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化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43486766
本馆由[ lin ]创建于2011年03月26日

永远和父亲在一起

发布时间:2015-09-05 12:18:49      发布人: lin
2015.9.5 五年前的今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父亲带着对亲人和这个世界的恋恋不舍突然离我们而去。仅仅二十几天,他自己走进医院却躺着离去。让人不可思议,不能接受。使人对那些恶劣医生的行为,他们对待老年人的态度与做法及医院的制度深恶痛绝,尤其是看到他们如此对待一个为国家默默做出贡献的老科学家时,深感心寒和愤怒。我那时每时每刻都盼望着父亲能慢慢的好起来。父亲突然的一去不复返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这个事实太残酷了,我完全不能接受。它对我是个致命的打击,尤如山崩地裂,人像要崩溃了一样。它使我至今难以释怀,难以自拔。每当想起父亲不在了,我的心都在抽搐。这种内心深处的痛是用任何言语都表达不出来的,它会一辈子伴随着我。从父亲离开的那一刻起,我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从此失去了父亲的慈爱与呵护。再没有他那宽厚的肩膀去依靠了。再也听不到父亲总是问寒问暖,提醒我,挂念我的声音了。一想起这些,我就悲伤至极,思绪万千,泪如雨下。我总有一种心愿,希望时间可以倒流。父亲永远都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在那等我。他就在那,他不可能离开我们。 这五年来,我不知如何才能寄托我的哀思。我的精神总好像有些恍惚。有时能听到父亲在叫我,总会为追逐他的背影而追不到心里很纠结。脑子里总是浮现出父亲在时的情景。有时是小的时候,有时是长大以后,父亲的身影总在眼前晃动,清晰可见。我时常在外出差,我现在仍然有一种错觉,父亲每周还守在电话的另一端准备和我通话,问我头还痛吗?提醒我工作不要太劳累,注意身体和安全。父亲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又出差回家了。早上起来,父亲每天都要问我睡得怎么样?父亲仍旧坐在书房里看书读报,量血压,写日记。我们一起去他最喜欢的图书大厦看书,买书。每天饭后我们在一起山南海北地聊天,谈笑风生。有时还一起在院里散步,他总要去小体育场使用那些器械拉拉筋骨。除夕夜我们一起看着电视里的联欢晚会,他那爽朗的笑声依然在家里回荡着。晚饭后他会看他最喜欢的凤凰台新闻时事评论,一边关心着国家大事,一边择着木耳,剥着豌豆直到很晚。豌豆每次都会剥地很多,总是等我们孩子们回来时一起吃(他走后,冰箱里仍然存放着他剥好了不久的豌豆)。假期我们一起去公园赏花,游玩。春节时甚至一起去逛庙会。我们家周围的几个公园留下了多少他的足迹,见证了多少我们一起逛公园的快乐。以至于现在每当我路过这些公园和我们曾经一起去过的地方时,我总是触景生情,潸然泪下。景还在,父亲却不能再来了。父亲非常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年轻时出差只顾忙工作,没有时间欣赏各地的自然风光,有机会我们会一起出外旅游。父亲晚年时由于中年时在干校干重体力活得了腰椎管狭窄,压迫了腿的神经,走路有些困难。但每次外出他总是坚持,从不拖累别人,让大家扫兴。有时到远处旅游,为了不给我们增添麻烦,他总是默默地帮我们查好旅游路线,给我们建议,而却选择自己留在家里。 父亲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人。他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康快乐。他从不向别人或家人诉苦,所有的艰难和痛苦都是自己扛着,总把欢乐带给他人。而他又总是为别人着想,认真地倾听他人的烦恼,为别人排忧解难。我从小到大就和父亲聚少离多。为了我能在北京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只身一人去外地干校(所谓的知识分子劳动改造)呆了好几年,那时他只能出差回来看我们。后来从干校回北京工作后,他又为了工作,经常去外地林区出差。等我工作后我又长期在外,不能回家。但尽管如此,父亲的言行,高尚品德,特别是他的为人正直,善良,诚信,开朗。工作上勤奋努力,埋头苦干,认真负责,不图名利。对生活的热爱,勤俭,吃苦耐劳…这一切的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教育着我,给我树立起了一个好榜样。使我也像他一样地做人,做事。他也总为我所取得的任何一点点小成绩而感到特别高兴。我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父亲的存在,父亲的关爱,感觉父亲离我不远。我为今生今世有这样一个好父亲而感到自豪,这辈子做他的女儿还没有做够。希望来生来世还有资格做父亲的女儿,这样我就会与父亲永远地在一起。 来自女儿小庆的思念。 2015.9.5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