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王大华服从组织调配,投身人民海军事业。他历任中南军区海军第一舰队副政委、政委,他的部下很 多都是起义的国民党海军官兵。王大华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了海军政治工作的特点,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1954年,王大华被选拔到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次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正在南京学习的王大华被授予大校军衔。军事学院毕业后,王大华任海军炮兵学校政委,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后来又担任驻葫芦岛海军某部政委。在海军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王大华发扬当年的长征精神,克服文化功底浅、没有在海军任职经验等弱点,努力攻克难关,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政治工作者。他的孜孜以求、奋斗不息精神深受部队官兵们的钦佩。
正当王大华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时,由于经年累月的辛勤工作,他过早积劳成疾。一心为了部队事业的王大华谢绝了去北京诊疗的机会,依旧忘我地工作。1976年10月上旬,王大华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这时他得知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一想起十年间许多老首长、老战友横遭诬陷、迫害,将军心绪激动,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1976年10月14日,亲历长征、身经百战的共和国海军将领王大华因病在葫芦岛逝世,享年60岁。在将军的追悼会上,他所在部队的很多普通士兵都悲痛得流下了热泪,一些驻地群众闻讯也赶来为将军送行。后来,将军的故乡河南新县、曾经开辟根据地的山东德州等老区把王大华的事迹写入地方史志传之后世。
1993年,在王大华将军逝世十七年后,他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四川省巴中市矗立起全国最大的红军纪念碑林——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碑林中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时任驻葫海军某部政治部主任陈献金题写的“王大华将军”五个大字以示纪念和缅怀,王大华和徐向前、王树声等首长在碑林中又“聚”到了一起,他们的英名和业绩似永恒的丰碑,激励着后人奋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