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羽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6343495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8月21日

青少年时代

发布时间:2010-08-21 17:23:4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谷羽,原名李桂英,曾用名周淑贞、黎明、王志远。1918年12月生于安徽省天长县(现改为天长市)城内。父亲李兴泰是个小商人,经营香烛和杂货。母亲周氏,希望把李桂英培养成有出息的人,教育她要自强自立,要有文化,不要像自己只能带孩子做饭,因此对她特别严格。李桂英在天长读完小学后,进入天长中学读初中,后又到当时的省会安庆,进省立第一女子中学读高中。把一个女孩送出去读书,这在当时她的家乡是不多见的。

   天长中学教学质量较高。因为校长宣啸秋是安徽省教育厅的科长,所以天长中学在安徽省的地位也较高。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天长中学就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而宣啸秋也同情革命,对各种思想都能包容。如学校的图书馆里有不少进步书籍,督学来检查图书馆时,宣啸秋就设法掩盖过去。学校有些进步教员和学生。李桂英当时受他们的思想影响,也看进步书籍,是学校三个进步女生之一。

   1933年夏,李桂英进入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读高中。时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热河省。1934年6月,天长县共青团组织被国民党特务机构破坏,李桂英的同学好友也被捕了,消息传到安庆,她思潮澎湃。1934年暑假,未经家里同意,李桂英即从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转入北平安徽中学高二学习。半年后,安徽中学因经费困难停办。据国文老师说:北平女一中有位孙荪荃老师思想进步,于是1935年初她转入北平女一中高二(第二学期)学习。

   孙荪荃,安徽桐城人。原是女一中校长,因在“九一八”事变中领导女一中学生抗日运动被捕,营救出来回校后,被撤掉校长职务,仍留校任语文教员。上课时孙常向学生宣传进步思想,并经常讲时事。李桂英因而主动与她接近,常得到孙的思想影响,偶尔也得到孙的经济帮助。从孙老师处所受的思想影响主要是:“妇女要解放,民族要解放。”

   高一学生郭桂英(现名郭明秋)是共青团员。李桂英与她同住一屋,接触密切,1935年10月经郭介绍,李桂英加入共青团。此后,李桂英曾帮助郭编印《时代妇女》。郭写稿,李校对。只出了几期,后被认为该刊有“色彩”而停刊。郭桂英又介绍李桂英认识了师范大学的周怀球(后改名周小舟)。李桂英曾参加周负责的抗日武装自卫会西城区工作,在女一中秘密宣传抗日救国。“一二九”运动中,李桂英主要在校内活动,后也替郭做过学联工作。   1936年1月,郭桂英去天津,到省委工作,将李的关系介绍给老夏(后改名王国华)。是年秋,通知取消共青团,团员均转为党员,党龄从入团时计算。此时,由老夏将李的关系转到“铁委”的老孔(即吴德)处担任联络。从此,她离开了学运工作。年底,因中共北方局要建北平分局,根据吴德指示,要李桂英与黄爱民假扮夫妻住机关,在北平分局担任刻印蜡版和送文件工作。后来,这对假夫妻宣布结婚,成了真夫妻。

   芦沟桥事变后,因形势紧张,机关停止工作。李桂英和黄爱民搬进陕西会馆,清理和变卖东西,焚烧和埋藏书籍,并等待组织决定他们的去向。7月底,吴德到陕西会馆,通知黄爱民和李桂英去延安,并要他们先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找杨尚昆接关系。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