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470
本馆由[ 天堂墓匠 ]创建于2009年12月30日

赵深-设计成果

发布时间:2010-10-09 17:03:31      发布人: 天堂墓匠
        赵深自1927年回国开始,一直从事建筑设计,设计成果十分丰富。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档案资料全部丧失,难以完整地查清。
  1927年赵深参加范文照事务所时,设计了南京大戏院(即现在的音乐厅),还设计了杭州西冷饭店(指西冷的老楼,在建新楼时已拆除),南京励志社,南京旧铁道部大楼官舍等。1928年,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在江湾建设上海市中心,征求设计方案,赵深的方案获一等奖。当时的市政府综合了不同的方案,自设设计处,聘董大酉主持设计工作。江湾市中心是一项规模较大,在建筑设计上是中国古典建筑现代化的尝试,其中赵深之功不可磨灭。
  1930年冬,赵深自建事务所后,承接了上海大沪饭店(在延安东路343号,即现公安局招待所)及西海大戏院的设计。
  1931年,成立“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后,承接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大楼和上海浙江兴业银行大楼(即现北京东路江西路建管局大楼)等业务,后者于九一八事变后由原10层更改设计为5层。
  尽管赵深等人以及一些前辈建筑师是美国名大学建筑系毕业,学有专长,设计业绩证明确有才能,但在上海开展业务决非易事。租界内,洋人势力强大,涉外业务,固然全部由外国建筑师揽去,即使是中方重大业务亦不容易取得。宋子文、孔祥熙等官僚资本的崇外思想是当时社会上众所周知的,对中国技术人员不放心。如为了建造外滩中国银行新大楼,当时中国银行设了建筑课,由陆谦受任课长。陆谦受是建筑界公认很有才能的建筑师,但宋子文仍要公和洋行与陆谦受共同设计,(公和洋行即PalmerandTurner)。即如像国际饭店这样由民族资本家投资的工程,也是委托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建筑师事务所要能够生存并求得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能承接到设计业务。华盖一方面依靠精湛的设计技艺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另一方面通过一些社会关系,业务得以逐步开展,并建立起声誉。从成立起到抗战之前,承接到一些比较重大的工程设计,如上海恒利银行、南京中国旅行社“首都”饭店(现南京饭店)、南京陵园中山文化教育馆(抗战时毁于战火)、南京“首都”电厂江边发电所、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保管库、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购料委员会办公楼、水晶台资源委员会办公大楼和实验楼工程等。前面提到的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和上海浙江兴业银行大楼两项工程是赵深、陈植事务所时开始设计,延至华盖完成的。设计的电影院有上海大上海大戏院、金城大戏院(即现黄浦剧场)、大华大戏院(即新华电影院是陈植留驻上海时设计的)。其他还有公寓、图书馆、学校和一些私人的住宅,还有莫干山的别墅。他们也曾参加过一些工程的方案竞赛,如上海大新公司(即现中百一店)和南京中山门博物馆等,但都未成功。上面提到的长沙岳麓山清华大学特种研究所工程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设计的。
  1938年以后,赵深和童寯在内地也承接了一批设计业务,限于当时内地的经济能力,这些工程大都规模较小,标准不高,如广西大学新校舍、广西科学馆、贵阳物产陈列馆、资源委员会重庆小型炼钢厂、昆明南屏大戏院和大逸乐大戏院、坤维慈幼院、南菁中学、劝业银行、聚兴诚银行等。
  其中,赵深在昆明设计的南屏大戏院获得较好的评价。戏院董事刘淑清为当地名流,甚为满意,向龙云推荐,龙云就委托赵深设计南菁中学。
  大逸乐戏院规模不小,还引起了一场风波。以前曾讹传赵深在昆明“曾被逮捕过”,日本侵略者轰炸昆明之时,戏院附近落弹6枚,虽然戏院未炸毁,但整个屋盖产生较大的位移,全部屋架向山墙方向倾斜,顶部位移一尺余。他当即拟定修整计划,提交业主,敦促立即停业修理,否则将酿成大祸。戏院片面追求营业利润,不予理会,继续开映。在又一次轰炸中,又受落弹震动,仍不进行修理,照常营业,几天后,在一次晚场放映时,屋面坍塌,造成观众严重伤亡。事件发生后,赵深即去公安局自投,并要求查明责任。公安局将其转送法院。后经技术界鉴定屋架的设计与构造并无错误(该工程的结构由张有龄设计),即恢复自由,前后被拘留三星期。按理此事责任在业主,但仍被当地法院判为业务过失,赔出全部设计费作为死伤抚恤。
  抗日战争胜利后,华盖恢复在上海的原来机构。并设分事务所于南京以便承揽业务,从1946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设计的工程有:南京旧交通部公路总局办公楼、南京美军顾问团公寓(即现南京部队招待所AB楼)、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无锡申新三厂多层仓库及4万锭纱厂、无锡茂新第一面粉厂、台北市台湾糖业公司办公楼、无锡江南大学校舍、上海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大楼(即现华东建筑设计院办公楼)、上海电力公司隆昌路电业干部训练班校舍等。
  在1950—1952年成立“联合建筑师工程师事务所”期间,事务所设于上海、北京两地,承接了一些业务。包括北京沈阳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上海纺织工业学院、榆次经纬纺织机制造厂住宅、福利区工程、石家庄纺织厂、乌鲁木齐七一纺织厂等。在七一纺织厂施工时,赵深到乌鲁木齐视察工地,正好王震、陶峙岳在石河子筹划城市建设工作,就专邀赵深到石河子研究城市的规划。赵深到了石河子现场,亲自动手进行规划设计。石河子市的第一期建设工程,就是按照他设计的规划进行的。
  1952年7月赵深参加国营设计机构以后,长期担任技术领导工作。华东和北京两设计院中经他指导的工程项目,已很难具体查考,可以说,1955年他调回华东设计院后,华东设计院的重大设计项目都经过他的精心指导。他除了对设计方案,以至细部构造都加以深入推敲、严格要求外,而且经常亲临现场,检查与解决具体问题。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中央提出要重建唐山。当时他已是78岁高龄,为了重建唐山,他往返上海、北京、唐山等地,与建筑界有名望的专家研讨河北小区的规划,提出方案,以后河北小区的设计即以此规划方案为基础。在建造过程中,唐山余震不断,他又往返唐山、上海多次,到工地视察,提出很多建议。
  他不仅对华东设计院的工程十分关心,而且对外地的重大工程,也当作自己的事一样。在他逝世前两个月,他在兰州市参加了该市的规划讨论后,又马不停蹄,匆匆赶到遵义市参加遵义纪念馆方案的讨论。他的一些设想为遵义市的领导和与会专家所采纳,并体现在改进方案之中。
  建筑师在学术上的水平应该体现在其设计之中。赵深一生所负责设计和在其指导下设计的作品是相当丰富的,上面列举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不少,特别是私人住宅部分以及一些方案竞赛的稿件已无从查考。即便如此,在上面所列的项目中亦不乏佳作,留待建筑界研究评说。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