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菊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097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25日

对几座现代化公铁两用特大桥作出贡献

发布时间:2009-12-25 16:42:45      发布人: 天堂天使
     受茅以升之托,修复钱塘江桥。由茅以升历尽艰辛主持修建的钱塘江桥,于1937年9月建成。为阻挡日军南侵,又于1937年11月被炸毁。抗战胜利后,钱塘江桥工程处委托汪菊潜为经理的中国桥梁公司上海分公司进行正式修复的设计与施工。正式修复中最困难的问题和建桥时一样,仍然是正桥桥墩和钢梁。对于靠南岸的第二座桥墩,凿去上部墩身,拔除日本人打的临时木桩,在原有沉箱上另筑新墩。修复工作最难进行的是位于江心的第五号及第六号墩。墩壁破坏严重,要在水下建墩,桥上又要维持通车。面对这种严重情况,汪菊潜凭借扎实的功底,经过周密策划与王序森、刘曾达、王同熙、赵燧章等共同创造出一种名曰“套箱法”的修复办法。使难题迎刃而解。同时,进行了上部结构彻底修复的技术设计,采用少数排架顶换修补钢梁的方法,使严重损坏和变形的钢梁恢复原状,保证了修复质量。
  在万里长江天堑上修建飞跨两岸的大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梦想,在武汉修建跨越长江的现代化公铁两用钢桥,更是我国工程界有识之士梦寐以求之追索,但在旧中国是无法实现的。195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203次政务会议在批准大桥初步设计的同时,任命彭敏为武汉大桥工程局局长,武汉市委书记王任重兼政治委员。随后又任命汪菊潜为总工程师。1955年成立了由茅以升为主任委员的武汉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
  大桥技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水中基础结构和施工方法。针对原方案气压沉箱法存在的困难和工期要求,由西林等人组成的苏联专家组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的建议,经过总工程师汪菊潜为首的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装配式管柱结构和管柱钻孔法经试验后获得了成功并立即用于施工。此外,在七号墩炭质页岩中以强力射水下沉钢筋混凝土管桩,构筑深达32米的围囹和39米的钢板桩围堰、深水中水下混凝土的灌筑、采用半伸臂和全伸臂钢梁工地安装方法等一系列创造性的施工方法中,汪菊潜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发挥了技术保证作用。
  由于他的技术精湛与求实精神,所以能快速地捕捉工程症结与重点,及时周密思考,广集意见,既慎重决定,又不失时机。他对同事们的不同看法能谨慎筛选,不求他个人显露才华而着重总结众议,以期得到共识与正确答案。他与局领导每周都到全桥工地巡视一天,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并发现问题,第二天召开调度会,及时而准确地处理问题。当时,在技术上强调“一面倒”向苏联学习,汪菊潜总是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各项技术问题都有个人的见解,始终顾全大局而不露锋芒,与苏联专家组和睦相处。同时,出于高度的责任感,他规定每一张设计图纸必须经他过目,出图即使在他出差期间,事后也要补送办公室。对大桥工程的详情和发展,他是中国工程师中了解最全面最深刻的一个人。一般他赞同的技术决定或两可方案,从不先提表现个人的看法。有重大分歧时,他首先召集设计及施工负责人探讨。当有人提出:“这是苏联专家意见”时,他凛然反问:“我是问你自己的意见,你自己有没有看法?”因而中国负责工程师从不敢推卸本身的责任。当明辨是非后,他再确定由负责工程师在会上提出疑问,他从而加以剖析,常得到专家组长西林和局长彭敏的支持,既保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又改进了工作。当大桥胜利通车,彭敏局长在庆功大会上表示感谢苏联专家的同时,强调了这份功劳也是中国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光荣,博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在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施工阶段,汪菊潜先后任铁道部科学技术会议副主席,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铁道部副部长,具体参与了大桥的建设工作。
  1958年,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会同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负责人赵飞克组织召开了三大桥(南京、枝城、芜湖)技术协作会议,南京桥的设计组长为王序森。在百余位专家研究的基础上,最后上报的是大桥局的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由彭敏、赵飞克、汪菊潜、杨廷宝组成的领导小组审查确定,技术上汪菊潜起着重大作用。
  引桥墩身中是否加设钢筋的问题,在大桥施工中有不同意见,为了结构的需要和保证质量,他决定加设钢筋,为大桥的顺利施工解决了争端。三号墩采用的是在覆盖层中深置的管柱加沉井基础,基岩破碎复杂,施工中经多次压浆处理。为确保安全,基建、设计、施工三方持不同意见。汪菊潜亲自组织研究处理,提出抛石防护处理的方法,确保了三号墩的安全。
  1963年,全国人大代表有人提出对南京长江大桥基础工程质疑议案。国务院批转铁道部办理。部委派汪菊潜主持处理。经研究讨论,汪菊潜与原提案人坦诚交换意见,不仅获得了理解,而且还建立了以后的合作关系。1964年,汪菊潜代表铁道部对南京长江大桥作了全面检查。对各项工作包括引桥、江中基础、上部结构的设计、施工进行审查,提出今后安排意见,协调了监理原则,为大桥顺利完成铺平了道路。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