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延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0910
本馆由[ 9l12s1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廖延雄生平简介

发布时间:2010-09-18 09:20:57      发布人: 9l12s1
 廖延雄,1922年4月9日出生于江西省安义县黄州乡果舍廖村。曾在南昌市实验小学、高桥小学读书,初中在南昌二中和南昌鸿声中学学习,高中在南昌一中、赣省
  

()

中学学习。高中时代,见农村的牛死于牛瘟后,农民的惨痛情况,1938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当时兽医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亲友间颇有偏见,但廖延雄的父亲廖祚述颇为通达,认为兽医也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技术,也需要有人学,并支持儿子学兽医。廖延雄在兽专学习一年后,1939年又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43年毕业,获农学学士。毕业后在四川省自贡市旭川中学任生物、英语教师一年。1944年8月起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兽医微生物助教,受盛彤笙教授指导。1946年夏,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考选公费留学生,廖延雄考取留美生,经一年准备,于1947年8月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研究生院深造,主科为兽医微生物学,副科为兽医病理学。在L.D.布什内尔(Bushnell)教授指导下,从事鸡新城疫病毒研究,于1951年1月获博士学位。在美期间,廖延雄曾任堪萨斯州立大学中国同学会主席两年(1948年8月至1950年7月),1949-1950年任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美国分会堪萨斯州区会秘书,并于1950年被美国荣誉农业社团Gamma Sigma Delta 的邀请加入该社。1951年2月廖延雄离美返国,同年3月任南昌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
  1951年8月,廖延雄应其师盛彤笙院长的邀请,赴兰州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任兽医微生物学教授,1952年起兼兽医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1956-1957年还兼过兽医系系主任,1958年学校改为甘肃农业大学,1979-1980年他兼学校科研处处长,1980年9月,离开甘肃调回江西。廖延雄在甘肃29年,除做好教学、进行科研外,还深入生产实际,解决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此期间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牦牛的巴氏杆菌及其疾病;国内首先探讨了绵羊口疮;国内首先证实肠毒素存在及分类鉴定相应细菌而确定绵羊肠毒血症;国内首先证实中药黄连、厚朴的提取剂注射于动物后有明显抗菌作用,且证明黄连抗菌作用与黄连中的小檗碱相关;国内首先提出噬菌体两管法用于病原诊断及有条件地用于检查病理材料中有无相应细菌存在;为西北五省举办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人员训练班,参与制定全国统一的兽医微生物教学大纲,改编盛彤笙编写的兽医微生物实验指导,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兽医微生物学》;招收研究生;为中央农业部创办兰州兽医研究所献策;还从事过羔羊痢疾、绵羊链球菌病、马骡的棘豆草中毒、鹿的摆腰症(缺铜症)等研究工作,为揭开羊瞎眼病(萱草素中毒)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1957年因受错误路线干扰,身处逆境而无法做更多应有的工作。
  1980年9月,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廖延雄被调回江西工作,协助筹建江西省科学院,任教授、研究员,兼任过副院长、院长。其间并做了一些兽医微生物学工作,如探索肠结肠耶辛氏菌,对肠球菌的研究,继续培养兽医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1985 年6月被邀请参加在美国Notre Dame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无菌研究讨论会。1985年11月应邀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兽医流行病学及经济学会议,中国微生物学会组团参加,廖延雄被推举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廖延雄曾兼任过中国微生物学会三届、四届理事、五届常务理事兼兽医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兼六届顾问。此外,还兼任过江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廖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40多篇,主译了《国际病毒分类与命名》等。1990年廖获国务院第一批授与的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奖励。1993 年,任江西省科学院名誉院长,兼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江西农业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九三学社江西省主委、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