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之星”候选人」张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3382054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6日

张华同志时刻把群众冷暖记挂在心

发布时间:2021-02-16 11:48:46      发布人: Jackson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平凡其实并不平凡的人,他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无私奉献、为民服务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让人感动、敬佩!

带着这份感动一起走进今天的“平安之星”,了解关于他的故事!

2019年6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汤亮村第一书记张华,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去世。

魂归扶贫路,英灵永不逝。42岁的生命定格成永恒。

张华同志牺牲后,家属按照其生前意愿,捐献了心脏器官,系广西扶贫干部因公牺牲后首例器官捐献者。他的心脏经过移植,得以在千里之外一位陌生人的身体里重启跳动。

张华,优秀军队转业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调研员、派驻百色靖西市安宁乡汤亮村第一书记。

他从塔山英雄部队转业,刚刚脱下戎装便奔赴脱贫攻坚战场,带领村民攻克一座座贫困“堡垒”;他双脚深扎泥土,帮助全村走上脱贫摘帽的康庄大道,直至拼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平安之星候选人张华的故事。

对党忠诚

以军人作风践行为民宗旨

张华同志参军投身国防事业近21载,长期在艰苦地区服役,多次参加联合军事演习表现优异,多次带队参加并出色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多次被授予“优秀基层干部”“优秀机关干部”“优等指挥军官”等荣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转业到地方以后,继续发扬军人不怕艰苦、不畏辛劳的精神,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播散汗水、贡献力量。

担当实干

以产业发展提升脱贫质量

靖西多山,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峰际连天……

当山阻隔一切,贫穷、落后便成为难以挥去的标签。边关深处,“海拔八百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里粮荒荒”的汤亮村便是印证。

汤亮村有6个自然屯,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24人,贫困发生率9.4%,是靖西市较为贫困的乡村之一。

张华同志担任第一书记后,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懈奋斗、担当实干,孜孜不倦、忘我工作。他坚持入户走访、调研摸底,找准原因、谋定思路,并通过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等办法,带领汤亮村走出了一条“党建+扶志+扶贫”的致富路子。针对汤亮村缺水少地的现状,积极推动种桑养蚕产业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村参与种桑从2018年初的10余户发展到年底的48户,种桑面积从180亩增加到年底的680亩。积极协调所在市乡先后投入150万元,建成占地300亩的桑蚕种养分离示范基地,建成两座1600平米的大蚕房;协调后盾单位投入80万元修建产业路1.8公里,通过产业发展,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2018年,汤亮村作为靖西市20个脱贫摘帽村之一,共脱贫23户93人,贫困发生率从9.4%下降到2.06%,“两不愁三保障”“十一有一低于”均达标,顺利通过核验,如期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目标。

克难攻坚

以强化基础设施夯实脱贫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汤亮村发展路上最大的“拦路石”,张华同志积极争取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靖西市、安宁乡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160余万元建成从汤浓屯到陇读、立论屯3.5公里砂石路,解决了村屯交通不便的问题;争取资金安装120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全村道路夜间照明问题;争取10万元修缮村小学围墙和公共厕所,解决了校园安全隐患问题;争取有关单位支持免费为全村326户村民全部安装净水器,解决了全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为汤亮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心系群众

以精准帮扶带动脱贫致富

驻村一年多来,张华同志时刻把群众冷暖记挂在心,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得到了村里老百姓的信赖。

张华同志积极宣传和落实教育、医疗扶贫政策,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申请“雨露计划”助学金、“营养餐”补助等,挨家挨户劝返厌学辍学学生,积极引进社会爱心力量,为孩子们送去文体用品,为全村贫困18名学子捐赠资金1.8万元,并联系社会启航志愿者,为两位特别贫困的小学生提供从小学到大学“一对一”的资助帮扶,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