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开满天堂---------纪念父亲仙逝一周年(2014.05.01~2015.05.01)
2014年5月1日20:20,敬爱的父亲走完他90年的人生之路,悄然离开了我们。岁月悠悠,哀思绵绵,时间过得飞快,今天是2015年5月1日, 是父亲与世长辞一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鲜花代表着无尽的思念,祝福代表着无限的亲情。365个日日夜夜,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渐行渐远,但思念却与日俱增从未泯灭。五月的鲜花开满天堂,真挚的爱心永不落幕。父母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报答但必将永驻心田终生铭记。
我宁愿相信天堂的存在,宁愿相信阴间跟阳界是没有区别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转换,一种时空的交替,与我们阴阳相隔的亲人,只不过去了远方,去了他身有所安心有所依之地,我们活在世上的亲人们,对故去亲人最好的怀念,就是永远铭记永远祝福,这也是对逝去亲人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从古至今,无论祭奠形式、习俗习惯如何变化,如何繁冗复杂,但感恩敬畏先辈、不忘故去亲人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父母的天堂就在儿女的心中。
父亲离开后,一直想写一篇文章纪念和祭奠父亲平凡伟大的一生,无论是三七、五七、七七,百日祭奠,每每想到父亲、写到父亲,总感到文字显得苍白,情感显得匮乏,无以表达父亲留给我们的那些精神的厚重,每一次只是从某个方面,从晚辈的视角和思想去解读那种沉甸甸的伟大的父爱力量,世间描绘父爱的词汇千千万,送给养育之恩的父亲都不为过,但父亲那种深邃的思想,高尚的德行,坚强的意志,远非几篇祭奠文章所能描绘,父亲留给我们的思考教诲和深刻记忆太多太多。伟大作家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父爱无形,需细细品读,理解了父亲,也就理解了人生。我的父亲就是一部厚厚的大书,年轻时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真正长大之后,才能慢慢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父亲离开后,这部大书就成了我们家族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父亲对自己的子女也从来不发号施令或理所当然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他对子女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和潜移默化的,从不勉强和施加压力,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没暴跳如雷打骂过孩子,即使孩子惹事犯错,父亲也是表现出最大忍耐和宽容。父亲也从不给每个子女增加压力,在八十年代初面对子女接班和考大学这样的大事,父亲也是按儿女意愿顺其自然,从没直接表达过期望和想法。更不会把家长的主观愿望和梦想强加给子女,这其实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的幸福。在父亲的感召下,家庭始终充满着和谐。在我考上大学等录取通知书的一个偶然机会,我知道父亲自己偷偷去学校看录取榜单,那个年代我成为我们这个家族中的第一个大学生,那个年代刚恢复高考不久,考大学要预考,最后加上中专的录取率也不过5%,父亲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是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考上大学。按政策,妹妹也顺利接了父亲班,当上了一名国企工人,这在当时也是很体面的职业。儿女省心这也是对父亲良好家风家教的最好回报。无疑,正是因为有了深明大义父母的呵护培养,我们才有了温馨的童年,有了快乐的成长,有了幸福的回忆。这一切的源泉都来自父母的似海恩情,所以感恩是我们怀念父母的永恒主题。
给我心灵强烈震撼的一件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都是深明大义克己为人。一次不经意间敏锐的父亲觉察子女言谈可能要为祭祀方便为他购买公墓,父亲毅然表明了态度,即使没有条件保留祖坟,就自生自灭,也不能单独为他买公墓。父亲的话掷地有声,父亲的思想和境界远远超过了儿女。父亲对祖上的敬畏感恩是真正落实在骨子里,绝不仅仅是烧烧纸钱求个心理安慰那样简单。我有时在想,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应该有因果关系,好人就应该有好报。父亲从小缺少了很多父爱母爱和人间温情,但他有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有以德报怨的宽广胸怀,有敬畏先辈的感恩情愫,所以那些先辈祖先的在天之灵必然会保佑他补偿他,不能不说正是因为有伟大的父亲,才让我们这个家族及后代因此受益,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家家祥和平静。父亲及祖先隐忍担当的善德基因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血脉的传承,是父亲让我们知晓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懂得了感恩才是立足立世之本。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父亲的身体一直就不是很好,坎坷的人生经历及辛勤劳作导致父亲身体素质的先天不足,但是父亲有科学的养生观和良好的心态,把自己的身体调理的逐渐恢复,一直到九十岁生命的最后时刻,都保持在了比较高的生命质量上,生活自理,大脑敏捷,没有给儿女增加任何额外负担,这不能不说是奇迹。我和父亲交流过,知道父亲有很智慧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都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他还在自己打理那微不足道的银行存款,连银行柜台员工都感到很惊奇,父亲很喜欢看书,对于耄耋老人来说,父亲有超强的记忆力和视力,他可以记住相关的内容在第几页,父亲常说,大脑用不坏,不用就生锈,就健忘,就得病。生命在于运动是父亲的口头禅,,只要能动,他都要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亲没有享清福的习惯,就连儿子陪他上浴池洗澡,他都尽可能自己搓洗,甚至走路搀扶都不愿意,累了就坐小马扎休息一下。
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父亲始终没有给我们那样的机会,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天,他也没让两个在外地的儿女火速请假赶回,我相信,父亲对他的生命尽头是有预知的,他知道,五一节有小长假,四个儿女有两个儿女为他送终,他就知足了,没有遗憾,没有牵挂,悄然的离开了。不给别人舔麻烦,哪怕是自己的子女。 知足、感恩、忍耐、坚强,这就是我父亲一生不变的性格。
父亲一生带给我们的感动太多太多,养育恩情无以报答,儿女能奉献的太少太少,甚至作为儿女人之常情的看望孝敬,父亲都充满了感激和溢于言表,父亲也从来不心安理得的说哪个儿女不孝敬,即使受到了委屈,也不挂在嘴上,相反,儿女为他做一点事情,他就很知足,甚至把儿女理所应当做的事情也毫不吝惜放大为孝敬。现今社会,赡养老人是个重大现实问题,老人与子女,子女与子女之间,斤斤计较、互相猜疑、甚至为钱财为攀比反目为仇也不鲜见,而父亲的宽宏大量和高风亮节始终引领着家庭的和谐主旋律,应该说,儿女中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都离不开父母的付出和功劳,不给儿女添麻烦减轻儿女负担是父亲一生坚守的信条。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而我们一生陪伴父母的时间太短回报太少,所以为他们歌功颂德永远都是儿女发自心底的呼唤。父亲是一座山,给全家以力量;父亲是一盏灯,照亮子孙前行;父亲是一把伞,为儿女遮风挡雨。我们的父亲最好的诠释了父爱,父亲给我们的永远是最深邃最质朴最无私的人间大爱。父亲离开后,这种幸福的回忆也时常涌现滋润我们的心田。
母亲离开那年,父亲已经73岁了,这对父亲无疑是个重大打击,但父亲并没有被击垮,只要自己能动,父亲就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在母亲的最后时光,父亲不惜年岁已高,悉心的照料护理,就连处理善后的丧葬等费用父亲也是坚持自己出,是哥哥姐姐主动承担了一部分,但没有让弟弟妹妹出,这就是在父亲感召下的和谐大家庭。送走了母亲后,父亲谢绝了儿女的赡养,一个人顶房继续坚强的面对生活,柴米油盐烧炉取暖,居家过日子样样事情父亲都亲自去打理,每天忙忙碌碌但又是井井有条,我每次回家看望父亲,都感到一丝酸楚和由衷的敬佩。那十来年,父亲乐观坚强积极向上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给我留下了最深的感动和最难忘的印象,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认识到了,自己拥有一个不平凡的伟大的父亲。
人老先从腿上老,父亲八十多岁了,实在无力再顶房过日子,拗不过哥姐的请求,先后在哥哥姐姐家养老,但父亲是闲不住的人,也是不服老的人,每天都积极的锻炼身体,期望有一天能行走自如或者借助他那辆三轮车继续新的生活,让我感动至深的是,每次搀扶父亲从姐姐家三楼下来时,他都要去侍弄一下他的三轮车,他说总有一天他还会用上的,有车就能走,能走就能过日子,自己过日子是最舒心的。房子卖了,那三轮车承载的就是他的希望和念想,我知道,父亲的想法是天真的,但我实在不忍心去劝他什么,只能说只要他身体好了,他自己喜欢的方式我们都接受,父亲是独立生活能力很强的人,如果不是腿脚不便了,他还是会选择自己生活的,父亲和我说过,就怪腿不争气,也不是怕子女不孝,他是不喜欢无所事事被别人侍候,那样的日子不会长久。那个时期开始,我才基本读懂了父亲的思想,但是工作生活在外地,能够为父亲所做的实在太少太少,父亲能够颐养天年,得益于哥姐的悉心照料,尤其在姐姐家的最后几年里,父亲享受了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在姐姐的悉心照料和调理下,父亲的身体逐渐好转,保持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好人有好报,一生勤劳善良坚韧的父亲得到了上天和先辈的护佑,以较高的生命质量走完了90年人生历程,并得到了很多人的敬重和爱戴,无论是生前还是离开后。就在写这篇周年祭文的时候,父母纪念馆人气指数上升到了五级,点击量达到了40万,祈福量达到了3.5万,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反映的是真情是敬仰,是父母精神的永恒,父亲生前用自生自灭坦然面对身后事,天助好人,纪念馆每日亲人朋友绵绵不断的祈福看望一定会让父母在天之灵感到欣慰,父母在天堂从未感到孤独寂寞,父母活在了无数人的心中,我们为父母感到骄傲。在父亲辞世一周年纪念日,在五一劳动节,鲜花开满天堂,鲜花祭奠父亲,五一节是父亲人生历程的终点,也是通向美丽天国阶梯的起点。物质生命终结了,凤凰涅槃,父亲精神和灵魂获得了永生,人间的五一节也是父亲的复活节。在父亲的忌日,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父亲,用最真挚的情感为父亲歌功颂德,让最灿烂的鲜花铺满父亲的天堂。愿一生勤劳的父亲千古安息、永垂不朽!父爱是伟大的,亲情是永恒的,父亲的恩德,我们必将终生铭记在心。
父亲一生没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的善良、朴素、坚韧、乐观、勤劳、执着的人生理念和生活态度,给我们留下了终生受用的丰厚的精神财富。我们为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儿女的心目中,父亲就是做人的楷模,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父亲是一座永远不朽的丰碑!
安息吧,爸爸!日月经天,纪念馆短暂的告别必将化作永恒!
安息吧,爸爸!天上人间,我们永远遥相守望!
爸爸!您永远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三儿敬上
201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