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包头市委常委许文生同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18391320
本馆由[ 人民最大 ]创建于2012年05月22日

追忆新时期旗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许文生(一)

发布时间:2012-07-10 20:30:08      发布人: 人民最大
2012年5月21日11时52分,包头市委常委、东河区委书记许文生因公出访几内亚感染罕见的“输入型恶性脑型疟疾”医治不愈,溘然长逝。

  人们失声痛哭。

  才49岁,走得太早了!太早了!

  2月28日,从几内亚归来,到3月8日,许文生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2月29日,参加市级会议;

  3月1日,在办公室处理事务;

  3月2日,在东华热电厂调研;

  3月3日,赴呼和浩特向自治区经信委、发改委汇报工作;

  3月4日,返包,有轻微发烧症状,没在意;

  3月5日,上午陪同市领导调研,中午开始头疼发烧前往医院输液;

  3月6日,“暖风打到最大仍然冷得发抖”、“风一吹连头皮都发疼”,结束和市领导的座谈会后晚上发病入院;

  3月7日,继续在医院检查,输液时冷汗将被子、褥子和衣服都浸湿了;可是仍然把飞往北京看病的计划又一次延后:“过了8号吧,刘永行董事长8号晚上要来,我和他再谈一次这个项目,心里有底再走……”

  3月7日19:30分,赴北京办事的同志发来短信报平安,他本已精力极度衰弱无力,但为了不让他们失望,他竭力迟缓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最后一条短信:“辛苦!”。此时,7日20:45分。

  3月8日上午,昏迷前的几个小时,东河区副区长、铝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白璐接到他的电话:“你给我盯好氢氧化铝的项目,这次争取敲定它”。

  3月8日中午11点30分,发烧加重,头疼症状加重,神智开始模糊。呓语中,他断断续续、语不成句“这件事儿———你们赶紧”、“咋回事啊,这些工作得赶紧”。13点,陷入昏迷……

  9天里,无论是清醒时的嘱咐还是昏迷时的呓语,都让周围陪伴他的人不忍卒听,在向记者描述时都几次哽咽。在走向生命终点的最后时刻,许文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信念、操守、执着……

  人们难以割舍,一个倾尽心力为百姓,平和豁达的贴心人;

  人们难以割舍,一个一心扑在事业上,至情至性的如玉君子;

  青山垂泪,黄河低吟,所有的声音汇成一句:“文生书记,你是包头人民的好儿子,新时期旗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司机樊建军都不记得有多少次了,从市里开完会许书记就要回固阳。他家住在回固阳必经的市区民族东路上,可他却经常是过家门而不入。

  殚精竭虑只为桑梓谋发展

  2007年秋,许文生就任固阳县委书记。

  固阳,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国家级贫困县,十年九旱甚至十年十旱。

  全县21万人,农村常住贫困人口近4万人,极端贫困人口8200人。

  全县986个自然村,354个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

  通往市区的唯一通道是一条旧的盘山公路,一下雪就封路,一封就一个星期。

  看到这样的情景,许文生在干部大会上动情地说,“包头还有这么穷的地方,农民穷得连媳妇都娶不起。我———很多话说不出来啊,扎得心痛。”

  “穷”,压在固阳头上的一座山。

  这“穷”,成了抽打许文生的“鞭子”。

  怎么办?他不停地在思索。

  马上办!许文生像陀螺似地“旋转”:到老百姓中摸情况、听意见,听干部说感想、谈体会,寻找对症下药的“良方”。

  他找到了办法———“输血”与“造血”。

  “输血”,为固阳摆脱贫困找外援。市领导调研时,他把考察点定在最穷的二社村,不遮不掩地让领导了解固阳的情况。在领导表态支持后,他又一趟一趟去反复沟通,争取正式文件出台。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12月15日,中共包头市委十届三次全委会议上做出“举全市之力帮扶固阳”的决定。

  为推进工作落实,他提出了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措施在一线落实、办法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的“八个在一线”工作法,号召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想方设法谋发展。

  帮扶固阳三年来,全市256个帮扶单位对该县104个村实现了对口帮扶全覆盖,累计帮扶资金、物资共计1.6亿元,确定帮扶项目369项,完工285项,其他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而固阳县的贫困人口由38091人减少到29406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07年提高了1400余元。

  “造血”,增强固阳的自我发展能力。立足于推动固阳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许文生大胆提出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投资拉动、城乡统筹、开放带动”战略,推进固阳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建设。

  修通包固一级公路是许文生履行诺言所迈出的第一步。他深知,不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固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我要在固阳修一条跟呼包高速一样的公路。”全县干部大会上,许文生立下了“军令状”。

  通过多次的协调争取,自治区政府在2008年3月批复同意固阳县采用“政府贷款收费还贷”方式修建包固一级公路,并要求地方政府筹集35%的资本金,其余资金为银行贷款。这个全区首条由县级承担的一级公路于次年成为固阳县的“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由冀学斌副市长为总指挥的包固一级公路建设指挥部,以固阳县政府为主,开始筹建包固一级公路。

  为了让工程顺利有序地推进,许文生多次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协调,有时在相关单位门外一等就是一天,直到拿到批复文件才走。他出面协调农行、农发行相关领导就有30多次,主题只有一个,贷款。他不仅自己如此,还“逼着”固阳县交通、财政等部门的干部跟他一起没白没黑地跑。

  批文一个个到手,贷款一笔笔到账。

  事后,许文生说他也后怕,一旦贷款下不来,路修不成,工程欠款又那么多,他可就成了固阳的千古罪人了。第一笔银行贷款下来时,许文生一觉睡了十几个小时,醒来念叨:“好长时间没睡得这么香了”。

  他从不在干部面前流露内心的压力,干部们都觉得,什么事儿都难不倒许书记。

  有了钱以后,工程进度成了许文生心头的大事儿。

  隔几天他就给工程负责人打电话问进度;带着县里几大班子的干部前去实地察看,一条50.9公里的路,他前前后后调研了52次。

  哪段土路没有铺上柏油,许文生一准出现在哪里,他不说什么,只是领着施工方走一走那段路,一遍、两遍、三遍,直把施工方走得浑身是土,不停擦汗。

  固阳县的工作人员胡国瑞记得,有一天晚上下过雨,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施工方去走这条公路,雨后没有铺沥青的路段泥泞难行,一步一陷。但他一步一步坚持走了十来里,回来时鞋子和裤子上糊满了泥。回了办公室,他脱下鞋子在水龙头下冲。胡国瑞问他干嘛这么做,他笑笑说,工程后期,施工方经常拖,这是让他们别窝工,我心里有数。

  为了修路,许文生经常一个月都不回一次家。司机樊建军都不记得有多少次了,从市里开完会许书记就要回固阳。他家住在回固阳必经的市区民族东路上,可他却经常是过家门而不入。

  包固一级公路2009年3月15日开工,2010年11月15日正式通车,到达青山、昆区只要半小时,固阳一步迈入了呼包鄂经济圈。

  固阳县为啥穷?除了交通不便,另一原因就是缺水。每到夏季用水高峰期,金山镇居民的日常用水都要实行分片供水,更别提工业用水。

  许文生创造性地提出“拦截地表水,蓄住天上水,引进山前水,开发地下水”。

  山前水如何引?市里正与包钢集团一起建设引黄河水到白云矿区的项目,他听到消息立刻设法争取,固阳终于“挤”了进去。在市里的支持下,固阳正式启动了包头———固阳输供水管理项目。他提出由固阳县自己承建输水管线,把输水管径增加了一倍,用水指标更是争取到比原计划翻了一番。

  仅仅10个月,固阳县的“二号工程”就完工90%,目前已具备送水条件。

  他极具前瞻性的预见让人佩服不已:管道加粗为将来增加取水量留出了空间,多争取的用水指标成为固阳工业发展的“生命之源”。

  动完黄河水的念头,许文生又开始打天上水的主意,将目光投向了固阳几代人梦寐以求的阿塔山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1960年就提上日程,但一直未能实施。许文生带领县里的同志到市、自治区、国家部委落实项目、争取资金。甚至“截住”途经固阳的原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汇报工程相关情况,一番陈词有理有据、真挚动情,储波书记频频点头,当即表态给予支持……

  不到半年的时间,水库建设项目的45个批文全部拿到。2008年9月23日,固阳人企盼了近半个世纪的水利工程开工了。

  2011年9月底,阿塔山水利枢纽工程全部完工。

  3年过去了,许文生兑现了承诺:让钢铁、金属镁、新能源、建材和煤炭综合开发利用五大产业在固阳金山工业园区落地开花,固南220千伏变电站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先后竣工,成为固阳县摘掉国贫县帽子的新引擎。

  固阳,终于有了逆境崛起的精、气、神!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百姓心中的好官 没能留在他人 也要留住他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育后人 鞭策干部!


    写信时间:2012/07/12 00: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