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人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594
本馆由[ 天堂墓匠 ]创建于2009年12月31日

李嘉人-岁月磋砣,历尽险阻

发布时间:2010-12-20 16:32:35      发布人: 天堂墓匠
       在以后的工作中,李嘉人通过“台山青年抗敌同志会”( 青抗会)和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台山县队部(抗先队),把台山广大青年组织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去,并通过各种形式对他们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提高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基础上,把其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入中国共产党。李嘉人遵循党的有关指示,把抗日救亡运动与党的建设联系起来,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那里,党的组织就发展到那里。他还注意把党的组织建设向农村发展,在“抗先队”向农村发展的同时,他就下到农村指导建党工作,抓紧发展农民党员。他又通过发动来自农村的在台城读书的学生党员,回到农村建立抗日救亡团体,从中培养发展农民党员,建立农村党组织。
  1939年9月,中共台山县中心支部成立,李嘉人任支部书记,下辖学生、青抗会、密冲等4个党小组。同年11月初,中共台山县区工委会成立后,李嘉人任宣传委员,并被派往都斛南村“台山县第十二短期小学”,对第三区10多位入党对象进行审批,做他们的入党监誓人,不久,经上级批准成立了东南区支部。这时,中共台山县工委会下辖5个区委会、24个党支部和15个党小组,党员179人,上级党组织高度称赞台山党组织是一个富有朝气和战斗力的、在农村扎下根因而有深厚群众众基础的党组织。那个时候,“抗先队”是党的外围青年群众组织,也就是党在青年中的工作阵地,更是党联系青年、教育青年的学校,李嘉人由于能够以适合青年人的兴趣,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开展活动,而学习的内容又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既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工作愉快,又有东西可学,这么一来,就非常吸引青年人。因此,“抗先队”发展到3080人,成为抗日救亡运动中一支重要力量。“抗先队”是抗日救亡的中流砥柱,又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矗立的革命熔炉,很多革命青年、共产党员都是从这个熔炉里锻炼出来的。此外,李嘉人还兼任中共四邑(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四县)工委宣传部长,他坚持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中国国民党台山县党部及台山革命团体,团结群众抗日。日军侵占广州、江门等地后,他与谢创、中共四邑工委组织部长陈翔南,发动四邑人民反抗日军侵占珠江三角洲。又与广东中共中区特委书记罗范群,在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高明、阳江、阳春等地,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1940年,他积极援助中共中区特委书记刘田夫在广东中部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打击日伪军,保卫群众。?
  1940年5月,李嘉人因领导开展一系列活动引起了国民民党注意,进而遭到国民党台山当局的通缉,为此,中共台山县区工委会及时免去其县委委员职务,并布置他先行秘密撤退。当年6、7月间,他调往广西桂林,先后任教于逸仙中学、德智中学,继续从事教学和抗日救亡活动。期间,他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他带领德智中学的一班同学美化校园,并名为“德园”,以通过美化校园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校园,热爱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曾带学生参观广西大学和大公报社,介绍阅读千家驹教授的文章,鼓励大家去听李四光的讲演,组织开展课外理论学习活动。尤其在开展课外活动中,他除了讲授延安整风问题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外,还邀请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教师讲述运动的经过和感受。通过这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使一些青年学生经常聚在一起,推心置腹地谈人生,讲抱负,激发革命热情。
  1944年秋冬之间,党组织还曾派遣李嘉人到广西贺县临江中学,该校是一所由当地矿商和开明士绅集资开办的私立学校,校长等人是进步人士,他们从外地聘请了一批进步教师。李嘉人到该校后,通过训导主任何励锋找到梁漱溟、陈此生、千家驹等著名民主人士商讨联合抗日问题,并共同草拟了《临江中学战时教育方案》。在与民主人士组建抗日统一战线的同时,李嘉人和该校的地下党员取得联系,决定由他和李梓高负责组织武装斗争,计划成立西江纵队。在他的宣传发动下,该校大批革命师生成为解放战争武装斗争的骨干力量。
  1944年6月,日本侵略者向广西桂林进攻。白崇禧、张发奎在桂林召开第四战区高级将领会议,制定部署对日作战计划,决定成立桂林市城防司令部,任命韦云淞中将为司令。随即,市政当局下达了强迫疏散令,命令全体市民尽早疏散。德智中学接到疏散令,随即组织师生向山区疏散,不少同学因此而徬徨苦恼。这时李嘉人召集全班同学开话别会。他在会上慷慨陈词,勉励大家:“当前民族存亡时期,我们的心应和中华民族连在一起,生死与共……”讲话完后又即席激昂地唱起冼星海的《黄河怨》,“朋友!我们要打回老家去,老家已经太不成话了,谁没有妻子儿女,谁能忍受敌人的欺凌?亲爱的同胞们!……你要想想妻子儿女死得这样惨!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算!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 浑厚、激昂的歌声在课室里回旋,听者动容,无不留下了热泪,随之群情激愤吼声如雷,与会同学在他爱国热情的感召下,精神振作起来。不久,一批批热血青年学生纷纷离开了课堂,投笔从戎,奔赴敌后游击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就在这个时候,全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济琛将军因不满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准备发动西南独立运动,并成立华南民主联军,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电示中共广东省临委,由东江纵队出面联系加以支持。1945年3月,李济深从他的家乡广西苍梧到达广东高州后,四处与张炎将军联络不上。而张炎在桂柳会战后,于1945年1月14日,在广东省吴川率部起义,与我党游击队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解放吴川全境,成立高雷人民抗日军,并任军长。后来,起义受挫,在广西博白被捕, 3月22日,在玉林慷慨就义。国民党当局怕李济琛与共产党取得联系,便封锁一切消息。李济琛便转到广东省罗定与蔡廷锴商谈,住在罗定城19路军旧部谭启秀家里。
  此时,广东省临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派出李嘉人作为东江纵队的代表前往罗定会见李济琛。他从桂林取道平乐前往苍梧,但船到平乐就只有国民党的兵船尚可通行,为此,他便身穿唐装,背一把布伞,与3位逸仙中学的学生一起上了兵船,途中,李嘉人谈笑风生,表现出机智、英勇的革命精神。辗转到达了国民党统治区郁南县都城,找到了地下党员刘俊英领导的秘密交通站——德兴昌车衣店,与三罗党负责人唐章取得了联系,唐章随即组织郁南和罗定党的力量负责李嘉人的安全保卫工作。
  李嘉人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了谭启秀家中,同李济琛、蔡廷锴进行了会谈,表达了共产党对李济琛发动西南独立运动和组织华南民主联军的支持,并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磋商。会谈结束后,李嘉人告辞外出,突然从谭启秀家中有一些人走出来,立在马路上,把手一招,沿街装扮摆摊的人随即拥过来,前后左右把李嘉人包围住,罗定党组织派出的保卫人员见状,非常着急,因为已向上级立下了军令状,要保证李嘉人的安全,便急中生智,迅速护着李嘉人走入路边一间厕所里,接着又折回谭启秀家里,向李济琛、蔡廷锴报告刚才发生的情况,他俩大为生气,责问谭启秀是什么原因。其实,这时候为大家所不知的是,谭启秀已经变质了。谭启秀假装道歉说:“我看见这位先生同你们谈得这样密、投机,便认定他是共产党的重要人物,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他罢了。”他答应保证第二天派人护送李嘉人安全离开,但他要求李嘉人介绍三罗和罗定共产党负责人给他认识,以便日后更好地“合作”。此时,李嘉人已识破了谭启秀的反动面目,就劝导他要积极抗日,并爱护青年。第二天,谭启秀不得不派轿子为李嘉人送行。李嘉人风趣地说:“我今年31岁了,也不是大少爷,从未坐过轿子,这回被谭先生‘请’上轿了。”罗定党组织为了李嘉人的安全,派人随行保护,郁南党组织方面又派出人员在途职相接,李嘉人安全脱险。李嘉人临危不惧,显示出他乐观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一时被传为佳话。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争夺远东殖民地,独霸亚洲,于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驻守在这里的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随即对日寇宣战,11日,德、意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不在不到半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直到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开始局部反攻,而与我国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美军,也准备在我省沿海登陆打击日军。8月,美军第14航空队(即陈纳德飞虎队,在广东省台山市石花山旅游区立有飞虎队纪念亭)派出一个情报组到东江纵队,与东江纵队合作搜集敌占区情报。为此,东江纵队成立了联络处,专门与之配合,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李嘉人接受党组织安排参与了这项工作。他与东江游击队一道,搜集到日军在广州市的飞机场地图、广州郊区日伪军分布情况以及日伪军机关所在地和发电厂的位置等情报,带回梧州交给组织转送美军。美航空队得到这些情报后,即派飞机炸毁日军飞机库及其它设施,取得预期战果。由于情报工作做得非常好,日军受到严重打击,因而东江纵队获得陈纳德将军、在华美军司令部、甚至华盛顿当局的赞誉。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1945年8月,中国取得了对日抗战的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八年的战事,生灵涂炭,苦难不堪,中国大地满目疮痍,抗战胜利,举国欢腾,百废待兴,人民亟待休养生息。然而,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抗战胜利后全国欢欣鼓舞的大好形势荡然无存,刚刚从日本侵略的苦难中解脱的人民又重新卷入长达三年的兄弟相残的漩涡之中。为了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斗争,李嘉人根据中共党组织的指示,在广州开设“广州书报杂志供应社”作为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并利用公开合法的商业地位,掩护革命同志的秘密活动。他选择了西湖路100号和102号为社址,100号2楼是他会客和工作的地方,102号3楼是他的秘密工作室(包括秘密电台)。该站是1945年10筹建, 1946年元旦正式开张的。他精心安排了一批地下党员在供应社当经理、副经理、业务员、会计员、炊事员、勤杂员等。
  李嘉人为了便于在广东坚持斗争,他服从组织安排,让自己两个不足12岁的孩子(李嘉人有四个儿女,李洁珠、李征、李小颖、李文岳)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临行前,他只给姐姐李洁珠(现居住在北京)做了套衣服,这位坚强的汉子忍着眼泪说:“现在组织上有困难,只能给你作这点准备。你要照顾好弟弟(李征,现居住在广州)。到了解放区,要好好学文化,学政治,向叔叔阿姨学习。革命虽很艰苦,但一定会胜利,我们会很快见面的。”负责护送的同志见状,无不流下热泪。
  每天下午6时,李嘉人在他的秘密工作室通过秘密电台收发电报。为掩人耳目,半个月后,他安排李梓高用人力三轮车将电台转移设置在国民党公安局附近。有句话说得好: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因为附近电台林立,国民党公安局不易发现。李嘉人在书店内还销售一些国民党的书刊,在门市部的橱窗内,还展出美国新闻处发行的图片新闻,这完全是为了麻痹反动派。敌人丝毫没有觉察到这些图片后面,就有共产党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商报》的地下阅报室。为了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他和该社同志定期秘密出售《新华日报》,让群众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稍后,他和苏健等开了间阅报室,免费提供给群众阅《新华日报》、《华商报》、《大公报》、《文汇报》等革命报纸,吸引了不少中山大学学生和群众来看报。这时,该社发行业务扩大,读者剧增,国民党当局十分仇视。1946年5月4日,有关当局指使打手,砸了该社。李嘉人早有警惕,迅速与同志们转移。6月30日,国民党当局由于什么证据都找不到,便以怀疑该供应社为“民盟”机构为由,下令查封该供应社不得再开业。
  1947年7月,李嘉人根据中共党组织的指示,到香港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政治秘书,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秘书长,协助香港分局书记方方工作,并曾执教于香港中国新闻学院。解放战争后期,他担任中共粤港工委群众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在香港时,他对各群众团体宣传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罪恶,发动香港各社会团体输送人员到广东各个游击区,推动了广东游击战争的胜利发展。1948年秋,李嘉人受党组织委派,同香港分局领导人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向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汇报华南工作情况。回香港后,于1949年春夏,组织干部、知识分子、工人、进步人士到广州和华南各地工作,准备迎接华南的解放。根据香港分局的部署,李嘉人还帮助著名民主人士李济琛开展工作,参与护送李济琛、何香凝等离香港北上,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