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复俭:惯性器件技术开拓者
郝复俭,1911年4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祖籍山东省胶县。父亲郝升三是铁路工人。童年的郝复俭就读于济南津浦铁路扶轮小学。 1925年9月考入济南进德中学,尔后相继在济南齐鲁中学、青岛胶济铁路中学学习。1931年7月高中毕业。
郝复俭,1911年4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祖籍山东省胶县。父亲郝升三是铁路工人。童年的郝复俭就读于济南津浦铁路扶轮小学。
1925年9月考入济南进德中学,尔后相继在济南齐鲁中学、青岛胶济铁路中学学习。1931年7月高中毕业。由于家境贫寒,为维持生计,他在家帮助修理电机两年,这不仅增强了他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了他对电机专业的兴趣。
郝复俭,右图:莫根生、郝复俭、王安1946年在美国留学。(莫根生提供)
由于修理电机等收入,家中有了些积蓄,加之他强烈的求知欲望,1933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34年转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38年7月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经学校推荐,赴重庆国民政府交通部桂林电政管理局发报台工作,任二等技术员。
1940年4月至1941年9月,在重庆上川实业公司电机厂任助理工程师。1941年9月至1945年4月,在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器材厂重庆分厂,任助理工程师,并兼任机电组、零件组、第一制造组的组长。
1945年4月,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无线电工程研究生,1946年8月获硕士学位。在读研究生的后两个月,曾在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和菲力柯(Philco)无线电公司实习。
1946年8月至1947年8月,在加拿大奇显公司的一个无线电用小变压器生产部门任工程师。1947年8月又到美国菲力柯无线电公司工程师室及生产制造部门实习两个月,尔后回国。
1948年1月至1949年7月,在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器材厂天津分厂任工程师、副厂长,并兼任设计课、制造课课长。
1949年7月至1950年7月,在邮电部电信总局技术处任技术员。1950年7月至1952年9月,在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所任仪器组组长。1952年9月,在总参通信部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任七组组长、工程师,1955年12月,升任该院21研究室主任,1956年定为二级研究员。
1957年10月,随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并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从事导弹与航天技术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设计部副主任、主任等职,并被聘任为第五研究院第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4年6月参军,被授予技术上校军衔。1965年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后,仍任惯性器件研究所所长,一直主持和参加惯性器件的研制工作。
1975年9月17日,因患癌症逝世,享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