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教育事业的林启寿
发布时间:2009-12-30 10:07:57
发布人:
天堂墓匠
林启寿满腔热情、认真地对待教学和师资培养工作,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育了众多的人才。听过林启寿讲课的学生,无不公认他讲课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为了使中草药化学课跟上国内外发展的先进水平,他在国内首先把色层分离法应用于中草药成分的分离,将光谱解析应用于中草药成分的鉴定中,以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他还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975年,他带学生到北京平谷药厂参观,他结合黄连素及芦丁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现象,抓住有效成分的特性及去除杂质干扰的诸多矛盾,从现象到本质,理论到实践,讲得淋漓尽致,深刻透彻,使人至今记忆犹新。他常说:“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不能只凭老本教学,要让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教师首先自己要跟上现代科学的发展,这就迫使你去学习,去钻研,学到老,才能教学相长”。他不但紧跟学科发展的水平,而且还能放下架子深入实践,虚心向生产者学习,再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回校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还得到课堂之外的活知识与本领。他除经常担任重要的本科生的教学与教材编写外,还十分关心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及研究生的成长,经常给他们作学术报告,指导他们开展科研工作。为此,全国各地药学院系、研究单位、药房、药厂的工作者,经常来人或来信向他求教,他总是认真对待,尽量做到满意的答复。1963年,他受聘兼任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技术指导。1974年,为主办一期全国植物化学师资培训班,他作了认真、充分的准备。他事先编写了较高水平的教材,并亲自讲授全部课程,最后还指导他们搞毕业专题,提高了这些教师的植物化学专业水平。1977年,林启寿受卫生部委托主编植物化学统编教材。他及时编写好大纲并亲自编写了生物碱及中草药药物化学浅论两章。在这两章中,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科研实践,从有效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疗效出发,结合实例,提出潜伏作用、载体假说、受体假说、生物同型基的取代及活性成分与活性成分的结合等多种思路和途径,阐述如何改造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结构去发展新药。教材中所表现出的林启寿渊博的药物化学功底及活跃的研究思路,给人以极深的启迪。这两个章节为第一届植物化学统编教材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