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2673046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9月01日

民工之家 令人动容

发布时间:2010-09-02 09:46:3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10-09-01 17:36:36) 火山冰儿水仙鲤鱼

  昨天早上,习惯手机上网,看看最快新闻,社会一栏,赫然显示:《深圳打工女病逝当晚亲人代其捐献出全身皮肤 》!光题目就够让我震撼,还有些许好奇,欲罢不能,撇开其他新闻,进入阅读,由于时间关系,忙不迭先转载于QQ空间,上班后一口气看完,久久无语,一股敬佩、感动掺杂着难过(打工女生命短期陨落)的心情油然生于心田,择些片段(并附不成熟的感想于后):

  8月11日23时。深圳的医院为已逝打工女刘琦(化名)完成了器官、皮肤摘取。这份珍贵的异体皮肤,由深圳红十字会运往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皮库保存,今后用作烧伤治疗。这是该院皮库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成立以来,首次接到全身异体皮肤捐献。

  一、捐献者去世当晚摘取皮肤

  “器官捐献本来就不多,皮肤捐献就更少了。” 深圳红十字会副会长赵丽珍介绍,35岁的刘琦只是深圳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有一个美满的家庭。8月3日早晨,她突发哮喘,送往医院救治,由于病情严重于8月11日晚离世。

  做出全身器官和组织捐献决定的,是刘琦的母亲和丈夫。赵丽珍说,刘琦捐献了眼角膜、肝、双肾,还有全身皮肤。她的家人尚未从悲痛中脱离还不能接受采访。

  皮肤摘取在8月11日23时完成。深圳红十字会称,刘琦捐献的全身皮肤有2.5平方米(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认面积存在误差),医生小心地折叠起来,装进无菌塑料袋,密封妥当之后,放进4℃保温箱,四周压上人造冰块,送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二、缺乏法律保护阻碍器官捐赠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皮库,被称为亚洲最大的低温异体皮库,先后向20多个省、市100多家医院提供异体皮,挽救了1000多名大面积特重型烧、创伤患者的生命。这辉煌的医疗记录背后,更多的是异体皮肤缺乏的无奈。

  “几十年了,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例人体皮肤捐献。”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库创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盛志勇坦言,现在皮库的异体人皮皮源越来越困难,有的时候只剩很少的库存。

  谈到人皮捐献的几近空白,盛志勇院士认为,只要国家还没有对脑死亡标准进行法律规定,皮肤捐献就很难大范围实现。因为皮肤捐献和其他器官捐献一样,在人死亡后需要尽快取皮,否则皮肤将失去生命。而缺乏法律保障,是器官捐献最大的障碍。

  另外,公众的认知和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盛志勇感叹,把死者的皮肤捐献,很难有家属接受,毕竟,捐献其他器官后,人的外表还算完整。

  北京目前有5家医院设皮库。

  人类是个很复杂的群体,在大家彼此生存的空间里,没有绝对的事物。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他们对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家的格局也随着他们的转移而悄悄发生着变化,国家意识到并制定相关政策要缩小城乡差别,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帮助农民工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改变和修养方面的加强,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往往会有着在纯朴农民面前的优越感,可是,人们也不要忘了,质朴、善良、无私、简单是大多数农村人的本性,也是他们的美德,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想那样多,觉得别人有难处,帮助就是,谁家没有个坎?在农村,门户可以随时开着、家当可以共用、饭菜可以相互去锅里碗里交换......而这些就不是文化能够所企及的范畴了,原本他们就无私,所以有许多上了年纪的农村老年人,压根就不喜欢城里的关门闭户和人情冷暖的缺乏。记得有句极端的话叫知识越多越反动,呵呵,想起来,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愚昧也来自少有知识,再细想起来,更是觉得片面,没有知识的人,他们没有复杂多思的习惯,东拐西弯,他们会把事情简单化,就如这打工之家,猜想他们在亲人发病到离世不过8天时间里,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和不堪,就做出了这惊世之举,他们想的也许就是能够让亲人的器官、皮肤延续在别的生命肌体,那也算是种善举、挽留和安慰?这不就是简单的伟大吗?试问,芸芸众生,有几人能够做到,皮库建库几十年,第一次遇到这样善良无私的捐赠,这壮举给人留下的岂止是动容?还有更多的应该是人们思想上的大换血,多少能够给人些触动和思索吧?这个民工之家,给人的启迪是无限的,会改变着人们对农民的偏见,甚至是讽刺着部分人的神经吧?这样的大好义举作为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奖励(我想活着的亲人不会接受)大肆宣传和提倡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