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评剧结下不解之缘
家里眼瞅着都没米下锅了,一位朋友来劝赵秉忠去沈阳的大观剧场给演
一席话还真是打动了丽蓉爸的心,他决心戒掉赌瘾,然后经人引荐,去了大观剧场,谁知这一步,竟为日后他几个孩子走向舞台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从师契机。
当时唱评戏的,一个艺名“芙蓉花”的女演员很有名气,她对赵秉忠梳的头很满意,就跟剧场经理说,把赵师傅留下来给演员们梳头。
打这以后,丽蓉的爸爸便成了大观剧场的容装师。
赵丽蓉的大姐嫁给了芙蓉花的哥哥王顺堂,丽蓉他们都亲呢地称芙蓉花为“花姐”。
后经花姐引荐,三个姐姐和二哥赵连喜都开始拜师学艺。
等赵丽蓉懂事的时候,哥哥姐姐们都开始唱红了。
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使小丽蓉还在蹒跚走路的时候,便与评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从赵秉忠进入复盛戏社后,母亲孟云德就经常抱着“老爱”到后台玩。
一岁半的“老爱”见人就笑,哪个演员走到她身旁都要逗逗她。
赵秉忠技术好人缘也好。善良的芙蓉花看他家孩子多又困难,遂将他全家接到戏社妥善安置。
有一天,复盛戏社在奉天大观楼戏院上演《桃花庵》,由芙蓉花主演,台下座无虚席,在后台,赵秉忠忙着给芙蓉花包头贴片子,云德抱着“老爱”在一旁看着。
芙蓉花喜欢地用手摸“老爱”的脸蛋儿,“老爱”咯咯地笑出声来。
芙蓉花怜爱地说:“这个小老妹子见人就笑,没见她哭过,真可爱,怎么样,长大学戏吧。”云德笑着说:“谁知道她是不是这块材料。”芙蓉花眼睛看着“老爱”说:“看她挺有灵气,将来准能成大器。”
饰演窦氏的花小仙搭话说:“花妹,你今天演尼姑妙婵别抱彩娃子了,干脆抱小‘老爱’上台,抱真孩子比假孩子更有戏。”
站在旁边的云德忙说:“不行,她上台看见人多害怕,又哭又闹,还不把戏给搅和了!”但最终执拗不过,只好依从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