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化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182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26日

郭子化-相关事件

发布时间:2010-12-21 16:41:53      发布人: 天堂天使
     郭子化是我党在枣庄较早的创始人之一,他为枣庄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那不可磨灭的事迹值得枣庄人民永远纪念。
  笔者曾走访过郭老的亲侄儿郭华鲁先生,了解到郭子化少年时代鲜为人知的一些生活轶事,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春天白茫茫
  秋来水汪汪
  兔子不拉屎
  高粱长成麦秸长
  十年九逃荒
  这是郭子化家乡早年的歌谣,这歌谣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几十年前郭子化家乡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郭老1896年生于邳县最南端骆马湖西岸土山镇郭宋庄,这里地势低洼,村中建房大都是先聚土成堆,然后将房建在土堆上,大水来了,“锅框子里能捉到鱼”是常有的事。到了这种时刻,想活命的老百姓也只有逃荒的份。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的郭子化究竟是如何学有所成,最终走向革命的道路的呢?
  七股树杈一支花
  郭子化的父辈共兄弟七人,他的父亲老六郭春茂,母亲李氏全都不识字,就连这一大家七支父辈中也没有一个识字的,因为不识字,不知受了多少说不尽的冤枉和苦痛,他们深深体会到文化的重要,因此决心要在家族中选一个孩子上学读书,正好这时的郭子化处处表现得聪慧过人,老兄弟们一商议决定七家供他一个人上学读书。
  说起来“供给”也只是一点点可怜的学费而已,就是这微不足道的学费还要七家来凑,由此可见当时的生活是何等的窘迫。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至于吃、穿的问题那是谁家也负担不起的,只好由他们自己来“解决”。说到穿,天冷了,装些破棉絮就叫棉衣,春天来了抽出棉来当夹衣,天热了,再拆去一层就是单衣了,如此往复直烂到无法再穿。十来岁的孩子光着屁股是常事,当时还有句自我解嘲的俗话叫做“笑冬不笑夏,光着露着也不怕”。再穷些那就是衣不遮体了,穿还好说,吃才是真正的大问题,糠菜半年粮是令人羡慕的好户,郭家兄弟七狼八虎都是好劳力,可是眼看着白花花的盐碱地,天大的本事也无处去使,更何况那时都是“人祸”比天灾还要多的清朝末年。
  小小年纪的郭子化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背负着七家人的希望走进了读书识字的大门。
   苘种午餐
  
要读书总不能天天饿肚子,当时能进学屋的人家,好的不论,稍差些的大多都能有口饭吃,而郭子化一家人多地少,整天“提着小锅当钟敲”,吃不上饭是很平常的事,每到吃午饭时,郭子化随着同学一齐回家,到家转一圈,看看没有吃的,转身就溜回学屋.大人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眼看着孩子吃不上饭也不喊饿,郭春茂心疼得掉眼泪。 有一天他坐在湖滩上发愁,随手捋了一把野苘种放在嘴里嚼,这种生长在湖滩地上的野苘因为长得四股八杈,没有经济价值,一直都是自生自灭地生存着,郭春茂嚼了一阵又涩又麻的野苘种,忽然觉得这东西也可充饥,一阵欣喜,他立即拔了许多晒上,晒干了的苘种他用褂子包回家用锅炒了,第二天郭子化衣袋里就有了苘种午餐。午饭时间郭子化避开同学狠狠地吃上几口,虽然很难下咽,但下午读起书来肚子就好受多了。这苘种午餐一吃就是好几年,一直吃到徐州师范学校的大门口才算告别了它。
  智斗“水鬼”
  
苏北平原黄泛冲积广阔,低洼坑塘随处可见,特别是骆马湖滩区的坑塘更是数不胜数,因此当地百姓除了各种祸患以外,每年都有一批小孩被淹死,对于“水鬼”的传说更是花样百出:“淹死的人都要找替身”,“水鬼最喜欢生吃小孩”等等,尽管如此,小孩玩水仍是天性,一旦避开大人时,总会三、五成群地去水塘游戏,一天郭子化同几个孩子在水中玩叠罗汉,他站在水中别人从他身上往水中跳,跳来跳去,他渐渐觉得双脚已陷入泥中很深了,这时心中真的害怕了,因为黄泛区的水底是一种很细的“汁泥”,吸力特强,一旦陷下去多数都不能自拔,情况十分严重,如果他当时恐慌地说拔不上来,由于孩子们对“水鬼”的恐怖,一定会四散逃命,这样一来自己也就没命了,小小的郭子化心中虽然十分害怕,但是他很快镇定下来,脸上露出笑容高喊着“谁有本事能拉动我,我封他当大王!”过来两个真的没拉动,“别说两个,再来两个也不行”,后来又增加了四个、五个、六个,终于把他拉出水来,这时他两腿下半截红得都发紫了。
  不做“枪手”
  凡是生活条件好些的学生大多读书不甚努力,这也算中国一项不成文的规律,郭子化的同学们也不例外,一些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平时根本不用功,一旦老师要文章时,他们就发了愁,有一次一个学生要求郭子化替他写文章,这个学生因为顺利过关高兴得把好吃的东西分给他吃,后来一些不好学的学生像找到天堂之路一样纷纷求他写文章,因此渐渐形成了惯例,郭子化虽然多次拒绝,也无济于事,他既怕误人子弟,又怕老师责备,于是想出点子,后来凡是要他做“枪手”的文章,他就慢慢地东扯西扯、胡编乱造起来,一些受到老师责备的学生从此就不再求他了。
  白山变绿山
  
在郭宋庄周围三、四里内有许许多多的大小山头丘陵:有大黄山、小黄山、巨山、石目山等,这些大小山头无一例外全是寸草不生的秃山,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说这里是“穷山恶水”。幼小的郭子化曾多次对大人说,给小朋友讲:一定要把这荒山种上树,“叫白山变绿山”,那时连吃饭都是问题,当然不可能实现他的梦想!
  解放后,郭子化在百忙中依然关注家乡荒山的绿化,1963年,在他的关怀下,家乡终于建起了林场,目前这荒山已是一片绿海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