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鼎学术成就
王文鼎对《千金方》、《外台》、《串雅外编》、《景岳全书》、《衷中参西录》等书所载有效方剂常应用裕如,常谓用药如用兵,医家当谙熟药性,切合病机,照顾全面。他对生药和炮制亦很熟悉,如谓制黄连,上焦火用酒炒,中焦火用姜汁炒,下焦火用盐炒,肝胆郁火吴茱萸炒,脾虚生大黄炒,足见其炮制药物之精细。
王文鼎临床选方注意法度准绳,加减化裁活泼圆通。一般处方药味不多,少则二三味,多则十来味,绝不随意开大方贵药。用药剂量,取决于阴阳盛衰程度和邪正力量的对比,佐使药轻投,如橘红用量不到1g,对主要药物常重用,如石膏清热,桑枝通络,黄芪固表,防己利水等,每剂常用30g左右。善于辨证,精于选方,巧于化裁,常可于平淡无奇的普通方剂中见大功。曾治疗一例重症神经性厌食的青年女患者,投以归脾汤加鸡内金、香附加减,健脾胃疏肝,调理半年而愈。
王文鼎诊断疾病主张人、病、证三结合,以人为主,整体观念,全面分析,辨证诊治。诊病强调必须四诊合参,对脉诊的应用尤有独特的见解,指出诊脉必须“静以观其象,动以察其体”。在明确六部脉和脏腑相应、各有所属的基础上,要以医生的三指动静结合来观察病人的脉象和脉体的变化。以医生的“静”来候病人的脉象,以医生的“动”来候病人的脉体。这种动静结合、体象并察的切脉法具有实际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