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的成就
的观点启发了当时的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孙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价值规律问题;顾准的观点还影响了吴敬琏等经济学家,他们在30年之后为建立市场经济所作的论证,为改革开放起到了推动作用。 顾准在逝世前,不顾巨大的病痛、险恶的政治局势和低劣的物质条件,研究中国和外国历史、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思考中国的现实,力图弄清为什么革命胜利之后局势逐渐演变为与革命的初衷相反,得出了从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走向英国式经验主义,从一元论走向多元论的结论。顾准的思想探索和研究成果以文章、笔记、通信的形式保留下来,在"文革"结束和他本人于1980年获得平反以后得以陆续出版:1982年,他的"希腊史笔记"以《希腊城邦制度》为名出版;1989年,他与弟弟陈敏之通信写下的思想笔记以《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为名发表;1994年出版《顾准文集》;1995年,在北京举行顾准80诞辰纪念会。已经出版的有关著作还有:《顾准日记》、《顾准寻思录》、《顾准传》、《顾准全传》、《顾准笔记》、《顾准文稿》等。顾准的思想得到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王元化说:"许多问题一经作者提出,你就再也无法摆脱掉。他们促使你思考,促使你去反省并检验由于习惯惰性一直扎根在你头脑深处的既定看法。""在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风靡思想界的时候,他是最早冲破教条主义的人。"李锐说:"1959年以后,我也在难中,也在思考……但是顾准的思考深得多,广得多,也更有成果。有关许多根本问题,于我来说,他是先知先觉。""顾准思考围绕的中心是如何克服专制、实现民主和发扬科学精神。"吴敬琏在"中国需要这样的思想家"中说,学识渊博、言辞犀利只是顾准的外部特征,作为思想家,顾准的内在特征是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言人所未言。这些问题包括:革命的理想主义为什么会演化为庸俗的教条主义,革命成功后要采取什么样的政治经济体制,才能避免失误和取得真正的进步,等等。李慎之在"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一文中引用泰戈尔的诗句形容顾准:"如果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