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嘉庚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5720860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9月28日

傅嘉庚——投笔从戎的革命老干部

发布时间:2011-01-24 10:54:0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傅嘉庚(1913—1984),原名傅嘉槐,化名傅云齐、李烈,吉林省榆树县大坡镇南房村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在北平参加东北抗日救亡联合会,“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日斗争前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六十四军参谋长,北京军事科学院战术部研究员,兰洲军分区副参谋长,甘肃军区顾问,1984年1月26日在西安病逝。

傅嘉庚,祖籍山东莱阳,清乾隆年间,全家闯关东来到榆树县定居。他早年在大坡读私塾,后到榆树县城初级小学读书,后又考入吉林五中。读书期间,接触社会进步人士和进步书籍,产生了爱国思想。1928年,他同进步教师、学生一起集会到街头讲演、撒传单,揭露日本侵略者修建“满蒙五路”的罪恶行径。反动当局出动大批军警镇压,许多学生被捕,傅嘉庚被开除。

九一八事变后,傅嘉庚参加了冯占海部李杜旅东北抗日义勇军,1933年该部被日军和伪军击溃。1934年,他又回到吉林五中读书,在学校秘密组织学生运动,积极宣传反满抗日真理,被特务机关侦破要逮捕他。他连夜逃回大坡。日寇派特务两次到他家搜捕,由于乡亲们的掩护,均扑空。后来他只身前往北平,经人介绍,于1936年入北平东北大学补习班学习。在这里,他加入了进步学生组织“民先队”,东北抗日救亡联合会和东北青年救国会,以后在北平凡属学生抗日活动他都带头参加,并且是北平“东北青年救国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七七”事变后,抗日运动在全国展开,傅嘉庚感到读书与抗日不能兼得,决然投笔从戎,参加抗日义勇军,走上了抗日战场。为了建立广泛统一战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党派傅嘉庚到石友三部搞统战工作。由于他抗日爱国,作战勇往直前,被暂编一师抗战工委会选为主席,并任暂编一师副师长。1939年,由于形势恶化,暂编一师奉上级党组织命令,调出石友三部,驻冀南枣强县大营镇,洽逢日军春季大扫荡,部队被日军偷袭击散,傅嘉庚转移到冀南军区宋任穷部,任政委陈再道秘书。抗战胜利后,傅嘉庚随部队到东北齐齐哈尔和哈尔滨一带扩充兵源,任西满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辽沈战役时任肥城战役指挥,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抗美援朝开始,他担任六十四军参谋长要职,驻军战略要塞旅顺口。1959年后,傅嘉庚开始从事军事科研,他勤奋好学,努力钻研军事技术,攻下了一个个科技难关,见解独道,写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军事论文,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傅嘉庚一生光明磊落,正义直言,1962年庐山会议上,替彭德怀“万言书”申辩,招来了灾祸。文革期间,受“四人帮”迫害,身处逆境,不改其节。

傅嘉庚对家乡榆树感情特别深,经常给家乡写信,询问家乡变化情况和有什么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听说家乡变化很大,特别高兴,几欲回乡,终因病重,夙愿未偿。病危之际,嘱女儿傅肇霓替他回乡,看望家乡父老。

傅嘉庚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对党,对无产阶级事业无限忠诚,对榆树人民一片深情,家乡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