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捐赠,李小庆的生命得以延续
4月10日晚11点45分,李小庆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微弱。他被再一次推进了黔江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他的心脏一度停止跳动。
“小庆,你要坚强,你要挺住!”她的母亲泣不成声,痛苦的眼泪大滴大滴地滚落到李小庆的脸上。医护人员将她扶起,搀扶着把她带出了重症监护室。随即,医院又对李小庆进行了紧急抢救。几分钟后,他的心脏又再度跳动,平直的心电图又奇迹般地呈现出细微的高低起伏。
黔江中心医院的医生们聚到一起,研讨李小庆的病情和接下来需要紧急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李小庆的病情恶化来得突然,他还能坚持多久无法预知,而器官摘取是一项高难度的手术,就黔江目前的医疗条件无法实现。黔江又距离重庆主城300余公里,市级专家来到黔江至少需要三个小时。而摘取下来的器官要成功遗植到受益人的身上,这期间有一个巧妙的时间差,过早或过晚都将半途而废。
医务人员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在化验血型,再次检查他的血液是否带有不适宜移植的传染病毒,他意愿中想要捐献的器官是否保持完好无损。她的母亲在重症监护室门外彻夜守候着,她在为小庆祈祷。
活过来的李小庆,生命体征只能靠呼吸机维持。与此同时,300公里外的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的专家正在准备器官移植受赠者的手术事宜,一切准备妥当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黔江。他们心中有一个期待,李小庆能够坚持住。
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离那个重要的时刻越来越近,最终锁定在4月11日。
15点15分,黔江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医院与医护人员一起守候李小庆,陪护安慰李小庆的母亲及亲人,她们也同样希望李小庆能够挺住,她们要尽其所能帮助李小庆达成心愿。
18点30分,黔江区卫生局局长冯本学,黔江区区卫生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程举光,以及照顾他的医生护士和一些素不相识的朋友来到医院,看望慰问李小庆一家,温暖在病房中传递。
20点30分,第三军医科大学新桥医院的专家来到黔江中心医院,肾移植中心主任黄赤兵等7名医务人员急速整装,以最快的速度走进了黔江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他们在对李小庆进行器官和遗体捐献预评估。如果可能,他们将尽可能将李小庆带到重庆去等待那一个关键的时间点。然而,评估的结果远不符合这个预期,李小庆快挺不住了。接下来的每一秒钟他都可能随时而去。专家们决定,就在黔江中心医院手术。
20点33分,重庆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工作人员周明英与李小庆的父母沟通交流,办理了器官和遗体捐献手续。李小庆的父母分别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重庆市遗体捐献表》上签字并摁上手印,并从周明英的手中接过了器官和遗体捐献证明卡。
21点41分,李小庆的心脏停止跳动。是否完全放弃治疗?李海和温世菊在纠结,思索让他们瞬间看上去老去了几岁。两分钟后,他们签字同意放弃治疗。李小庆被医务人员从重症监护室推了出来,他要经过长长的走道送进手术室。李小庆的父亲李海、母亲温世菊,他的二伯、三叔三婶、舅舅、堂兄等亲属,高中同学程科、赵干,黔江中心医院医务工作者、黔江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重症监护室出口处列队站立,向他的遗体鞠躬告别。“小庆,一路走好!20年后又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他的父亲深情地呼唤他。刚刚赶来的同学大声地哭泣着,“小庆,对不起,我们来晚了!我们来晚了!”
21点46分,李小庆的遗体被安置在手术台上。第三军医大学的专家、医务工作者和工作人员,向黔江区首例器官遗体捐献者李小庆的遗体,默哀致敬举行告别仪式。
21点48分,器官捐献摘取手术进行。周明英作为重庆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工作人员,为保证捐献工作的合法性,她全程参与器官摘取手术全过程。
22点23分,器官捐献手术结束。李小庆的两个肾脏、一个肝脏、两只眼角膜成功提取,它们将分别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眼库为其他患者带来生命和健康的希望。
23点52分,李小庆的遗体被推出手术室,亲人们围着他看他最后一眼。随即,他的遗体被推入电梯,送到了一楼黔江中心医院的救护车上。他的父亲及亲友在旁边为他焚烧纸钱,红红的火光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2013年4月12日零点3分,随着救护车闪烁的警灯消失于视野,李小庆的遗体踏上了重庆之路。他的遗体将在第三军医大学用于临床医学研究。
12日10点25分,黔江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得息李小庆捐赠的两个肾脏、一个肝脏成功延续了3个人的生命,一对眼角膜将为2-4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12日18点02分,黔江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捐赠的荣誉证书送到李小庆的母亲温世菊的手中。在得知李小庆的生命在5-7个人的身上得以延续,她激动的流下了眼泪,低声地说,“小庆是伟大的!我为他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