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木草堂钻研经国济世之学
了解梁启超的人,应该都会知道万木草堂,因为它被评价为戊戌变法的策源地。1891年在梁启超的建议下,康有为租下广州中山四路长兴里邱氏书屋继续授课,并起名“万木草堂”,暗含树木树人的意思,又有师法前贤忧国忧民、渴望早遇明主、维新图强的意味。直到1893年,学堂规模扩大,才迁至广州府学宫的仰高祠。在这期间,梁启超就在这里钻研经国济世之学。1983年,万木草堂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木草堂就在长兴里入口处,是青砖祠堂式建筑,三间三进,有两天井。始建于1804年的建筑如今看来仿佛新建,但据了解在修缮之前损坏非常严重。戊戌变法失败后草堂遭查封,许多材料和文物被毁,后来一锁厂和十几户居民迁至此处,随意搭建窝棚与厨房,草堂面目全非。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还能依稀看见有墙砖添补的痕迹。
没有得到保护,修缮工作也变得不易。2005年12月,广州市拨款对草堂进行修缮,累计投入超过1300万元,于2008年6月正式开放。工程被要求尽量重现万木草堂原貌,为此,工程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寻找已废弃的晚清时期民房,购置材料。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还根据康有为的自编年谱、梁启超的南海康先生传等众多史料,进行场景还原,讲堂书藏、礼乐器室、康有为休憩室等几个场景就是据史料还原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