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篆刻家马士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3807972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2年02月22日

著名篆刻家马士达先生追悼会在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2-02-29 22:41:2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著名篆刻家马士达先生追悼会在南京举行

著名篆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马士达先生因病于20122202252在南京逝世,享年70岁。 马士达先生送别仪式于224日上午9时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言恭达先生等致悼词。社会各界人士约三百人参加追悼会。(墨念)

    马士达先生,江苏涟水人,19437月生,中共 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印社副社长,西泠印社会员,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特聘教授,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马士达先生,196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应征入伍,19649月入党。19663月退伍至太仓县城厢镇机关工作,后任镇文化站站长。19724月调太仓家具厂(插秧机厂)工作,19798月起在太仓工艺美术厂工作,兼任工会主席。19855月被录用为国家干部。19872月破格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20049月光荣退休。
      马士达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他从1961年起自学、探索篆刻和书法艺术,1983年获全国首届篆刻比赛一等奖,1985年获《周末》报全国书法比赛“银奖”,1986年书法篆刻“双项”在《书法》杂志“书苑撷英”征稿评比中被列为全国中青年37名优秀作者之一。1989年起他的作品先后入选全国三、四、五届书展,先后获篆刻全国第三、第四届中青年展览“优秀作品奖”和“全国奖”。1990年书法作品获日本产经新闻社举办的第七届国际书法艺术大展优秀奖。他的大量作品在海内外展出,在报刊上发表,并被中南海、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等单位收藏。马士达先生的书法篆刻各体兼擅,师承宽广,功底深厚,风格苍茫奇宕,老辣浑朴,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堪称当代一流水平。
      作为著名的篆刻艺术研究专家,马士达先生的代表有专著《篆刻直解》、主编《篆刻学》,被学界公认为难得的有创见的学术著作。他关于“篆刻的学科化”命题的提出以及对其理论构架的探索,对篆刻这一艺术门类的个性品格厘定及其现代转型、未来发展的把握具有开拓性意义。他以很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投身教育教学,遵循有教无类原则,注意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把直观的技法演示与艺术审美评价及理论阐释融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曾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他注意教育学生从“做人”入手,把握人格与艺格的内在联系,立德为先;教导学生要明理而善学,珍惜光阴,勤勉求知;他与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说实话,摆事理,重实效,从不夸夸其谈、摆师长架子,深受学生爱戴。

怀念马士达先生

龚洪林

 

 

士以宽厚仁爱为本

达可虚怀大智若愚

 

赞马士达先生

铁笔刀耕痴心诚

亦佛亦道倾苦经

大智若愚仁爱真

箫曲声声畅胸襟

 20071028日作于墨语堂。

陈克年唱和:《读马士达先生印》峥嵘铁笔势雄浑,秦汉风云大匠魂。石破天惊镌造化,眼空今古与谁论。

 

马士达先生书法

捉笔如刀画心符

管他狂野与恶札

自在痛快求风格

书艺老辣诚士达

2010328晨作于南京墨语堂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马士达先生逝世二周年祭 仰望苍天,向恩师马士达先生的倾诉 陡梯书屋主 今天,二月二十日,忌日; 让我悲痛、哀伤、、、、、、; 二年前,今天的夜晚, 我的恩师马士达先生仙去了天堂。 整整二年了,仿佛昨天,让我心苦、难忘。 季羡林先生感叹人生,著书高喊:人,绝大多数人的人生,一是没有意义,二是没有价值的。 而您,我崇敬的恩师---马士达先生,您六十九年的生命岁月光辉四射、闪烁光芒: 您曾是军人,弱冠持枪护百姓平安、守卫国防; 您钟爱书法篆刻艺术,在神州大兴之年获国家首赛一等奖; 您职业是共和国著名大学艺术学科的书法教师,有著作、有作品集、有职称,并且桃李繁茂; 您还是位有着整整半个世纪党龄的老牌共产党员,获有那么多的奖状,曾是被学习的模范。 二年前,今天的夜晚, 我的恩师马士达先生仙去了天堂。 人间没有您在的日子里: 您的艺术作品被珍视着,仍藏馆所、还展示在人间厅堂, 您的学术思想、艺术理念、创作主张、、、、、、,还在学人的脑海、后学的心里回荡。 您阐释的书法篆刻“自然则古、自由则活”理念,令后学感悟、让同道许赞, 您阐述的大千世界“人生应当秉特儒道释的哲理、持艺应当崇尚境界为上”观,令后学受益、让同道礼赞。 二年前,今天的夜晚, 我的恩师马士达先生仙去了天堂。 七百三十个日夜: 追忆您的音容笑貌,让我倍加思念,心中酸楚; 视听您“马士达”三字,让我倍加缅怀、神情敏感; 求学您的身边、倍受关爱,恩泽二十年的成长,这怎能不让我怀念、怎能让我遗忘、、、、、、; 您驾鹤仙去,再也不见那熟悉的伟影捉刀挥毫, 愿天若有情苍天不老,让师徒人间相会再话艺道与沧桑。 [待续]


    写信时间:2014/02/21 12: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