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侃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503
本馆由[ cyw ]创建于2009年12月30日

陆侃如-背景资料

发布时间:2010-11-30 10:22:58      发布人: cyw
      1903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初八)出生于江苏海门三阳镇普兴村的一个爱国乡绅家庭。父亲陆措宜,读过师范,精通中医,创办恒基小学,推行新学,办社仓,开诊所,对贫病者施义诊。曾任海门县教育局视学、第二区行政局长,因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托病辞职。措宜先生在群众中威望极高,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成立,被选为海启两县首届国民参政会第一任议长。昔日同窗好友季方常到陆家,名为作客实为联系抗日工作。措宜先生于抗战胜利后不久病逝。新四军为先生主办追悼会,陈毅题写墓碑。
  陆侃如在恒基小学度过童年,措宜先生的爱国思想和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对陆侃如产生极大影响,为他的学术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陆侃如在二十岁出版《屈原》一书,二十四岁《宋玉》问世,同时发表有关屈宋论文十多篇,才华横溢,超凡人圣,建立了《楚辞》研究的权威地位。他和冯沅君结为伉俪后,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论坛一道瑰丽的风景线。《中国诗史》和《中国文学史简编》的出版,使而立之年的陆侃如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60年代初,陆侃如爆发出令人惊奇的著作高潮。十年动乱使他的研究工作划上句号。晚年正当奇峰迭起时,病魔夺去他宝贵的生命。这半个多世纪中,陆侃如共计出版研究古典文学专著十九部,发表论文更是不知其数,从教五十年桃李满天下。
  陆侃如临终前,以其全部存款四万多元的三分之二捐献给国家,只以三分之一留给他的继母、弟弟。陆冯省吃俭用,打算凑足十万元,建立陆、冯奖学金,这个宏愿虽未实现。但山大党委已批准中文系据其生前愿望,以陆冯二人生前积蓄为基金,设立了“冯沅君文学奖”,鼓励有成就的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者,努力献身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