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5歲的楊匏安在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壯烈犧牲
據介紹,《示難友》一詩寫于1931年,當時因叛徒告密,年僅35歲的楊匏安在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壯烈犧牲。
此前,蔣介石曾多次派人勸降楊匏安。面對威逼利誘,楊匏安斬釘截鐵地拒絕:“我從參加革命之日起,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變節不行。”
“父親被捕後,曾設法從獄中傳出一張鉛筆寫的字條。”楊文偉老人表示,他曾聽母親說起過,父親楊匏安在字條中告誡家人,千萬不能接受南京“舊識”的錢和物,如果不能生活下去,就立即南返。最難忘的是紙條上還特別提到:“雖窮縫紉機不可以賣去”,為什麼強調這句話?楊文偉老人解讀說,因為縫紉機是當時楊家唯一的謀生工具。
“這是一位不能被遺忘的中共理論先驅”,珠海市博物館保管部副主任楊長征告訴記者,“在‘五四’運動時期,是楊匏安把馬克思主義介紹到華南地區,促進了當地的新文化運動;大革命時期,他主持國民黨改組的具體工作,為第一次國共兩黨合作、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和促進北伐做出了貢獻;大革命失敗後,他面對敵人的屠刀從容就義,表現出革命者無私無畏的崇高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