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子升文学成就
在北魏到北齐的文学史上,温子升是一位有成就的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文与当时的文学家邢邵齐名,时称温、邢、魏(魏收)为“北地三才”。当时济阴王王元晖赞扬温子升的诗文超过宋朝的谢灵运、梁朝沈约的作品。他创作的诗文淬到江南,梁武帝很常识他的文笔,深有感慨地说:“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恨我辞人,数穷百六。”阳夏守将傅镖出使到吐谷浑,看到那里国君的床头上放着数卷书籍,都是温子升的作品。当时文人对温子升的文学成就给以很高的评价,王晖业说:“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我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杨彦遵作《文德论》,认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唯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素。《北史·文苑传》评论温子升的孙彦举说:“并自孤寒,郁然特起。咸能综采繁缛,兴属清。”古人的这些赞美之词可能有所夸张虚饰,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温子升在当时的文坛上确实产生过很大影响。
温子升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形式和技巧方面都有摹仿南朝的印记。由此,一般文学史家对温子升的文学成就往往估计不高,也不那么重视研究他。讲到温子升时,只是认为他的诗文全是摹仿南朝风气,“虽以诗名,俱无特色”。其实这种论断未免失诸片面。应当看到,温子升的某些作品自有其特色。他的诗以《捣衣诗》为最有名,艺术性也最高,开了唐人闺怨诗的先河。他的《白鼻蜗》则类似《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高阳王乐人歌》。高阳王元雍是北朝后期人,其乐人所唱可能本是民歌或据民歌改作。温诗和《乐人歌》写的都是豪门少年相聚酒肆的事。这种题材在南朝诗歌中极为罕见。他的《凉州乐歌》二首更有新意,如第二首:“路出玉门关,城接龙城坂。但事弦歌乐,谁道山川远。”此诗反远行看作乐事,在文学史上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高亢激昂的精神风貌,从中也可以看到温子升诗的特有容。
温子升写的骈文能保存沈约、任昉那种用典少、不求生僻、便于时用的风格,不同于南朝流行的“徐庾体”骈文那样动辄用典,拘碍过甚。如温子升所作《寒陵山寺碑》,若与庾信的一些碑志相比,确实是写得流畅、简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