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台湾老兵王百川
△王茂富(左)、王秋香(右)带着父亲遗照祭拜母亲,中为王茂富儿子王文华
王秋香眼里爸爸 是个慈祥有内涵的人
△王秋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王秋香13岁那年第一次见到王百川,“他坐到我身边,握住我的手,问我‘你喜欢我吗’,我能感觉到他的手很温暖但又很无力。”王秋香回忆,当时百川爸爸已经68岁,看着眼前这个和蔼的大人,虽然陌生,但她没有害怕,她当时回答的是“可以呀”,然后点了点头。后来,她才知道,王百川是来领养她的。
“我的原生家庭有6个兄弟姐妹,生活环境并不好,当我亲生爸爸问我愿不愿意过继给百川爸爸的时候,我说‘好啊,可以啊’。”王秋香说,百川爸爸和她的亲姑爹是贵州老乡,百川爸爸在台湾没有家庭,亲姑爹就促成了这件事情。“我们可以说是‘假日父女’,平常我都住在原生家庭里,只有周末放假了会去看望爸爸。”她说,百川爸爸是个慈祥和蔼的老人家,每次她骑自行车回原生家庭的时候,王百川都会在门口凝望很久。王秋香每次骑一阵就会停下来,在王百川看不到她的地方,偷偷往回看,每次都能看到一个孤单的身影,一直站在原地。
因为原生家庭人口多,王秋香从来没有感受过什么是孤独。直到有一次,因为王百川生病住院,嘱托她在家里住几天,帮忙看家,当她一个人在房子里时,第一次感觉到了害怕和孤单。“爸爸在家的时候,我们天南海北什么都会聊,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爸爸一个人在家的孤独。”她说,在百川爸爸这里,她是唯一的孩子,爸爸把所有的关注和爱都给了她,让她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父爱。
他们会一起去菜市场,一起下厨。吃饭的时候,王百川喜欢喝点小酒,然后会说起大陆的事情,也会提起亲人,但讲得不多。“现在我终于明白,他心里很痛,也不愿意多说。”王秋香说,她还记得百川爸爸写信的场景,边写边停,写完后拿起一张照片给她看,对她说,“这是哥哥王茂富”,然后在信件的署名后面盖上章。
“他是很有内涵的一个人,他教我写毛笔字,还教了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要我勇敢、坚强、独立,不占别人便宜。”王秋香说,后来自己才深刻体会到,这也是百川爸爸的品质写照。“他对我的人格教育很健全,我是他在台湾唯一的孩子。”她说,这对她后来的人生路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