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逸人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433
本馆由[ 天堂墓匠 ]创建于2009年12月29日

我国家畜生态学科的创始者汤逸人

发布时间:2009-12-29 16:10:51      发布人: 天堂墓匠
        汤逸人在全国各地草原广泛进行调查研究以及畜牧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中,深感祖国幅员广大,资源丰富,从亚热带到温带,从海洋性气候到大陆性气候,从平原、山区到草原,有各种优良的家畜品种,也有不少尚待改良的低产畜种。他认为为了发展我国畜牧业,家畜生态学的研究十分重要,所以他在60年代初期,就开始致力于家畜生态学的研究,大力翻译介绍国外有关家畜生态的理论知识,以引起大家的注意。1963年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发展十年规划会议上,他提出“家畜生态学研究”的创议,得到大会批准,列入规划,并指定北京农业大学为召集单位,由汤逸人主持这项工作,这就为我国开创了这一新兴的学科,并为其作了大量的奠基工作。他创建这一学科的核心思想是,“家畜遗传内因和环境条件等外因矛盾的两个方面,应该统一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遗传性能,才能顺利发展生产,应将家畜生态学应用于畜牧业发展区划。”
  “家畜生态学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后,最初他和宁夏畜牧所合作进行我国著名裘皮羊种滩羊的生态学研究,发现滩羊二毛皮质量有明显的生态学规律性,对滩羊的推广有一定价值。一般皮用羊多出产在饲料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如将羔皮羊在妊娠后期给以过于丰富的饲养,初生羔羊绒毛增多,毛卷松散,图案不清晰,反而降低了羔皮的品质。例如宁夏银川地区气温较高,干旱,牧草稀疏,饲料条件较差;因此,所产滩羊皮质量极好,花穗美观,弯曲度良好,素有“九道弯”、“十二道弯”的美称。但是一过了银川地带往南至盐池、固原等地,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雨量较大,牧草较茂,饲料丰富,生态条件有了变化,滩羊皮的质量就大为改观,二毛皮品质下降,不复具有素负盛名的滩羊毛皮的特有品质了。过去察北牧场、吉林镇南羊场引入滩羊,因气温低,有皮板变厚、绒毛增多、花穗散乱趋势。自1958年起,各地常有向宁夏购入滩羊饲养的,由于不考虑环境条件,结果往往失败。
  汤逸人根据家畜生态理论,调查分析我国推广滩羊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对滩羊品质影响,而提出滩羊推广的适宜和不适宜地区,作为制定滩羊生产发展的科学根据。
  他指出,凡是从条件差别较大地区引进任何家畜时,预先都要进行生态研究,以便摸清规律,指导生产,减少损失。在家畜有机体和环境条件出现矛盾时,就应改变条件以适应家畜需要,或则通过选育、杂交、风土驯化以改造家畜,使其适应环境,否则,容易失败。
  他为了深入研究家畜生态学,从我国畜牧业的生产实际出发,广泛研究气候、海拔、光照等自然因素对家畜的作用,钻研我国和世界各国畜牧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历史。他从我国草原广大、耕地较少的特点出发,认为应当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生产高质量的畜产品和肥料,要大抓草原基本建设,保护和改良草原,在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发展牲畜,在注意牲畜增产头数的同时,应强调畜产品商品量的增产。他还研究如何利用我国广阔的南方草山,在农村养猪、养羊应当并举和选育长毛兔等。
  1965年,汤逸人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新疆自治区伊犁和博尔塔拉地区的自然条件、草场地形、牧草品种和营养价值等与新疆细毛羊所需的外在条件大致相符合,他即建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伊-博地区百万只新疆细毛羊样板。得到有关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地方技术人员和群众通力合作,于1973年在样板地区存栏羊290.5万只,其中新疆细毛羊23.5万只,一类细毛杂种羊127.4万只,细毛羊合计150.9万只,比样板初期的54万只羊总数增加1.8倍,细毛羊由23.4%提高到51.8%,增加2.2倍。生产上获得了可喜成果。这个样板除证明要按新疆细毛羊所需生态环境而制定发展区划外,对其它牲畜制定生产发展区划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汤逸人之能成为有显著成就绵羊育种学家,即在于他将家畜生态学理论与绵羊育种理论相结合这一主导思想。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