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生: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 建设“三宜”新东河
同志们:
11月10—13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11月17日,包头市召开了传达贯彻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大会,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炜东同志传达了自治区党代会精神,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郭启俊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并对学习贯彻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全市干部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区人民的思想和意志,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励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深入推进“六大突破”,加快建设“三宜”新东河,不断开创富民强区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建设“三宜”新东河,必须要认认真真地学习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是在全区上下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立足“十二五”展望未来十年,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谋划,作出了具体部署,在全区上下统一了思想,为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廓清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进一步凝聚了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大会审议通过了胡春华同志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作的题为《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 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报告,审议通过了张力同志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个团结民主、凝聚力量的大会,是一个共谋发展、努力奋斗的大会。
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关键是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胡春华书记所作《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精神、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并认真地加以贯彻落实。《报告》分为过去五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七个部分,最大的亮点就是 “实、远、全”。一是总结工作实事求是。《报告》对过去10年的发展成就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总结,概括讲就是经济总量“连八、超九、过万亿”(增速连续8年全国第一、总量先后超过9个省区、规模超过一万亿元),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同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不”(产业发展不充分、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条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生态和环境不可持续)以及党建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等问题,充分展现了自治区党委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二是谋划发展立足长远。《报告》围绕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内蒙古对今后5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两个翻番(GDP和财政收入翻番)”、确保“两个达到(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提高“两个能力(保障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两个达到”是自治区党委向全区各族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局之要。而所有这些目标的提出,切实可行,充分展现了自治区党委的深谋远虑和迎难而上的决心。三是部署工作全面统筹。《报告》围绕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友好、和谐稳定的内蒙古,进行了部署,各项举措扎实有力,这些任务都是自治区的重点工作,也是实现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的根本措施。充分展现了自治区党委统筹全区的战略思维。《报告》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宣言书、是加快内蒙古全面转型的动员令,承载着不断把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优先大业推向前进的时代重任,坚定了内蒙古在全国新一轮发展格局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
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领会、宣传好自治区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提振精神的过程,变成提高认识、提升境界的过程,变成思考问题、完善思路的过程,变成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过程,切实把全区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为众志成城推进“六大突破”、建设“三宜”新东河打牢思想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及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原原本本的学习、深入讨论自治区党代会精神,深入细致地领会党代会精神实质,做到学习内容、人员、时间、效果“四个落实”。特别是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区”这个主题,正确把握、全面理解报告中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措施,进一步树立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以正确的态度、积极的措施去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加快推进我区的现代化建设。二要广泛发动,深入宣传。要把宣传自治区党代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区现代产业发展大会安排部署有机结合起来,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深刻认识全面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与加快“六大突破”、建设“三宜”新东河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统一性,进一步理清加快发展的思路。要切实做到“两个深入”,即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把自治区党代会精神宣传到最基层、贯彻到最基层,真正让广大干部群众理解、领会自治区党代会精神,把精神和力量凝聚到推进“三宜”新东河建设上来。三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这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的怎样,直接关系到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实效。我们要始终保持两个“清醒认识”,即要清醒地认识东河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紧迫感;要清醒地认识东河在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友好、和谐稳定内蒙古中应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责任感。东河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人民群众对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期待十分迫切,我们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我们必须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发挥好呼包鄂和沿黄沿线经济带的核心地区作用,不满足、不动摇、不懈怠,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把东河建设好、发展好。
二、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建设“三宜”新东河,必须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好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学习贯彻好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对于我区开创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对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友好、和谐稳定内蒙古的总要求,我区500人大会、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全区现代产业发展大会确定的 “六大突破”、 “三宜”新东河、 “四个现代化”等一系列思路及目标,与自治区党代会精神完全吻合、完全一致。当前,我们已经站到了发展的新起点上,要把东河的发展置于全市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东河应当在包头市未来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承担更大的责任。东河的发展潜力巨大,要把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真正落实到各个方面,在自觉运用上狠下功夫,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举措不动摇,围绕“一轴三组团”城市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六大突破”,深入实施“四个现代化”,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为包头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要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着力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为实现全市的重大战略部署作贡献。要以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为目标,狠抓全区现代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的落实,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三年大变样,两年上水平”。要深入实施“千百亿”工程,加快推进希望铝业300万吨氢氧化铝、山东银山铝板带、吉阳多晶硅、包铝2×30万千瓦热电机组、中铁山桥铁路轨道装备等25个计划投资750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年销售收入300亿元的铝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300亿元的光伏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建材产业、年销售收入50亿元的热电产业、年销售收入30—50亿元的轻工产业,着力打造千亿元国家级重点工业园区。深入实施“221”工程,重点加快推进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2000万平方米房地产规划建设、以维多利等4个大型商业广场为主的200万平方米城市商用综合体建设和西口文化等10个文化广场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宜居需求。要深入实施“5311”工程,加快5万亩蔬菜(3万亩茄子、1万亩黄瓜、1万亩西红柿)、3万亩渔业、1万亩果葡优质农产品基地和1万亩林业苗圃基地建设,确保3年完成建设任务,到2015年建成3个产值亿元以上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快推进计划投资近150亿元的华电蒙能5000万吨煤炭物流、皖能集团1000万吨环保煤炭物流、中石油20万立方米管道油库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打造年销售收入300亿元的现代物流园区,构筑全国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加快推进现代物流、现代农牧业、西口文化、绿色食品加工、南海文化创意、杨圪塄矿区等6个产业园区建设,与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形成7大产业园区并进发展的良好态势,着力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发展基地。
二是要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和生活质量,着力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实现全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要以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为目标,坚持发展为民、发展利民、发展惠民,在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各项民生工作,实现民生的“四个大变化(就业大变化、住房大变化、人居环境大变化、社会保障大变化)”。要深入实施“四个提高(提高社会就业率、提高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提高食品安全)”工程,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相协调;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切实解决东河区群众居住难题,大幅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把改善民生落到真金白银上;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预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考虑得更细一些,措施要更实一些,做到提前公布,提前告知,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打造中西部地区“宜商、宜居、宜游”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
三是要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管理体系,为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关系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坚持把维护稳定摆到突出位置,把“平安东河”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在落实好第一要务的同时,各级领导必须履行好的第一责任,“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建立健全常态化社会面管控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重心下移,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建立精街道、强社区体制,构建城乡基层管理平台,提高基层街道社区公共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以事要解决为核心,加快构建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社会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末梢,让群众办事方便、心情舒畅,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四是要提高工作的执行力,着力构建真抓实干的工作落实体系,为实现全市“十二五”目标任务作贡献。精神不振,作风漂浮,不抓落实,再宏伟的目标也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各级领导干部要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审视和指导工作,深入研究和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弘扬“三敢精神”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打造有高度执行力的优秀团队。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立赶超之志、鼓奋进之气,从压力中激发动力、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于实干中创造佳绩,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方针政策,抓紧研究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切实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团结干事出干部,要大力践行“八个一线”工作法,大力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雷厉风行、坚韧不拔、团结干事的良好作风,自觉抵制安于现状、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和作风,始终做到上级服务下级、机关服务企业、干部服务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以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为强大动力,统筹做好当前各方面工作
五年看头年,取胜在开篇。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三宜”新东河,大力推进“六大突破”,始终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区正在摆脱困境。现在离年底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各项工作都到了扫尾和冲刺阶段。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贯彻落实自治区党代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再接再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一要抓好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关键在投资,要强力推进已确定的重大项目和七大产业园区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二要对各项工作进行认真回头看。要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各自承担的任务进行全面自查,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要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现在已经入冬,要扎实做好市场供应保障、扶贫济困、访寒问暖等工作, 安排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群众过好冬、过好年。四要确保安全稳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重点区域安全防范和整治,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要加强应急值班和网络舆情监控,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和负面新闻事件;要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员的监控力度,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五要开展年终工作大督查。年底前由区领导带队,人大、政协、纪检委、组织部等部门协同参与,围绕年初区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资金和项目争取,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推进督查落实。六要认真谋划明年各项工作。要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全区现代产业发展大会的安排,精心谋划好明年工作,做好工作衔接,力争使明年各项工作在今年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同志们,蓝图绘就,征程起航!只要我们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抓住和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在自治区战略目标下积聚力量,在自治区加速发展中奋发作为,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困难所扰,聚精会神搞建设,团结一致促发展,就一定能够把东河的事情办得更好,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三宜”新东河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