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会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敬爱的母亲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首先,我代表全家衷心地感谢各位不辞辛劳地到这里与我们共同分担这份悲伤。
今年4月,母亲癌症再次复发,病情日益加重,经医治无效,于
母亲是一位性格坚强的女性,她从小就自强自立,初中毕业时正逢姥爷去世,为减轻家里的负担,肩负起养家的重任,两次放弃了考取的中专(北京化校、兰州化校)继续求学的机会,毅然参加了工作。在太原化工厂认识了父亲,组成了美满的家庭,后来为支持工作,随父亲一起支援三线建设,带着年幼的一双儿女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去了条件十分艰苦的秦岭深山的保密厂—红星化工厂工作,在那个物资和精神生活都异常匮乏的年代,母亲克服了重重困难,吃了许多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和父亲一起共同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年幼的我们。1976年我们一家人再次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来到了西安,母亲的工作单位远在郊区,每天早出晚归,一进家门就一刻不停的忙起家务,十几年如一日,母亲就象鲁迅笔下的孺子牛,吃进去的是草,吐出来的是奶。她含辛茹苦,默默奉献,毫无怨言。直到我们长大成人,身为人之父母的时候,才深切地感受到,以她这样瘦弱娇小的身体把我们抚养成人付出了多少心血!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在无微不至关心我们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她常常告诫我们,要诚实为人,认真做事。她总是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使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勤俭与诚信,乃是立身之本。
母亲与父亲感情深厚,他们一起经过了困难时期、艰苦年代、动荡岁月,迎来了改革开放和幸福晚年,爸妈一辈子虽然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异,生活中难免磕磕绊绊,但正是性格上的互补却让生活过的更加有滋有味。一辈子没进过厨房的父亲,在母亲生病后,担负起照顾妈妈全部重任,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带妈妈看病。。。父亲甘愿为母亲做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母亲也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亲。2011年7月21日他们携手走过了50年金婚风雨历程。
母亲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因此深得同事的拥护和领导的信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包括退休前在石化厅借调的10年中,她总是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母亲退休近20年中,依然有许多昔日的老同事老朋友与她保持经常的联系,有的还成为母亲的忘年交。在母亲住院病重期间,昔日的同事和朋友前来探望,给予关心和鼓励,我们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自豪。
母亲是如此的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尤其是在退休以后,她始终对生活抱有坚定的信念,退休后母亲和父亲随着女儿、女婿来深圳生活了10年,在深圳生活期间,她总是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天为父亲和我们全家准备可口的饭菜,还经常变换着花样给我们蒸花卷、蒸包子、包饺子吃,尤其是我母亲做的大辣椒海米肉馅的锅贴,真是外焦里嫩、汁浓馅大、余味无穷。她心胸宽广,心态平和,知足常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义务组织小区的老人学习拳、剑、扇,热心帮助邻居排忧解难,为此在这个移民城市里结识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享受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正是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使她在73岁身患癌症时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生病期间也尽可能地少给父亲和子女添麻烦。她慈祥善良,孙子、外孙女都在她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长,与她感情情深意笃,为能与远在英国留学的孙子沟通交流,70多岁开始学习电脑,学着用QQ与孙子视频聊天,以便与子孙辈保持经常的沟通和交流。使我们感到慰籍的是,母亲晚年生活质量是高的,经常旅游、爬山、锻炼,生活是闲适幸福的。感谢母亲,你使我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不是寿命最长久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
母亲身患癌症后,两年来先后忍受着手术和多次化疗的痛苦,喝了无数的中药汤剂,但我们从未见过她流过一次眼泪,身体稍好些时,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总想给我和哥哥留下些纪念,74岁时又学习十字绣,为我和哥哥分别绣了荷花图、熊猫图、齐白石的虾等作品,这些都将成为留给我们永久的记忆。今年4月,目前的病情开始恶化,母亲不但非常坦然地面对病情,还反过来安慰我们不要伤心。即使在这样的时刻,她仍然处处为他人着想,强忍着剧痛,却从不在亲人面前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以免亲人难过和担心,怕影响女儿的工作,总是催促她早些回深圳工作,怕年过70的妹妹(三姨)太辛苦,总是让家人多多关心她,当亲人和朋友前去探望时,她总是显得特别高兴,强打精神与人交谈,根本看不出她是身患重病的人。
年事有寿而尽,生命无所不在。母亲终于与我们永别了,但是她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情感,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生活的执著信念,与天地永恒,与枝叶长青。母亲在我们心中的份量是很重的,我们会思念她,直到永远!
最后我代表全家再次感谢各位为我们的母亲诚挚地送行。还要特别感谢三姨、四姨在母亲病重期间,从千里之外的东北分别前往深圳和西安,给予她亲人间无微不至的精心照顾;感谢青岛的文娟不仅多次为母亲寄来食品和衣物,还放下手上繁忙的生意特意赶来照顾病重的舅妈;感谢牡丹江的三哥、三嫂带着牡丹江二十多口人的亲切问候探望母亲;感谢家春妹妹带着葫芦岛亲人的深情厚谊照顾病危的母亲;感谢我在南山医院的张晓明同学、陶霖玉主任、陶峰医生在母亲治疗期间提供的热情帮助和救治;最后还要感谢323军区医院消化科桑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在我母亲住院期间给予的亲人般的照顾和临终关怀。
安息吧,亲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