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庆在燃料方面的研究
为上海市公共交通做出贡献。1949年上海市公交公司为节省外汇,曾试用城市煤气代汽油,但因产量小满足不了需要。又试用木炭、酒精代汽油,仍不能满足需要。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经济封锁,汽油匮乏,使上海市的公共交通面临停驶的困境;燃料费之高一度占全部营业收入的90%。为了响应上海市人民政府粉碎敌人封锁六大任务的号召,工会组织立功竞赛运动。在大家都为代用燃料苦恼时,作为总工程师的张德庆建议:全部改用白煤代汽油。在公司领导支持鼓励、技术人员和工人积极配合下,他主持研制中国式白煤车。白天他带着饭盒到工场,与工人们讨论,常常顾不上吃饭;晚上查阅国外煤气车资料,常通宵达旦工作。一次拂晓,他夫人一觉醒来,见他还在工作,便说:“你已50岁了,这样下去是支持不了的!”他说:“我现在确实为人民服务了。半生夙愿,今天实现了,我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几经改进,他设计出比较理想的“公交5式”煤气发生炉,较好地解决了汽车用煤气炉的两大难题——结渣和燃烧不完全。在改装煤气车时,为了保持车身整洁、不使车架受损、避免车内闷热,他组织改装了拖斗式炉子。白煤车批量投入营运后,人民群众高兴地称它为“争气车”,又形象地称它“拖着尾巴的公共汽车”。白煤车的成功,以煤代油粉碎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从困境中挽救了上海公共交通事业,为国家解了燃眉之急。使营业成本降低,每月为公司节省燃料费22万多元。并改进煤气炉,每月节约资金达30万元。同时也给国家节约了一笔巨大的外汇开支。他经常深入工场,向工人传授技术,深受工人爱戴。为此,上海《解放日报》、《新闻日报》、《新中国画库》等报刊和广播电台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