈癌的方方面面。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更好
宫颈癌发病率
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明星梅艳芳、宋汶霏、李媛媛……这些美丽的生命都因为宫颈癌而香消玉殒。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据估计,每年全球大约有50万左右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台州的宫颈癌发病率,如果与浙江省的进行对比,发病率处于全省中等平均水平。
全球每年有超过20万妇女死于宫颈癌,中国约2至3万,以往研究发现,宫颈癌患病高峰年龄在50至55岁。朱丹阳指出,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且可早防早治的恶性肿瘤,只要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宫颈癌的治愈率可达98%。
两任老婆都患上宫颈癌
原凶竟是丈夫
武汉黄女士,今年39岁,曾离异,前年与现任丈夫——41岁的刘先生结婚。两人再组家庭后一直非常珍惜对方,感情不错,并在去年计划要孩子。然而天公不作美,不但孩子一直没怀上,黄女士到医院体检,竟然查出宫颈癌晚期。
黄女士一直注意个人卫生,生活规律洁身自好,染上宫颈癌令她非常费解。她突然想起丈夫曾经提起过,他的前妻也是由于宫颈癌去世,这让黄女士对丈夫产生深深的怀疑。医生告诉她,刘先生包茎过长,这有可能就是导致她患宫颈癌原因。
患宫颈癌的元凶到底是什么?朱丹阳解释说,宫颈癌的元凶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大量感染导致,目前宫颈癌是唯一有明确病因的一类疾病,已经在99%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找到高危型HPV存在的证据,所以说HPV感染是宫颈癌的确切的一个病因。而男性的包皮垢中大量藏匿了这种病毒,黄女士丈夫的包茎,很可能就是导致两任妻子先后患上宫颈癌的罪魁祸首。
“在台州,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黄女士这类极端的病例,但是正常夫妻,丈夫包皮过长或包茎,不但会使妻子患上宫颈癌的风险提高三倍,也会影响男性阴茎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不孕不育。当发现包皮过长或包茎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性乱性伴侣多,患宫颈癌风险高
朱丹阳介绍,HPV感染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一个女性如果在初次性生活后,她一生中获HPV感染的概率要高达80%。但同时,大部分的HPV感染都是一过性的感染,即在一段时间内会自然清除,无需做任何的处理。一般来说,两年内的清除率可以高达90%以上。
“可以说,没有HPV就没有宫颈癌,而HPV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朱丹阳说,尤其要注意的是,HPV病毒并不是女性专属,男女都可能会感染HPV病毒,75%有性经历的男女都曾感染HPV。“HPV病毒极易感染,即便使用避孕套也不能全面预防,只有一个或固定的性伴侣也有机会感染。”
朱丹阳坦言,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乱性、性伴侣多的女性患宫颈癌概率相对较高。同时,也有研究证实了这个推测:拥有10个性伴侣者比1个性伴侣者,患宫颈癌相对危险性高3倍以上,同样,老公性乱,老婆患宫颈癌的风险也会高4倍。男性的洁身自好,可更好地保护妻子。
医学界普遍认为,还有几种因素也会提高宫颈癌的发生率。比如,初次性交年龄低于15岁,患宫颈癌的概率为正常人的10倍;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也会增加子宫颈癌的发病风险;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等。
打疫苗不等于上保险
现在,全球HPV疫苗上市快十年了,所带来的副作用是很小的,一般打了疫苗的人局部有一些轻微的红肿、疼痛。但是在中国内地还没有上市,有些台州女性想打疫苗,会选择去香港的医院。
世卫组织建议9至13岁女孩接种疫苗。朱丹阳说:“现在打疫苗的年龄段延后了,只不过提倡小年龄段接种,在没有性生活的时候,打疫苗效果是最好的。年龄越大,疫苗的免疫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很多人觉得打了疫苗相当于上了保险,不会再得宫颈癌了,这种认识是错的。打了疫苗的人也要按年龄段进行筛查,接种疫苗后保护范围也不会达到100%。
通过哪些妇科检查项目,能筛查出宫颈疾病呢?朱丹阳建议,每位女性都要定期做白带常规、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最好再加上HPV检测。并且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随访时间,有些4至6月复查,有些可以3年后复查。
TCT是看宫颈细胞有没有癌前病变及癌变,如果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只需要接受一个小手术,就可以治愈,也能避免发生宫颈癌变。
至于HPV检测,它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名称的缩写,主要看你是否携带有高危型HPV病毒,也就是看你是否有患宫颈癌的潜在因素。
烟、酒、毒、熬夜都是高发因素
想要远离宫颈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朱丹阳认为,在饮食方面,首先要注意吃得健康及时,四季食养饮食调理应随着四季气候变化而变。可多吃蔬果类和含微量元素锌、硒多的食物,主要是牡蛎、鱼、瘦肉、食用菌类、花生、坚果类等,有助于预防宫颈癌。
另外,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在体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保护免疫系统免受自由基分子的攻击,并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对预防宫颈癌十分有益。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主要有动物的肝脏和鸡蛋,菠菜、油菜、苋菜、莴苣叶和南瓜等。补充维生素C也可以抑制病毒所造成的伤害,有助预防宫颈癌,如橙子、柠檬等水果。
要做到不抽烟,少喝酒,不接触毒品。朱丹阳说:“因为抽烟、吸毒、喝酒的女性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戒烟应坚决、彻底,且越早越好。同时,饮酒应适度、少量且不要在非餐时饮酒。”
女性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因为长期熬夜是宫颈癌的高发因素之一。女性尽量晚上11点入睡,早睡早起。他还提醒,女性要做好晚婚、晚育、避孕,减少分娩或流产时宫颈损伤的机会,同时积极预防并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等病,分娩时宫颈如有裂伤,应及时治疗,发现炎症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