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战役中的曹里怀
天津战役中的曹里怀
曹健雄 曹又丹
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挥师入关与华北军区一起发起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中规模最大,敌城防工事最坚固,起关键性作用的一战是天津战役。在天津战役中,所向披靡的骁勇健儿——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在29小时内就拿下了工事坚固、防守严密的天津城。天津战役被世人称为我国解放战争中最漂亮的城市攻坚战。湖南省郴州市资兴七里镇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被誉为“功勋将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空军副司令曹里怀就是在这次战役中我军英勇善战的指挥员之一。
1948年秋末冬初,曹里怀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急行南下,向平、津前进。其时,曹里怀所在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他也由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改为38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中央军委集思广益,经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在平津战役中先攻下天津。
天津周围是广阔的沿海洼地,为易守难攻的水网地带,对大兵团多兵种攻城作战十分不利。围绕天津全城, 敌军挖掘了水深
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央军委决定由38军攻担负攻打天津的主攻任务,和其他五个兄弟军联合作战。被誉为“铁军”的38军军长是李天佑同志,政委是梁必业同志。作为副军长兼参谋长的曹里怀,三十几岁正当年华,精力充沛,白天黑夜到前沿侦察地形,了解敌情,进行战斗部署,检查工事的构筑和攻坚准备,组织扫清外围的战斗。他一门心思想着:打好入关第一仗,来个1949年开门红,解放天津市,向华北人民献厚礼。
天津东西窄,南北长。经缜密侦察发现守军兵力部署,北部防守兵力强,南部防御工事强,中部兵力和工事都较弱。据此我天津前线总指挥刘亚楼司令员和各军干部研究制定的作战方针是“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包围,先吃肉后吃骨头”。
1949年1月13日的夜晚,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天津周围显得格外宁静。我人民解放军38、39军并肩进入了天津城西主攻阵地,枪炮对准和平门,单等总攻令下,弩张箭发。邓华和吴富善同志的部队从东面打。
天津街道横竖不整,错综复杂,不便机动。曹里怀担心部队拥挤,插乱建制,电话不离手地询问前边的情况。这时电话时断时续。曹里怀和军长、政委在军部指挥所里都很着急,曹里怀心想:应当到前面去,掌握一线真实情况,应急处置,以便组织部队,使战斗更顺利地发展。于是他急忙向军长、政委提出自己的想法,要求亲自去一线查看、指挥。李天佑军长报告总指挥刘亚楼,刘总当即回复:“我正好也有这样的考虑。要派指挥员到第一线去。”
得到批准后,曹里怀立即带上两个警卫员、一个参谋,沿着突击路线,向城里奔去。敌人稀疏的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过护城河时,他一脚没踩稳,左脚陷入冰冷的河水,好在警卫员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但棉裤还是湿了一大截,他全然不顾继续往前冲。进城不远,他们在花园大街找到了113师指挥所。得到的报告是:发展很快,情况报不上来。曹里怀立刻对贺师长说“我们必须到火线上去”。贺师长爽快地说:“好!怎么走法?”曹里怀来到师指挥所时,见到门口有两辆缴获敌人的装甲车,于是他指着门外的装甲车说:“坐那家伙去。”他们坐上装甲车奔向市区。周围枪声不断,子弹横飞,打在车上当当作响。他们进入永明街一带,见到大街小巷都是我们的部队,前边是敌人在老城西门一带的防线,敌人凭借坚固的工事进行顽抗。攻击部队正组织连续突破,但由于街道狭窄、复杂,有的部队走错了路线,插乱了建制,后面部队展不开,上不去,这样相持下去要增加伤亡,必须调整一下部署。曹里怀命令参谋找来几个团的干部,及时下达命令,理建制,调部署,分路展开,或迂回进攻。这样,有效地理清了部队建制,缓解部队拥挤。
紧接着他们继续坐上装甲车沿正面主攻方向冲向老城,装甲车走到一个胡同里。前面是一个丁字形街道,街上光秃秃的,敌人的一个很大的地堡封锁了街道,战士们被堵在胡同里无法出去。曹里怀看看地形,恰好可以利用装甲车打一下冲锋。便向战士们喊:“我来给你们开路!给敌人一点利害!”装甲车顿时拐出胡同,由于胡同口太窄,拐弯时,装甲车撞坏了一栋楼房的墙角(此事传来传去,后来说成了曹里怀开坦克撞大楼)。装甲车沿着空荡荡的街道直冲了上去,几挺机枪猛烈射击,战士们一拥而上,杀声震天,很快解决了当面之敌。走在后面的几个战士调皮地用枪托敲敲装甲车,“同志,你们是哪个连的?该请求你们指导员给你记一功!”车里的参谋、警卫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贺师长的警卫员小张下车冲他们喊道:“什么指导员!车里坐的军、师首长。”战士们愣了一下,立即高兴地叫起来:“同志们,车里坐的是军、师首长,快冲呀!”指战员们精神大振,情绪更高了。
由于曹里怀副军长在前线掌握情况,机智果敢,应急处置,战斗进行得激烈有序。后续部队也进入作战核心区,到了午夜部队完全展开了,部队进展胜利,一个个据点被攻下,仅339团就占领了几个仓库,捉到的俘虏数以千计。并且他们很捣毁了敌军司令部,活捉了守城总指挥陈长捷。
15日凌晨,38军同友军在金汤桥胜利会师。天津守敌被“拦腰崭断”陷于极度混乱之中,这一关键性的突破,使我军胜利在握。经过29个小时的浴血奋战,我人民解放军大获全胜,解放了天津市。
几十年后,曹里怀将军在回忆录《难忘的回忆》(蓝天出版社 1993年12月)中特别提到了天津战役,他说:“在我的戎马一生中,参加了无数次战斗,然而,天津之战,是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
是啊,天津战役的全面胜利太有意义了,它给据守北平的20余万国民党军队在精神上带来巨大震慑、给傅作义以沉重打击,促成了北平(北京)和平解放,确保了北平古城免遭战火破坏,保护了古都文化遗存,保护了北平200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曹里怀将军于1998年5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他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的丰功伟绩彪炳千秋,人民永远怀念他!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难忘的回忆》曹里怀 著 蓝天出版社 1993年12月
《我在战争年代》曹里怀(资兴党史第一集P158~171)
《红旗飘飘》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
天津《老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