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地委书记廖梦樵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43435679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2年02月01日

平乐中学杰出校友廖梦樵烈士

发布时间:2012-02-02 00:03:26      发布人: jackson

平乐中学校园内的廖梦樵烈士塑像(平乐中学提供)

在广州期间的廖梦樵(平乐党史办提供)




  上世纪80年代初,烈士胞弟廖文井给平乐县党史办的亲笔信,回忆了廖梦樵烈士的生平事迹(平乐党史办提供)

永远的缅怀
——— 中共广西地委第一任书记、平乐中学杰出校友廖梦樵烈士


  2011年6月15日桂林日报 作者:彭敏翎

  廖梦樵,字仲麟,1925年11月加入共青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历任中共梧州地委书记、特委书记,中共广西地委第一任书记,是广西早期革命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 摘自《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五十六卷

  平乐镇正北街——— 羊城广州——— 广西第一商埠梧州——— 平乐中学。翻阅中共党史有关资料,追寻廖梦樵烈士生前生活学习和成长战斗的轨迹,值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开始了穿越时空的缅怀。

  少年求学,立志为民除暴

  位于桂林东南的平乐县城,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镇子。山很一般,水却有些名气——— 漓江、茶江、荔江三水在这里骤然汇合成桂江。得益于水上交通的便利,曾为历史上昭州知府所在地的平乐镇,上溯桂林,顺流而下梧州、广州,上世纪初大街小巷已是人流滚滚,热闹非凡。

    1902年11月,廖梦樵在平乐镇出生,他的家就位于今正北街3号的一栋普通民房。廖梦樵的父亲廖寿山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解甲回家,以教书、行医为业。见过大世面的廖老先生经常在家中给孩子们讲述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父亲的讲述使廖梦樵从小就受到社会进步思想的熏陶,幼小的心灵里开始孕育治国安邦的理想,他立志要做一个正直的为民除暴的人。

    1916年,廖梦樵考进平乐八县合立中学(平乐中学前身)读书。在校期间,他尊敬师长,勤奋好学,成绩优良。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反帝反封建浪潮遍及全国,廖梦樵闻讯后立即组织在校学生和社会进步青年,举行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此后,他阅读了《新青年》、《东方杂志》等进步书刊,受到很大教育和启迪。

    中学毕业后,廖梦樵考取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但因为家境贫穷,无力深造,只好放弃升学机会,转入社会就业。廖梦樵先后担任平乐县公立高级小学教师、平乐镇六坊小学校长。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开展社会活动,曾在平乐组织青年读书会,与人合资开办了新民书社,推销进步书刊,还同进步的教师和社会知识青年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

    投身革命,考取留俄孙文大学

    1925年11月,廖梦樵前往梧州考点,考取了留俄孙文大学(后改称中国中山劳动大学)。同月,他在梧州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2月,廖梦樵在广州东山白云楼留俄学会补习俄文,等候派遣去苏联留学。补习期间,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他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广州,廖梦樵与同学们一道,组织了留俄孙文大学广西学生会,根据中共组织的指示,在学生会中成立了中共支部,他担任支部负责人。他们还创办会刊《疾呼》杂志,廖梦樵担任主编。
    在广州,廖梦樵充分利用《疾呼》阵地,积极撰稿宣传革命思想。他在《疾呼》创刊语中希望“勇敢的不畏死的革命同志,一阵阵冲向革命战场,去奋斗,去牺牲,为民众谋福利”。在1926年出版的《疾呼》五一专刊上,廖梦樵发表了《为“五一”纪念日告全国民众》一文,公开呼吁“全世界的劳动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1926年夏,廖梦樵在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等的领导下,积极投入省港大罢工。他在《疾呼》上发表文章,用大量事实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批驳歪曲、攻击工农运动的流言,呼吁农友迅速行动起来,开展农民运动,支援罢工。他还上街宣传,参加示威游行,并与邓拔奇组织社会考察团深入到工人及工人家属中去访问考察,做好思想发动和生活安置工作。

    1926年6月,《国民新闻》上刊登了一篇《广西东兰县反动派摧残农民惨剧》,廖梦樵读后立即给东兰县知事黄守先写了一封公开信,谴责黄守先“勾结防军残杀农民,摧残农会”的罪行,表示自己“要参加到农民队伍里去,团结势力,为已死的农民报仇”。同时,他还发动留俄孙文大学广西学生会在《疾呼》发表了《援助东兰农民宣言》。

    在广州,廖梦樵经受大革命的洗礼和考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临危受命,回广西担当重任

    1926年10月,梧州商民协会发起废捐运动,反对苍梧县政府和国民党县党部征收“冥镪炮竹捐”。负责领导广西全省党的工作的中共梧州地委发动梧州工会、学生、妇女团体和市郊农会声援商民斗争,多次集会示威。12月19日,梧州警备司令部突然派出大批军警,搜捕共产党员和工联会会员,中共梧州地委书记谭寿林等多人被捕,地委其他领导人也被通缉,中共梧州地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

    1927年初,中共广东区委决定紧急抽调廖梦樵、邓拔奇到梧州,恢复梧州地委,发展中共组织,由廖梦樵接任中共梧州地委书记(同年5月初,中共梧州地委改为梧州特委)。廖梦樵化名伍充迪,与邓拔奇临危受命,服从组织安排,放弃赴苏留学机会,扮作商人秘密回到梧州,组织力量想方设法营救谭寿林等,同时积极开展活动,发展中共组织。1927年5月底,根据中共广东特委指示,中共广西地委(辖广西全省,领导机关仍设在梧州市区,属中共广东特委领导)在梧州成立,廖梦樵任书记。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白色恐怖笼罩梧州。外地人在梧州租房十分困难。房主怕惹是生非,出租房都贴着‘非眷莫问’的字条。为了更好地掩护革命工作,经组织批准,廖梦樵与共青团员覃超容假扮夫妻,并特意选择平乐人聚集最多的桂北路租了一处闹中取静的民房,兼作住房和广西地委秘密机关。覃超容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秘密开展工作。在廖梦樵的帮助培养下,覃超容在斗争实践中锻炼成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面对险恶的环境,廖梦樵和地委成员一道,机智沉着应付各种复杂局面,领导广西各地党组织开展反对国民党血腥屠杀的斗争。他们与梧州店员支部、梧州妇女支部等取得了联系,并派人赴浔州四属和玉林五属活动,及时指导桂平、平南等县的党组织开展工作。6月,在广西地委的领导下,梧州市工会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梧州市总工会。至8月初,梧州市的工会组织增加到33个。经过廖梦樵和邓拔奇等人的积极工作,党组织得到迅速恢复,各地革命力量重新凝聚起来,工农运动继续发展。

   视死如归,血染梧州云盖山

    1927年8月20日,中共广东区委在香港召开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制定了两广秋收暴动计划,指示中共广西地委立即发动秋收起义,牵制国民党桂系军队东下与粤军会合,策应叶挺、贺龙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

    中共广西地委执行党的方针和上级指示,迅速制定了发动梧州、苍梧、桂平、平南、容县工农武装举行“中秋起义”的计划。9月7日,起义筹备工作正紧张进行之时,由于叛徒告密,梧州军警破坏了中共广西地委和梧州市总工会机关,逮捕了地委书记廖梦樵、组织部长黄士韬、市总工会委员长姚祝卿及市总工会全体执委和革命群众百余人,地委交通员覃超容也同时被捕。

    在国民党的监狱中,廖梦樵和覃超容等共产党员受尽酷刑,但他们坚贞不屈,始终不泄露党的秘密。在刑庭上,他们无所畏惧,用刑庭作讲坛,宣传共产主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行径。

    10月19日,廖梦樵、黄士韬、覃超容、姚祝卿等被押赴梧州云盖山刑场。一路上,他们高唱《国际歌》,高呼革命口号,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廖梦樵时年25岁,覃超容18岁。覃超容烈士还为战友留下了两首绝命诗:“叹我生不长,幸得自由身;狱中重受苦,勉君杀敌人。”“人生谁无死,光荣是革命;等到解放日,永受人尊敬。”

    精神传承,怀念英烈到永远

    据廖梦樵烈士同胞兄弟君实、文井的回忆录(现存平乐县党史办公室),廖家兄弟姐妹7人,梦樵在家排行第二。他从小聪慧勤恳,最能体贴父母,替父母分忧解愁,他白天工作再苦再累,晚上临睡前常常要到母亲床前讲故事,以解除她一天的劳累和因贫困而过日子的烦恼,一直要等到母亲昏昏入睡才肯离去,有时母亲也装睡着了让他早些休息,其孝心爱心深得父母喜欢。

    当廖梦樵牺牲的消息传到平乐,大哥君实还力图隐瞒,避免二位老人闻耗伤心有损天年。但小小的平乐山城,已轰动一时,廖父又经常浏览书报,早有耳闻,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之下,未便为儿子抬魂举哀,只好一家人互相慰藉。小弟文井“还经常看见二老在思念梦樵哥时失声痛哭”。1928年,大哥君实的女儿尚未出娘胎,“父亲廖寿山指腹决定,不论生男生女都作为廖梦樵烈士的继承人,乳名丽娟,学名廖继樵”,作为亲人对烈士的永远怀念。解放初期,廖继樵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广东文艺战线,继承先辈的遗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历史不会忘记,党和人民不会忘记。

    上世纪90年代,廖梦樵烈士传略先后录入《中共广西党史人物传》第一辑、《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五十六卷。家乡人民为纪念廖梦樵烈士,上世纪末雕刻了塑像,2002年4月1日平乐中学百年校庆时,举行了俭朴而庄严的烈士塑像落成典礼,塑像安放在绿树环绕的美丽校园里,永远景仰这位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杰出校友。

    英烈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学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刻苦学习,奋力前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