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青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496
本馆由[ 天堂墓匠 ]创建于2009年12月30日

余青松-生平

发布时间:2010-10-28 10:30:00      发布人: 天堂墓匠

学习生涯

  余青松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班。公元1918年赴美国,先在里海大学攻读土木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到美国曼克林提克·曼瑟建筑公司任设计员。公元192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天文,并在阿利根尼天文台台长邱提斯领导下,进行天文观测与研究,较出色地完成了《天鹅座CG星的光度曲线和轨道》的硕士论文,这使他在美国天文界初露头角。后来他又转入加里福尼亚州大学进修,在里克天文台从事恒星光谱研究工作,曾获得该大学的天文学奖学金。余青松以他的精深扎实的基础,踏实苦干的精神,使当时的恒星光谱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创造的光谱分类法被纳入国外天文学教科书之中。公元1926年就
  

这方面内容完成了博士论文,获博士学位。因此余青松在国际天文学界名声大作。

回国后

  余青松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即使他在国外获得如此高的声誉,并没使他忘记自己的祖国。公元1927年,他毅然回到养育他成长的家乡福建省,任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
  公元1929年,具有伯乐之明的高鲁,识得这位“千里马”,大力推荐余青松接任自己将要离岗的天文研究所所长职务。此后余青松历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中国天文学会会长、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主任委员兼观测组主任、中国天文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另外他还是国际天文协会以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

抗战时期

  余青松步入天文界后,几乎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的,即使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也从未停下脚步。余青松以他那超人的智慧和特殊的才能,率领天文界,励精图治,踵事增华。无论是他亲手创建的两座现代化规模的天文台,还是他使得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初具规模,其成就,都是前无古人的。他对开创祖国的现代化天文事业充满着信心。可是,正当他准备为祖国的天文事业继续奋斗的时候,公元1941年,中央研究院以所谓专家须到国外进修为借口,免去了余青松的天文研究所所长职务。面对着这无情的打击,余青松伤心极了。但他此时并没有甩手出国,而是仍旧怀着他那拳拳赤子之心,来到广西桂林,四川重庆负责起光学仪器和教学仪器的研制工作来了。公元1947年,他看到政府的腐败无能,内战连绵不断,痛感报国无门,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无望,便怀着抑郁的心情,被迫离开了祖国。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