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鹤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579
本馆由[ 天堂墓匠 ]创建于2009年12月31日

魏鹤龄驰骋于抗日文化战场上

发布时间:2010-09-28 15:51:36      发布人: 天堂墓匠
        左翼文化运动是中国抗日战线上的一支教育民众、团结抗日的有生力量。由于魏鹤龄在表演艺术上的出色,和当时已经有名望的编导袁牧之、演员赵丹结下了深厚的创作友谊。1937年,明星影业公司出品的《马路天使》,是我国电影史上的优秀影片。魏鹤龄饰演的报贩老王,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善良、淳朴的性格,表演得朴实、含蓄,把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形象展现在银幕上。
  为了宣传抗日救国,魏鹤龄不仅拍摄电影,而且积极参加左翼剧联组织的上海剧人协会的演出活动,先后参演了宣传抗日的《乱钟》、《SOS》、《月亮上升》等剧目。经过多年的舞台和银幕艺术实践,无论主角、配角,还是正剧、喜剧或悲剧,魏鹤龄都表现出较高的爱国热忱和对艺术的负责精神。
  1937年,发生了“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展开,魏鹤龄参加了救亡演出队第四队,从上海奔赴重庆。1938年,史东山编导了我国第一部抗战题材的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魏鹤龄饰演了为抗日而大义灭亲的刘山这一角色。人物以爱国为大义和痛舍亲情相交织,思想感情错综复杂,最终成为抗日民众的榜样。由于魏鹤龄对人物的深层次的理解,表演得十分成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抗日为题材的影片,如《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人》、《火的洗礼》等,魏鹤龄都有参加了演出。
  国民党不仅破坏抗日统一战线,而且对左翼文化运动了进行了“围剿”,造成了胶片无源的困难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大批电影工作者转向舞台,出现了抗日话剧的再次繁荣。当时,魏鹤龄参加了《放下你的鞭子》、《塞上风云》、《民族万岁》、《日出》、《上海屋檐下》、《雾重庆》、《群魔乱舞》等剧目的演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