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宗洛致力创建事业
发布时间:2010-10-20 15:29:54
发布人:
天堂墓匠
罗宗洛在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期间,都在学校创办了植物生理实验室。1930年在中山大学建立的实验室,设备条件虽然比较简陋,但它却是全国第一个植物生理实验室。中央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良好,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1936年日本一批生物学家到实验室参观访问,回国后在刊物上专门登载了罗宗洛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操作的照片,赞誉他们的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1945年他前往台湾接收台北帝国大学,先遣返日籍学生及行政人员,对于日籍教授则给予宽大,暂时留用,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影响。以后由大陆来的新聘教授,讲师逐步接替。所以整个学校未受到破损,能继续进行教学、科研。这些日籍教授回国之后,对此举广为颂扬。曾任国际遗传学会会长的木原均教授著文称赞罗宗洛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很重信义的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迁到上海后,罗宗洛陆续添聘人员,增添仪器药品,经过他的努力经营,到1948年,植物研究所已设置了植物分类、森林真菌、藻类、细胞遗传、植物病理、植物形态、植物生理等研究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给科学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1953年他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时,意气风发。他说:“成立植物生理研究所是我生平的宿愿,这个所是亚洲第一个独立的植物生理研究所,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可能实现这样的大事。”罗宗洛担任所长后,除为本所聘任新的研究人员外,还在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分设植物生理的工作组,聘请那里的植物生理学教授为兼任研究员,给工作组增拨研究经费,使他们得以顺利地开展工作。这样,促进了研究所与大学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互协作,避免了研究所处于隔离状态的缺点。到“文化大革命”前,罗宗洛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在植物生理研究所先后亲自创建了水分、抗性生理、辐射生理等研究室。尽管“文化大革命”中罗宗洛的身心受到了摧残,但始终没有动摇他在祖国土地上发展植物生理学的信心。1972年罗宗洛恢复工作后,为了尽快跟踪国际科学发展的新发展,又积极筹划成立了细胞研究室。他不顾年老体弱,查阅许多文献资料,做大量笔记、卡片,为开展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好基础。他告诉周围的年青工作者:研究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是基础,要认真学习。工作时,必须重视材料的选择。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可以发展出改进农作物的新技术,指出发展的前景。罗宗洛在1963年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成立大会时就提出:重大任务、尖端科学技术与基础理论研究应该并重。在目前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课题,应该放在重要地位,尖端科学技术必须迅速发展,基本理论研究也必须重视。在罗宗洛多年的精心领导下,现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已成为拥有众多人才、成果累累的全国最重要的植物生理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