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代钧——往事略集三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在陈立三、汪康年、吴德潇等维新派人士的赞助下, 独资在武昌巡道岭创办中国第一个地理学会一-舆地学会。 后张之洞开译书局, 仍留代钧负责海国地图的编辑, 1898年1月,湖南维新派人士熊希 龄、谭嗣同、唐才常等在六堆子教廉堂聚会,成立政治学术团体南学会。学会推皮锡瑞、黄 遵宪、谭嗣同、邹代钧等主讲,并创办《湘报》。清末著名思想家郭嵩焘的公馆养知书屋也在六堆子,其房屋现均不存。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管学大臣张百熙奏以代钧任编书局总纂兼学务处提调官。次年任《钦定书经图说》纂修兼校对官, 书成, 开任分省补用直隶州知州。张之洞办两湖书院, 聘代钧为地理教席。后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 兼管学部, 代钧补员外郎, 迁参事厅行走, 均以病辞。后又被荐为京师大学堂地理总教习。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编绘《江苏全省舆图》, 甫脱稿, 即病逝于武昌。
代钧创办舆地学会,克尽筚路蓝缕之功。后虽往来京沪湘汉,服官四方,仍以图局自随,编绘中外总图分图千余幅。所绘地图, 由于取材于中外名图或实测地图,又采用新法编绘。同时,对于制图所依据的资料,包括中外名图,均进行了审核、修订、选译。印刷则用新式的烂铜版法,此法据说是代钧派其族弟邹继笃假装哑巴, 在日本印刷所秘密学来的。因而,邹氏地图精审、清晰、美观,享誉于一时,为中外各方所重视。当时参加舆地学会工作的有邹世可〈伯宗〉、永良〈易卿〉、永眩〈焕庭〉等人。
邹代钧死后,其学生周震鳞(字道腴)以老师身后萧条,遂出面与清政府交涉,由学部价购舆地学会地图图片和测绘仪器。舆地学会亦改为陆军舆地学会,即湖北军事测量局之前身。所得价款作回乡安葬代钧和遗属赡养的费用。代钧族侄邹永暄慨邹氏地学顿衰,邹氏地图不复见于世,乃愤而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