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保证安全才可能有和谐的旅游
“雷击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有时几年都不会发生一次,但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严重。”安徽省防雷中心副主任王业斌说,“景区管理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在避雷设施建设、科普等方面采取措施。”
“应结合地形等自然条件,研究评估景区雷击的规律,在游客相对密集的地方进行重点防范。”王业斌认为,游客也应具备基本的野外防雷知识,比如雷雨天气时不能呆在制高点,不能打手机,在山洞避雷时不要站在洞口或有石缝的地方,因为可能会有雨水顺着石缝流下。“如果游客在山顶游玩时突然遭遇雷电天气,且周边比较空旷时,应原地屈身蹲下并双手抱膝,并将手表、项链、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
黄山是我国最早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山地景区之一。黄山风景区宣传文化中心主任程亚星介绍,黄山风景区在上世纪90年代成立了防雷监测站,并陆续对重点地区进行了防雷设施建设和改造。“我们会提前一周发布雷击的概率。在景区雷击高发地点,除了避雷设施,还会有安全警示和游客引导。”
“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不能仅仅依靠专业队伍。除了导游,还对景区环卫工人、防火队员、综治人员等进行了防雷知识普训,一旦遭遇雷雨天气,他们会在景区各个路段执勤,对游客进行安全疏导。”程亚星说,“游客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保证安全才可能有和谐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