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彭德银忆长征:“我曾经两次参加红军”
记忆准确、嗓音洪亮、笑声爽朗……老红军彭德银已88岁高龄,聊天时仍不失风趣幽默。由于年事已高,现在老人腰背酸痛,无法坐立,正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休养。忆起长征岁月,老人细数历史风云中的点点滴滴,当年自己靠着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不到18岁就走完长征。
小鬼“跟”进了红军队
1919年1月,我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我从小没读过什么书,却有一股闯劲,知道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一心想参加红军。由于年纪小,我还有两次参军的经历哩!
1931年,那时我还只有12岁。红军到了金寨,乡亲们都欢迎红军到来。在家里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我和村里的十几个孩子一起,偷偷地跑去报名参了军,随后跟着部队离开苏区,到了麻埠镇。我们小孩子不能扛枪打仗,就负责照顾伤员。在一次战斗后,有的伤员浑身是血,几个小伙伴看了后很害怕,有的甚至哇哇大哭起来。首长哭笑不得,他说:“要回去的小孩请站出来!”我那时候年纪小,看着别的伙伴站了出来,我也站出来,就这样回到了村里,结束了第一次参军。
回来后,我常听父母讲“共产党是闹革命、打土豪的队伍”,我又寻找机会去当红军。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父母不同意我参军,妈妈说:“你是个小孩子,听话,不要去参军。”但我参军的想法很坚决。1932年2月,我来到区苏维埃指挥部再次报名参军,部队让我做勤务员。区里已经同意了,妈妈没办法,只好把我送到了区苏维埃。
1932年,蒋介石陆续调集约50万人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大规模“围剿”。部队转移的时候,我路过家门,回了一趟家。我和家人匆匆吃了顿饭,都没坐几分钟。母亲很心疼,我向母亲拍起了胸脯:“我在部队没问题的!”说完就出门了。
随后,我随着部队来到燕子河镇。部队被敌人包围后,必须突围,指挥部动员老弱病残的战士回家。我就是不想回家。凑巧,我遇到了红四方面军11师33团一名负伤的战士,我一直跟着他,跟在大部队后面走。直到湖北黄安(今湖北红安县),那名战士把我推荐给33团团长吴云山,经团长批准,我当上了他的勤务员。
这样,我终于成了红四方面军11师33团的一名正式军人,那一年,我14岁。